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9月12日南昌讯:“羊肠小道”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净的街道;到处乱倒的垃圾不见了,而随处可见的鸟语花香;矮小的土房不见了,变成了一栋栋整齐有序的小洋房。“我们现在农民的生活可不比城里差!这多亏了省城单位的帮扶,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大变样!” 近日,记者走访了十几个“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农民喜笑颜开,大夸大赞农村的环境、生活的大变样。
为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大力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10年9月,省文明委组织全省1400个文明单位,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化”为目标的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暨“文明帮建”活动。其中省文明委协调20个省文明单位帮建20个“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
如今,时隔一年,在省文明单位的帮扶下,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日益殷实,农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农村:青山绿水环绕“农家别墅”
开门见绿山幽幽,门前听溪水潺潺,一座座靓丽的小洋楼,整齐的草坪,干净清洁的街道,更有鸟语花香伴随瓜果诱人……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整个村庄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现在农村可漂亮了!家家住得都是小洋楼,可不比城里差!”9月7日,共青城甘露镇双桥村村支书熊德贵告诉记者,自从2010年9月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江西省环境保护厅领导先后10余次对共青城甘露镇双桥村岭背熊家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制定了的帮建方案,落实了100万元的帮扶资金,经过一年的帮扶,岭背熊家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家现在都是用自来水,厕所也都是三格式冲水厕所,可干净了!”家住在一个三层高的小洋楼里的张淑萍乐呵呵地说,如今家里家具齐全,装修也是十分靓丽,收拾得也整整齐齐。
熊德贵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是每户每家都配置了一个垃圾桶,还聘请了一个农民做专门的清洁工,每天清理垃圾,如今再也没有出现到处是垃圾的现象了。目前正在进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池这一项目,将村中56户农家所排放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这是在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所设计的环保型污水处理方案,将于今年10月底即可投入使用,将一改以往农村“脏、乱、差”这一面貌。
青山绿水绕农家,“农家别墅”里幸福人家。记者这一行,看到了农村的美丽蜕化。
农民: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农民
“江三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乱’,这里经常发生械斗之事。”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庭长黄建文回忆起去年9月份来到余干县瑞洪镇江三村江三新村调研时的印象。如今,这一年里打架斗殴之事已非常罕见了,村民都热情高涨地投身于村建设之中。村民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行之有效的帮扶工作。
“每次我来参加村委会,我都会给大家讲一个多小时的法制课,让村民知法而守法。”黄建文告诉记者,除讲座之外,还向村民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册,并从学校学生抓起,认真做好普法工作。
如今在村委会办公楼内还开辟一个乡村图书馆,全院干警每位捐书5—10册,图书内容可包括法律知识、农业技术、健康卫生、家庭理财等各个方面,扎实开展“知识帮建”工作,协助当地做好精神文明建设。
为提高村民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到乡村事务上来,并促进和谐村庄建设,帮建工作组拟协助村委会,通过公推公选的形式,成立一个由5—11人组成的“村民自治理事会”,村委会成员同时可以被选为该理事会成员,理事会事务范围可以包括对领里纠纷进行先行调解、组织红白喜事的专门队伍、每年评选一次“十星级文明户”、协助村委会做好村内各项工作等等,意在体现“群众事务自理、群众高度自治”。
“别看我们农民外表穿得不好看,但素质比城里人也差不了哪去,现在农民也会自觉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家里也自觉收拾干净。”一村民神气地对记者说。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形象,如今在这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里已经找不着了,看到的是新气象新面貌的民。
农业:保护生态中发展 发展中保护生态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如今,村民不单单只是田里的农民,还是“农家乐”里的老板。
9月9日,记者走进了鄱阳县白沙洲乡内青村庙咀自然村的一个“农家乐”。“马上快进入旺季了,很多游客来这看天鹅看白鹭,也比较喜欢住在有情调的古屋里。”今年才30来岁张香英告诉记者,自与丈夫在家经营“农家乐”,每年都有10万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2010年9月中国江西电力投资集团江西分公司“结缘”于鄱阳县白沙洲乡内青村庙咀自然村,经过认真仔细调研,提出了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化”的总体目标。
“我们也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旅游乡村’这一发展目标,生态环境经济和谐发展。” 鄱阳县白沙洲乡内青村村主任占林来说,中国江西电力投资集团江西分公司给村民请来了专家,教村民经营“农家乐”,教村民如何发家致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村民环保的意识,让村民知道这“一湖清水”的重要性。
“我们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发展。” 占林来说。目前鄱阳县白沙洲乡内青村的人口逐渐增大,水污染严重,在村民经营“农家乐”或生活起居等污水排放问题,占林来希望环保局能建立完整的机制,使得“一湖清水”得以保护,鄱阳县白沙洲乡内青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保障。
靓丽小洋房坐落青山绿水旁,村庄变美了;田里种田家里“老板”,农民收入高了;出门平坦大道进门家具齐全,农民生活好了。
记者手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农村的面貌已然大变样,农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记者发现,当地村民与省文明帮扶单位工作人员关系亲密,无官民之分,一说起工作那就是如同唠家常,各抒己见。采访过程中,村民们还纷纷提出能否延长帮扶时间,希望省文明单位能够加大帮扶的力度。“现在农村的生活可不比城里差了!”这一行,这句话就不绝于耳。省文明帮扶单位的工作是深得村民的心。
“没有他们的帮扶,农村的变化就没那么快。现在还是走泥泞的小路,住着破旧的房子,到处脏兮兮的。”村民都实实在在地说。
“农村的发展需要的资金投入不多,只要几万块钱,村里的小路就会铺好了,再要几万,村民的电就接上了,村民生活可就大变化了。”鄱阳县四十里街镇新路村村主任徐菊发非常支持这一种帮扶方式。
知农民所需,急农民所急,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这是得民心之根本。从村容村貌,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农村经济发展,把责任落实到省文明单位,落实到工作小组,落实到个人,工作人员能够深入农村农户,了解具体情况,并制定符合实际发展的计划,投入资金与精力,把鄱阳湖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工作落到了实处,确确实实为当地百姓做了实事。这一行之有效而由深得民心的帮扶模式值得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