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民间“顺口溜”见证农村新变化

网友投稿  2009-11-19  互联网

  东北网齐齐哈尔11月19日讯 记者在泰来县汤池镇伯大街村采访农民增产增收时,听到很多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间“顺口溜”。这些民间“顺口溜”刻下了时代烙印,展现了社会主义村的喜人变化。

  六十年前的伯大街村不像个村,全村3万亩耕地,70%都在河套子里,一涨水就淹。辛辛苦苦干三年,水淹一年全白忙,农民后来河套地干脆弃之不种,全靠30%的耕地,养活全村的老老少少。

  那时的伯大街村很穷,还是生产队,当时流行的顺口溜是“老七队真命苦,走了怪物来个虎,马没套包光杆杵,到秋还是两毛五。”说的是老七队的社员命苦,不管是老队长还是新队长(怪物和老虎是前任和现任生产队长的外号),都没带领村民致富,村里穷得叮当响,耕地的马连套包都没有,到秋一算,大家挣的工分还是两毛五,多年来一直没涨。

  越穷越偷,越偷越穷。没过几年,民间流行了一个反映当时社会治安的顺口溜:“伯大街,独一处,守法穷,违法富,闲乱人,随便住,偷场院,盗仓库,小仓房,锁不住,粮遍地,贼无数,四邻屯,都打怵,干着急,抓不住。”

  伯大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德信告诉记者:当时有个民兵连长,杀完猪还剩四角猪肉,便接到紧急通知,去县里开会。临行前,他抓着媳妇的手千叮咛万嘱咐,猪肉一定不能丢,白天锁在仓房里,晚上放到外屋地。四天后,民兵连长回到家,见四角猪肉丢了三角。于是有人编套顺口溜“能偷能摸,有吃有喝,不偷不摸,饿死不多。”

  村委会主任赵国军对记者说:“后来,村里渐渐富了起来,有个‘顺口溜’,说的是农村通讯方式的变化”:“邮政时代,此致敬礼!电话时代,你是哪位?呼机时代:电话速回!手机时代,你在哪里?网络时代,你到底是谁?!”

  “邮政时代”,大家联系的方式主要是捎信,即使不是“烽火连三月”,也往往是“家书抵万金”。“电话时代”的“电话”,指的是最原始的有线电话,声音有点失真。“呼机”只能呼,不能通话,遇有急事只好要求被呼者“速回”。

  1998年以后,伯大街村彻底变了样。1998年洪水过后,国家财政拨出100万元,给伯大街村修了防洪坝。大坝一修,常遭水患的河套地成了风水宝地。河套地地势低,经常被淹的劣势反而成了种水稻的优势,多年的淤泥使得河套地相当肥沃,种水稻不用太施肥,现在,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以8%的速度递增,今年达到了6500元。

  村民富了,伯大街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小偷小摸的也不见了。“给别人打一天零工,还百八十块钱呢!咋还不比偷偷摸摸强”,以前喜欢偷偷摸摸的村民如是说。

  伯大街村又有了反映村新面貌的“顺口溜”。“伯大街,好去处,彩钢瓦房柏油路;开轿车,住别墅,家家都有小金库;水田就是聚宝盆,奶牛就是摇钱树,家家肥得直淌油,想堵你都堵不住。”王德信吃完晚饭,在村里散步锻炼身体,邻居买了新车回来,非要用车给他捎回家。

  2009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中央惠农政策的逐一落实,农村的变化更大了,农民种田不交税,孩子上学免学费,村村通公路,反映这一时代变化的“顺口溜”是“种田不交粮,免费上学堂。虽离城市远,公路挨厨房。村村起高楼,家家酒飘香。老农乐翻天,亘古破天荒。”

  乡里人也像城里人一样,吃香的,喝辣的,走公路。更可喜的是,乡里人也有了“医保”:“一个好汉三个帮,福利政策全家上。兄弟姐妹身体壮,不测风云也难扛。老人孩子是弱者,积极参与不用讲。”

  记者和王德信一起,来到了这些“顺口溜”的始作俑者李鸿惠老师家。

  李鸿惠64岁,是伯大街小学教师,村里的每件大事,他都编了“顺口溜”。他编“顺口溜”,张嘴就来,有褒有贬,“产量”也高,一年10多条。

  伯大街村这些年之所以发展这么快,除了有党的好政策,就是村里有好领导。李鸿惠即兴创作了一首“顺口溜”:“优秀党员好干部,模范先进党支部,带领群众来致富,小康路上迈大步。”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19/10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