自2006年以来,宿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围绕“4168”工程总体要求,全面实施村建设,不断加 大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全市农村经济呈现出农业发展提速、农民生活改善、农村面貌改观的良好形势,村建 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产量倍增 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方面,粮食生产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粮食总面积达1181万亩,比2006年的1084万亩 增长8.9%,总产量由2006年367.7万吨增长到389万吨,增长5.8%。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300多 万亩,其中水果面积120万亩,总产由2006年的34.2亿斤增长到43.38亿斤,增长26.7%。瓜菜面积从2006年的164万亩增长到175万 亩,总产由220万吨增长到375万吨,增长70%。再者,畜牧业生产发展加快。2010年,全市肉蛋总产量达67万吨,比2006年的58.8万吨增长 13.9%;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1.97亿元,比2006年的216.69亿元增长48.6%。2010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到225家,与2006年的71家相比,增幅3.2倍;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59亿元增长到287亿元。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939个,带动农户90万户,流转土地55.05万亩。 百村十镇成绩斐然,典型迭出 百村十镇示范工程成绩斐然。百村十镇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依托省、市级村建设专项奖补资金项目,结合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主导产 业,以经济发展促进村建设。100个省级示范村中有91个成为“一村一品”种养特色村,有112个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496家民营企业、从事板 材加工、面粉加工、煤炭开采、运输、砖窑等,年产值超过30亿元。今年,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500元以上,5个市县区共建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将 突破10000元大关。示范村从“四清四改”入手,集中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村庄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共修建村庄道路298公里、下水道109公里,修建灌 渠35860米、桥涵1024座,开挖疏浚中小沟500000米,修建水冲式公厕106个,改厕农户22560户,建造垃圾池1267个,安装路灯 1500多盏,实现了村民娱乐室和科技书屋全覆盖,建设了60多个农民培训中心和21个农民公园。示范村已实现宽带覆盖,完成了村示范村党员干部现代 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现在的100个示范村,草如茵、树成行,排排小楼林立,鲜花绿树环绕,家家用上太阳能,水泥路通到大门口。涌现了埇桥区夹沟镇 夏刘寨村、桃园镇光明村,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等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村建设先进典型。 农村基础设施步伐快,村容村貌换新颜 农村基础设施步伐加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宿州市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村交通“两通”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 电网改造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8.2 亿元。其中,完成饮水工程投资44848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97处,解决了10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投资12.9亿元;完成 病险水库治理投资7021.36万元,治理了2275座中小型水库。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553.0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35万亩。完成农村道路建设投资 13.3亿元,以“村村通”工程项目为依托,新改建农村公路5428公里,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累计完成农村电网建设10.8亿元,建成电气化镇24 个、电气化村296个。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建设28213户,依托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39处,建设乡村服务网点382处。全市建设了10个清洁工程示范 村,完成28个试点镇垃圾中转站建设,生活垃圾清理量90%以上,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目前,宿州市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立足规划点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沿革等因素,积极投资3000多万元完 成了1200多个划定区域内的村庄规划;先后投资6.8亿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置换,有53个示范村的农民搬进新居,提升了农民生活档次。同时,宿州市开 展了部门联系帮扶和千企联千村活动,参与联系帮扶示范村镇的单位逐年增加。据统计,市直单位投入到联系帮扶点的资金、物资折款共800多万元,为联系帮扶 点安排项目237个、项目资金达到3.4亿元;全市共有117家企业与100个省级示范村开展了合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