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黄庄村旧貌换新颜

网友投稿  2009-11-13  互联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11日(李志红)走进舞钢市枣林乡黄庄村,一排排房屋林立两旁、井然有序;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平坦洁净;房前屋后,草木郁郁葱葱。一种惬意油然而生,一个初具现代化气息的村跃入我们的视野。

        黄庄村位于枣林乡北部,迎宾大道依村而过,漯舞铁路傍村而行,全村辖6个村民组,1600口人,耕地1700亩,属典型平原乡村,没有任何资源优势。在黄庄人的记忆里,“芒种芝麻夏植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按照传统的耕作模式劳作,收获却寥寥无几。黄庄人困在缺少资金、没有技术的旋涡里,致富无门。2006年8月,黄庄村迎来了发展的东风,河南省国防科工委抽派精干人员组成工作队进驻黄庄村。几年来,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踏实的工作开创了黄庄村村建设的一流业绩。

     

 

      整洁的村容村貌

     

 

      黄庄村有着光荣的历史

     

 

      普通村民的住宅

     

 

      村里的便民店

      整治村容村貌,让老百姓的脸面真正“亮”起来

       工作队进村之初,迎接他们的是“四多”:杂草多、粪堆多、污水多、破房多,他们在充分考察民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村容村貌进行彻底改造。在全村6个村民组中每组建立一个垃圾中转点,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全天保洁;对全村“六纵六横”主干道全部硬化,并实现排水沟、绿化带、人行道三线同行,整齐化一;对村宅墙体全部进行美化、亮化,并在村内显要位置刷写公益宣传画、设置村务公开栏。在具体的工作中,他们从搬一块砖、除一棵草、扫一片地做起,工作队员们手上磨出了血泡、长出了茧子,脸晒黑了,人变瘦了,但激情不减。他们与群众一道,共硬化道路8300多米,修砌排水沟9700多米,美化墙体12000多平方,绿化道路970米,村容村貌由他们刚入村时的“四多”变成了“四新”:房屋新、道路新、景色新、面貌新。

 

     

      农家庭院经济蓬勃发展

    

 

      养猪成为村民增收的好途径

      培育主导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建设村,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产业项目做支撑,这是工作队入村后与干部群众的一致共识。工作队及时与村两委沟通研讨,决定依据村情,奋力打造四类经济。一是劳务经济。该村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工作队就及时与市乡两级劳动保障部门结合,积极对村内劳动力开展 “阳光工程”培训,目前全村有300余人在外务工,年创劳务收入在200万元以上;二是庭院经济。国防科工局工作队多次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对数十个项目进行调研、筛选,最终选定了投资小、见效快的手套加工产业。截至目前,已发展以家庭手套加工为致富项目的个体加工户25户,并注册成立了手套加工协会,帮助手套加工户与军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3份,销售手套4万双,农户月增加收入560元。三是畜牧经济。在省国防科工局的帮助下,黄庄村发展起来了水禽养殖业,有养鸭户30余户,但是缺乏统一管理,产品没有竞争力,销路不畅,驻村工作队又引导他们成立统一组织。在国防科工局帮助下,村支书黄广喜牵头成立了汇民鸭业有限公司,走上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整体推进黄庄村农畜产品的深入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养、宰、储、销售一条龙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村里养殖规模上去了,效益也上去了,党支部书记黄广喜,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鸭司令”。同时,村里还新建一座面粉厂,利用粮食深加工剩余的原料进行养鸭,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发展链。四是项目经济。工作队与该村两委一道通过多方努力,共引进了大成食业园、九润塑制品有限公司、福源复合肥厂等三家招商引资企业,安置了本村部分富余劳动力。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0元,高出舞钢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乡亲们都逢人就说:“驻村工作队和俺都像一家人。 

      

       全村沼气进行“一池三改”

     

 

     村里的便民店

  发展公益事业,让老百姓的生活真正“火”起来

      以前的黄庄村没有象样的图书室,老百姓学习难,求知欲望难以得到满足,为此,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图书室,并购买了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和1500余册图书,专人管理,长期开放,方便群众学习。同时,驻村工作队又多方筹措资金30多万元建成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娱乐室、篮球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并购买了健身器械、影像资料等文化娱乐器材。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之后,又新建了村民活动广场,群众的文化生活随之丰富起来,老老少少纷纷走出家门,唱歌、跳舞、扭秧歌,全村老少爷们有了一个共同欢聚的乐园。目前,村秧歌队、篮球队、夕阳红艺术队等文化团体相继成立,并且走出了黄庄,走进了市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黄庄村还新建了安全饮水工程,村里全部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全村220户进行了“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实现了照明、用电、做饭“三合一” ;全村实现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无缝隙覆盖,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建成了健身文化广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如今的黄庄,道路宽敞,村容整洁,农家院落干净美观。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几年,全村群众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读书看报学知识的多了;婆媳争吵的少了,争相孝敬父母的多了;聚众赌博闲谈的少了,外出务工经商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看着乡亲们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黄庄村的明天更美好!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13/10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