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青龙村:乡村整体开发 踏上新的起点

网友投稿  2010-01-26  互联网

  1月21日,阳光明媚,记者第五次踏上前往大邑鹤鸣乡青龙村的山路。沿途很长一段,道路两旁曾经零落的农房不见了,道路也不复往日的平整。“因为恩威集团在鹤鸣后山修自来水厂,道路已经被碾坏了,以后到青龙村就不从这上去,要改道,从大双路修一座桥过去。”同行的鹤鸣乡党委书记曹志宇告诉我们,由于恩威集团道源圣城二期开发,沿途规划区涉及的农户都已经搬迁至集中居住区,宅基地都复垦种上了庄稼。

  从与曹志宇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从长远发展考虑,去年,青龙村拒绝了许多准备为自己修度假别墅而前来申请联建的人,“青龙村自然生态资源条件这么好,我们对待她就像自己的宝贝女儿一样,一定要找到一家有诚意有实力的好人家嫁出去,让她真正有美好的未来。”寻觅比较后,前不久,鹤鸣乡与方元和田(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了对青龙村进行整体开发性联建的意向性投资协议,青龙村踏上了高水平实施灾后重建和山区城乡统筹发展一三产业互动的新起点。

  这五年

  基层自治逐步完善 农民群众收入翻番

  行至朱店子青龙村村委会办公室、村民活动中心外,醒目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示栏”、“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宣传栏”等显示着这个偏远的山村融入成都试验区建设热潮的实践。村干部轮流坐班公告、联系方式、基层民主自治模式、程序等也都上了墙。除此之外,还建立起了农家书屋、文化广播站。

  从只有几张办公桌,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村民活动中心、党员活动中心,从松散到逐步健全,纵观这几年,青龙村在村级治理、基层建设方面的日益完善有目共睹。

  这次迎接我们的是代理村支部书记高国良。高国良由乡上派驻青龙村当了两年的驻村干部,他带着大家将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我们村只有九个党员,太少了,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培养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壮大党组织力量。”高国良说如果他在不久后的公推直选中当选为青龙村支部书记,首先就要在今年发展两三个年轻人入党。最近几天,则是忙着招聘村里的保洁人员和治保人员。

  放眼青龙村朱店子附近,目之所及多为经济林木,银杏树、竹林、棕等比比皆是,“这是我们村这几年比较大的面貌变化,”青龙村村长王仕云告诉我们,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2005年从山下至朱店子上面水泥路的通车,青龙村越来越多村民改种玉米等庄稼为经济林木、三木药材,目前全村达到了14000多亩。路通了,树木、药材更好卖,生猪、家禽等农副产品也更容易卖好价钱,直接拉动了村民收入的增加。从2005年前的2000来元,到2009年底的4000余元,5年间,青龙村人均收入几乎翻了一番。村里环境慢慢好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加,“不是超生,现在村里人你根据政策喊他生,他都不一定想生。主要是村里发展环境看好,一些户口迁出去的人又迁回来了,这几年增加了50人吧。”王仕云介绍说,目前村里不存在以前的计划生育工作难做问题,村民的生育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李春林

  有了平整水泥路 不再想搬到山下

  “漂亮吧!这是我们利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专项资金硬化的一条水泥路。”村干部兴致勃勃地领着我们从终南山道观接待站往上走,参观竣工才几天的水泥路,“关于村级公共服务项目收集民意、村民议事的时候大家都想修路,但资金有限,最终我们决定将2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主道维修、增添会车点,以及四组的水泥路面硬化、六组路面综合整治。”为了节约使用有限的资金,四组受益的30户村民积极投工投劳,不能参加劳动的则自愿筹资,村干部们轮流充当工程监理,把关工程质量和安全。这条路沿山坡而上,长约一公里,3米宽,坡度约有40多度,可以想象修路的难度。

  公路边上,村民李春林正在家忙着喂猪。因为去年大病一场,他耳朵有点背。对于门前的这条路,李春林深有感触。他常年存栏四五十头猪,一年要卖近百头,算是养猪大户。以前门前是碎石路,一下雨出门就满脚的泥,每次卖猪都要把猪赶下山去。去年底,听说要修水泥路了,李春林别提多高兴,积极地参加修路。为了修路,还耽搁了卖猪的好时机,他的猪少卖了2000多块钱。不过,他一点也不后悔,“以后收猪的车可以直接开到我院子里收了,好安逸嘛。”去年在修这条水泥路之前,李春林和四组山上的许多村民都在为没有列入当时的旅游开发规划区不能搬迁到集中居住区而耿耿于怀,但现在他们一点也不想搬下山了。李春林把院门改在了临公路一侧,并且还准备多养一些猪,以及在屋后挖个池塘养冷水鱼,“还想把房子整巴适点。”

  朱雪兰

  收回农家乐成本 希望乡亲富起来

  来到朱雪兰的农家乐,发现她家院外的玉米地已经变成了栽种有银杏树的碎石地面停车场,屋外竹林茶苑有好多系在树上的吊床。进入院内,墙上悬挂的在青龙村沟里拍摄的风景照片为农家乐增添了几分味道。这些照片都是来此消费的摄影爱好者在沟里采风后送给农家乐的。客房里,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电视。

  厨房里,朱雪兰穿着红格子的居家罩衫,正一边熏腊肉一边做饭一边看摆在一旁的电视,一如往日的好气色和乐呵呵。“平时要闲点,一到周末就忙得很,特别是夏天,客人多那几个月还是在村里请临工帮忙嘛。去年暑假人多,我们还专门又修了一间厨房。这几天儿子放寒假回来了可以帮帮我。”朱雪兰满足于忙碌而平实的农家乐老板生活。其17岁的儿子已经长到一米好几,“去年下学期高二前他说考个不好的大学也没啥用,要去成都一个建筑大专学建筑,我们还是依了他嘛,农村孩子学门技术以后还是好些。”

  说到这三年开农家乐赚了多少钱,朱雪兰只是说“这几年包括修房子买东西这些的二三十万成本是已经收回来了,反正我也没想赚好多钱,关键是生活起开心,我喜欢这种日子,客人来耍得高兴我也觉得多舒服,忙是忙点不过没什么压力。”听乡上领导说起要统一进行生态农业及旅游开发,可能需要搬迁的事情,朱雪兰的心里不是很情愿,“山里住习惯了,不想到其他地方住。”不过,她又说,还是要服从全村发展大局,“需要我们做啥子,还是配合嘛,如果开发能让村里所有人都富起来那当然更好哦。”

  整体开发

  打造旅游观光林业 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去年初,我们回访青龙村时,青龙村正与一家公司接触,准备进行整体旅游开发联建。由于这家公司资金问题等种种原因,加上规划不完善,双方最终并未达成合作。看好青龙村生态资源,有旅游地产等相关开发经验的方元和田(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找到鹤鸣乡,达成了结合灾后重建和土地整理,在青龙村建设“鹤鸣后山养生谷”开发生态农业、林业、旅游业的意向协议。预计将用5至10年的时间,投资3亿元,在青龙村1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打造“旅游观光林业”,塑造成都山区林业旅游第一品牌。“这是我们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把保民生稳定、促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在青龙村新起点、高水平地实施灾后重建。”鹤鸣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该项目初步规划方案已经出台。将发展以观光植物园、生态速丰林培育基地等为主的观光林业,由度假酒店、星级农家乐、山地越野等元素组成的旅游业,以熏衣草、红花木莲种植基地、野菜种植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野生非保护动物特种养殖业,养老中心等度假休闲业,以及以野菜培育加工、手工艺制品等基地为主的特色加工产业。据介绍,项目将注重与当地环境的相融性,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坚持前期产业激活区域发展、中期产业加快区域发展、后期产业提升持续发展的开发进程,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物质、精神双家园建设,让大家共享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果。在实现山区林地农业与旅游业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的同时,解决山区农民的集中居住与就业、长期增收的问题,并且山区农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瓶颈也得以突破。

  2006年1月,记者第一次踏进经济发展缓慢村青龙村时,这里原始的物物交易令人甚感惊奇。当时的两个杂货店如今还留有一个,还在延续着传统的习惯。那时,这里还没有手机信号,看到鹤鸣山开始开发道教文化旅游,朱雪兰等观望着是不是要搞农家乐挣旅游钱。那时的青龙村人憧憬着,跃跃欲试。

  短短几年,我们一次次地感受着,记录着它的变化。朱雪兰们放开胆子迈出步子,用淳朴的心和勤劳的双手付出着,收获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元素在这里越来越多地呈现。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强了,甚至觉悟也高了。

  经历特大地震,如何抓住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实现青龙村长远发展?青龙村这两年不断摸索着,最后确定出与鹤鸣山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相呼应,发展山区林业旅游的路子。鹤鸣后山最大的自然资源莫过于原生林木,立足于这个基础进行发展,是符合区域现状和实情的。首先,通过产业集中发展和土地规模经营必将大幅度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将大幅度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土地流转后,失地农民可在观光旅游业、特种种养业的逐步建设中全面解决就业、居住和社会保障问题,转变为城市居民。结合林业、自然生态优势,使乡村旅游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也顺应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必将实现资源、经济、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促进青龙村经济长远发展!

  也许,随着交通条件、生活环境的改善,出于生活习惯的适应,以及对土生土长的出生地的眷恋,青龙村一些村民暂时不想搬迁集中居住。但相信通过当地政府、村干部们的诚心动员,真情感召,他们一定会想通,看得更长远更全面,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更加美好富有的家园。我们期待着!
 



http://farm.00-net.com/news/9/2010-01-26/10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