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发展休闲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网友投稿  2011-03-28  互联网

  编者按 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居民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福建、江苏、湖南三省发展休闲农业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福建省: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福建省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注重把休闲农业与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环境的有效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福建省上杭县五龙村邻近上杭古田会址,从2006年起五龙村开始发展休闲农业,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建设了民俗广场、客家客栈和红军客栈,村民们开发了打糍粑、跳节节高舞、唱红色歌曲等特色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示范点。

  通过参与旅游服务、直销农副产品、开办“农家乐”等方式,五龙村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目前在全村经营总收入中,旅游收入占到了80%。2010年,全村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农家乐示范户每月实现纯收入6000元。

  和五龙村村民一样,宁德市上金贝村的村民也尝到了发展休闲农业的甜头。近几年村民办起了家庭旅馆、“农家乐”,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 3850元增加到2009年的6800多元。休闲农业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个体运输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福建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达到1800多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园区或企业有36家,全省休闲农业投资总额近400亿元,从业人数约60万人,年实现旅游收入约100亿元。

  福建省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村建设结合起来,优先解决农村交通、通信、供电、卫生、饮水等方面的问题,按照村与旅游功能配套建设的要求编制建设规划,发动村民使用沼气,帮助景点完成通村公路的路面硬化、医疗设施建设、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仅2009年,全省新建农村用户沼气6万户,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76亿元,硬化总里程约4.1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100%。

  福建省还积极建设休闲农业信息网络,为休闲企业提供信息、宣传推介、管理经验交流等服务,并依托农业院校、农技培训中心等教育平台,培训行业发展紧缺的项目策划、景观设计、市场营销等专门人才。如今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业选择。

  立足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实际,福建省制定了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导全省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雷同建设与低档次建设。按照福建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将达到200亿元,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园区、企业达到100 家,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

  湖南省:

  加快休闲农业园区建设

  湖南省建设休闲农庄过程中,注重在内涵提升上突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带动了农庄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推进了村建设。

  漫步在湖南省的乡间,处处能看到特色鲜明的农庄。有的农庄开设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厅、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民族歌舞表演队;有的农庄与当地诗协、画协联合,把农庄办成诗人画家的聚会地;有的农庄利用当地的历史名人、典故传说、乡土文化,吸引游人。

  休闲农庄已成为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个亮点。常德市政府把培育100家星级示范休闲农庄作为市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并纳入到全市的“八个一示范工程”。郴州市、怀化市、岳阳市等地从事休闲农业规划、培训管理、精品线路打造的专业服务机构蓬勃发展。一批专业服务队伍的加入,如九千休闲农业产业公司、绿野源休闲农业旅游公司,不仅完善了该省休闲农业的产业服务平台,还培育了专业服务人才。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湖南省坚持突出特色,建设独具一格的休闲农庄。以往农庄建筑格局往往千篇一律,湖南的休闲农庄则在景观建筑上突出特色,新建的农庄注重规划设计,在产品特色、整体布局、生态环境和美感形象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各家农庄进行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装饰装修,做到“仿古建筑体现文化内涵,现代建筑明快大方”,既提升了农庄外观形象,又展现了建筑文化魅力。

  同时,湖南省还注重休闲农业企业文化内涵挖掘整合,组织开发了民间歌舞、曲艺、游艺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休闲项目。一批农庄在项目开发上特色凸显,依托资源设计开发了摘果、垂钓、登山、探险等体验活动,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乡情野趣、体味田园风光、增长见识阅历。岳阳市神龙湾休闲度假中心开设了农活体验基地,游客在此参与体验的推磨、耕作、舂米、风车扬谷、采摘等农事活动,令人流连忘返。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休闲农业企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是同期农业产值平均增幅的3倍多。2009年全省休闲农业企业联结种养基地发展到 200多万亩,向游客销售新鲜菜品2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并带动周边35万户农民发展种养基地300多万亩。同时,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3万人,人均工资1.2万元;间接带动农民就业90余万人,人均收入达6140元,比该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30元。

  按照湖南省“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湖南要在全省打造30个休闲农业园区,建设300个精品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产值每年递增25%以上,到“十二五”末,形成年产值过300亿元的农业新型产业。

  江苏省:

  打造休闲农业品牌

  江苏省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举办农业节会,为休闲农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把休闲农业快速推向市场的同时,注重品牌营销,运用创意打造极具吸引力的现代休闲农业。

  从2005年起,南京市每年9月、10月举办农业嘉年华,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倾力打造的“南京农业嘉年华”品牌,向社会展现了休闲农业成果;从2000年起,淮安市盱眙县每年举办一届“盱眙龙虾节”,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深圳等城市举办推广和招商活动,小龙虾已然成为盱眙县休闲农业的一张名片……

  目前,江苏省诸如南京农业嘉年华、盱眙龙虾节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事节会达到200多个,既推动了优势休闲农业品牌的发展,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依托有一定规模、知名度的优势特色产业或农产品举办节会,为休闲农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休闲农业快速推向市场,成为江苏省拉动休闲农业的引擎和打造休闲农业品牌的重要手段。

  2010年江苏省休闲观光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其中农民16.74万人,年接待游客5636万人次,综合收入138亿元。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培养品牌,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高科技园型品牌。江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中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休闲观光相结合,为提升休闲农业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以科技为手段,将文化、人文、民俗等创意元素运用到休闲农业中,使休闲农业更好地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以“汇聚现代农林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为发展主题,集农业科技、国际展览、销售贸易、产业招商、农业休闲观光等于一体,日益成为人们亲近山水、回归自然的生态乐园。

  二是民俗文化型品牌。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一个村或一个有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将优势特色产业建成集种养、加工、休闲于一体,具有生态环境优美、生产集约化程度高、休闲设施配套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

  据介绍,到2015年,江苏省力争创建200个左右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省级观光农业示范村,全省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完善提高至1500个,实现年接待游客85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250亿元。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03-28/10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