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观察

网友投稿  2011-04-27  互联网

田园景色入画来

——我省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观察

  2010年以来,省农委、省旅游局结合我省乡村自然景观特点,在有条件的村寨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工作。经实地考察和考评,在全省命名了15家乡村旅游景点作为第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给予项目扶持。

  在15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有的从调整农业结构入手,有的则赋予传统农业新的内涵,促进农业与旅游相结合。这种把自然景观与田园风光结合起来的做法,使自然景观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为我省乡村旅游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既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又延伸了乡村旅游产业链,在乡村旅游实现增值的基础上,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和增收创造了条件。

  从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发展现状来看,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解放村 弹奏田园交响曲

  阳春三月,和风拂煦。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迎来了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村里,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暖暖的阳光下兴味盎然地沿逢水河游览,他们一路观赏依依垂柳,并不时在油菜花丛中照相留影。

  4月19日,记者来到解放村。这里群山环绕,缓缓流动的逢水河穿村而过,河岸两边柳树成荫。一进到村口,只见星罗棋布的黔北民居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黄澄澄的油菜花密集地遍布村庄,把解放村装点得分外妖娆。有首诗描绘了解放村独特的乡村景色:“春来十里菜花黄,秋到万亩稻谷香。龙潭附廓水相逢,玉带回旋绕村庄。”

  解放村以种植水稻和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红大米是该村很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传统农业为解放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具备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的潜质。

  洪水乡党委书记卓永发介绍,自2007年,黔西县就着手在解放村开发乡村旅游景点,整合投入的资金有6000万元。

  去年,经过有关部门实地考察后,解放村被确定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由省农委负责提供扶持资金,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扩大油菜和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了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延伸了解放村旅游产业链。

  经过几年的建设,解放村依托自然风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农业生产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轨道,并成功地打造出与自然风景相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原来的自然景观又添加了一道田园风光,两者水乳交融,不仅绘制出一幅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画卷,而且还为解放村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今年当选为解放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黔西县“柳岸水乡”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万荣介绍,解放村现已有12户“农家乐”,加上去年9月建成的旅游接待点“柳岸水乡”,解放村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去年10月,解放村共接待游客3.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80万元。今年以来,旅游收入已达200多万元。

  对解放村的旅游发展思路,洪水乡党委书记卓永发很有些考虑。他说:“立足当地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旅游农产品品牌,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同时,在发展中注重创新机制,有效解决村、企业和农户三者的利益关系问题,采取企业投资者和村两委人员交叉任职的方式,保障农民的利益。建立旅游协会,让更多的农户参与旅游开发,构建‘村企联合、群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模式。”

  龙广村 果香芬芳诱客来

  依托大景区开发乡村旅游,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项目,大力种植枇杷、莲藕、葡萄等果树,打造休闲农业旅游景点——这是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农民的生财之道。

  站在龙广村坪寨村民组的进寨口,记者看到,清龙河沿山角蜿蜒而下,30多家“农家乐”鳞次栉比地布满在半山坡。山上种满了枇杷树和樱桃树,樱桃花已经凋谢,枇杷树上却结满了黄豆般大小的果实。寨子的东头,新修建了占地70亩的藕田观光园,透过清澈的水面,可以看到莲藕已开始冒出嫩芽。再往东边过去,就是龙广村种植的500亩高标准葡萄示范园。

  开阳县农业局副局长刘高祥介绍,外地游客把龙广村一带的清龙河称为“十里画廊”,而龙广村的凤凰、坪寨、河湾、马坝4个村民组,正处在“十里画廊”的中段,上游有“香火岩峡谷”,下游有“南江峡谷”。这些风景区正好为龙广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创造了条件。去年,省农委把龙广村选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并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扶持。现在,龙广村的农民单靠种植果树,户均收入就有1万多元。

  龙广村是布依族村寨,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景,南江乡政府确定在龙广村发展“一带二园”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即发展枇杷产业带、藕田观光园和葡萄园,把当地自然景观与农业产业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又推出田园风光游、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游和民俗风味餐等乡村旅游项目,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

  “坪寨村民组就有31家‘农家乐’,最大的有10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100多平方米。一年下来,收入高的达到30万元,收入低的也有4万元左右。”开有“农家乐”的坪寨村民组农民陈君说。他还告诉记者,由于龙广村把种植果树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重点,他已着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本村发展蔬菜种植和林下养鸡项目,采取订单方式,既能解决村里的“农家乐”外出购买肉、禽、菜的问题,又能为农民增加新收入。

  泰丰园 科技农业助农增收

  春暖花开时节,进入毕节市“泰丰园”景区,芬芳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西湖海棠、垂枝海棠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泰丰园区包括园林造景观赏区,特色果蔬采摘观光区,花卉苗木栽培示范区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林园、花卉、果树、蔬菜栽培区和生活服务区星罗棋布,观赏、采摘、餐饮、游乐、住宿一应俱全。毕节地区农委副主任杨云芬介绍,2010年,这座在当地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农业生态观光园”被省农委评为第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开展农业试验示范和科普教育是泰丰园景区的一大特色。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学大介绍,该公司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重新组建了泰丰种业、马铃薯脱毒种薯开发、旅游、园林、蔬菜5个分公司。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在园区内占地220亩,主要进行马铃薯、玉米、水稻、小麦、食用豆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与农业科普教育。去年,泰丰公司被评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后,把从省农委提供的扶持资金用于园区步道改造、智能化玻璃温室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管道以及蔬菜无土栽培展示等方面。同时,将园区发展重点转移到开发以生态农业为主的果树、林业和特色蔬菜等产业方面,同时在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泰丰科技实业公司作为农业科研型企业,积极帮助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在周边村子建立生产示范基地1200亩,进行脱毒马铃薯、果蔬、园林花卉苗木种植,辐射带动农民3060户,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中,走出了一条“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

  记者从正在蔬菜大棚内忙碌的几个农民妇女那里了解到,她们是德后村村民,去年就开始在这打工了。一位农妇说,她们在这每天可以获30元的工钱,同时,她们在这也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个园区的蔬菜是按标准化要求种植的,她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蔬菜种植技术很快就得到了提高。

  据介绍:周边村寨的农民在园区做农活的有100多人,他们主要从事种植、除草、施肥,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修剪果树。每个农民一年要做200个工作日,平均30元一个工作日,园区每年支出农民的劳务费就达80余万元。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04-27/10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