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化“农家乐”送到山窝里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1-26  互联网

        

        图为番禺区石楼镇明星村的农家书屋。

        古色古香的祠堂内,酸枝藤椅上,书墨飘香,村民洗脚上田后,在这里寻找最新的农业技术书籍,也可以上网冲浪;镇街广场上,市民可以聆听高雅的音乐会,或者聚在一起,高唱红色歌曲。

        数十年来,从化最偏远的吕田镇份田村猪古嶐社,村民一直没法看到广州本地的电视节目。去年10月,猪古嶐社终于装上了有线电视,清晰、生动的本地节目看得村民们乐开了怀。

        在广州增城、从化农村,去年村民不仅腰包鼓了,也变得更懂“品文化”了。

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去年年底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经过近一年努力,广州农村“十里文化圈”如今已经形成,众多郊县村民,正在享受着文化惠民实实在在带来的好处。

        从化偏远山区看上有线电视

        在从化,所有村、社区都已经配有“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从化市专门建立了一支200多人的农村文化专管员队伍,利用“农家书屋”平台,要求每个村、社区专管员每季度为每户群众推送1~2本好书,直接将阅读内容推送到村民家门口。

       从打造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农家乐”的角度,从化又以目前组建的13支业余文艺宣传队为骨干队伍,组建遍布城乡的文艺宣传队,并于2009年年底举办了第一届“流溪风情”——农村文艺宣传队大汇演,这次大汇演既是各宣传队展现各村民风、民俗、文化特色的擂台,更将从化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来了一次集中示范。

       在城市里,娱乐节目丰富的都市人可能每天都已经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收看电视节目上,但是在农村地区,电视可是重要的娱乐手段,近年来,从化也花大力气开展了“村村通”工程。

        从化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当时,全市223条行政村2425条自然村,有部分自然村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而从化风云岭的无线覆盖面积又无法覆盖到北部山区。经过努力,从化市广播电视台在2005年完成了223条行政村通有线电视。2006年,从化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以有线电视和无线转播为主,以接收卫星信号为补充的方案,从7月份开始,经过3个月的奋战,在全市建起了111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尽管如此,在一些偏僻的村庄里,村民们能看到的电视节目仍然很有限。吕田镇份田村猪古嶐社,是吕田镇其中一个最偏远的社,由于高山阻隔,一直看不到电视。每到夜晚,日间在田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最多只能相约聊聊天,打打牌,天刚擦黑不久就早早地上床睡觉了。2006年10月,该社终于可通过卫星天线收看到电视节目,尽管多为外地的电视节目,但村民还是看得很开心。2009年10月,猪古嶐社全部装上了有线电视,“现在电视节目多了,讲的又是身边事,看起来更过瘾!”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收看电视的村民阿良对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猪古嶐社全部都已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并与城区一样,可收看到24套模拟电视节目和6套电台节目。

        现在电视节目多了,讲的又是身边事,看起来更过瘾!

        ——从化吕田镇份田村猪古嶐社由于高山阻隔,以前一直看不到电视,如今村民全部看上了有线电视。

        一年近800场音乐会 增城广场文化沁人心脾

        在增城,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一年到头,可以享受到780多场音乐会和特色文化活动,村村都有“农家书屋”,村民不仅赚的钱多了,还有高雅文化可欣赏。

        目前增城已经形成农村十里文化圈,广场群众活动、村社里的图书馆等,从“动”到“静”,增城村民每天日子过得都很精彩。

        祠堂变书屋 村民免费上网

        “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还要让增城人成为有高素质、有文化修养的市民。”在多次大小会议上,增城市市委书记朱泽君如此反复对增城各镇街、职能部门的官员强调。

        新塘镇基岗村村民陈海英就是受惠其中的增城人之一。两个月前,村里的祠堂被改造成“农家书屋”,这里不但有杂志,还有很多小说、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藏书6000多册。陈海英现在成了书屋的管理人员,“每天再也不会在家无所事事,因为这里有我的精神食粮。”她说。

        陈海英还告诉记者,另一间房子里设立了“绿色网苑”,可以随时打开电脑免费上网,“一到农闲的时候,很多村民洗脚上田了,都喜欢来这里。”

         据介绍,目前增城已建成“农家书屋”211间,建成绿色网园80个,建有文化宣传栏的行政村273条,占全市行政村的97%;农村、社区文化室实现全覆盖,其中9个镇街文化站有4个达到省特级文化站。

        增城实现“文化下乡”,增城市文化馆每年送文化辅导下乡800多人次,辅导各类文化团体近万人,送戏、送书、送电影和送展览,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等部门帮助下,建成数字图书馆,录入书籍23万册,网站开通至今,浏览量达百万人次。增城还铺设了5000多公里光纤电缆, 20户以上的自然村基本上“村村通”有线电视。

       广场全年无休举办活动

        刚吃过晚饭的胡国华邀上同村的几个朋友,一同来到派潭广场,这里早已是欢声笑语,附近村民三五成群,在广场上跳舞、唱歌。胡国华来到广场中间的一个合唱团,和朋友一起跟着领唱唱起了熟悉的旋律。

        老胡说:“现在有了广场,我们有空就过来,大家有个伴,又热闹,日子过得更有滋味了。”

        增城大大小小的广场有44个,在这些广场上,平均每年举办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达780场,参加人数达100多万人次。“广场文化”成为增城人最欢迎的消闲方式。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0-01-26/10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