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喜看旧貌换新颜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1-02  互联网

        条条道路通村入户,股股甘泉引进农家,村庄里有了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连锁超市、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休闲健身场所等一应俱全……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经改头换面,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王岭村的变化,是洛宁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的一个缩影。河南省洛宁县通过对贫困村实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使贫困山村一跃成为文明新村。

      变“村”为“城”,由贫致富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当地群众面临着“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的困境。然而过去扶贫资金使用相对分散,结果往往是救急不治本。该县也曾尝试过包村到户、产业化扶贫等,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内容单一,资金短缺,难以满足群众脱贫的强烈愿望。

        为探索扶贫新模式,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从2007年开始,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整村推进,就是把有限的扶贫资金捆绑使用,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分期分批,逐村实施。针对确定村的特点,该修路修路,该建校建校,并引导农民因地制宜上项目,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民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

        当年10月,洛宁县作为河南省的唯一试点列入其中。试点工作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9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50万元为引导,整合各类资金7900多万元,对2个乡16个村集中进行了连片开发。

        政策好,资金足。在东宋、河底两个乡16个行政村,一场扶贫攻坚战役打响了。自启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新项目后,洛宁县把财政扶贫资金和林业、交通等涉农资金整合使用,重点围绕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发建设,使原来基础设施落后,群众致富门路狭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整村推进’建设目标就是要培养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村里要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居住环境城镇化,庭院经济特色化,村级政务公开化,公民道德规范化,”洛宁县扶贫办主任卫作玉如是说。

        与此同时,为了让“连片开发区”的群众富起来,洛宁县投资4500万元,强力推进“崤山牌”优质烟叶基地建设。眼下,已在涉及16个行政村、4个烟站,面积13000亩的优质烟叶产业带上,建成了6个千亩优质烟叶片区,带领着上万农民一起向致富路上走去。

       如今的王岭村不仅山清水秀,舒适宜居,还成了千亩优质烟叶片区,全乡上万农民成了现代化车间里的“职工”。村民刑全民告诉记者:“现在除了种麦子外,我们把家里剩余的十几亩坡地全部出租给了王岭现代化烟草农业示范区,一年能收6000多元租金,还能在示范区上班挣钱。”

        目前洛宁县共投资6912.3万元,修筑通村入户道路137.21公里;建成桥涵3座;建设人畜饮水工程7处,解决了1.1万人3000头大牲口饮水问题;集中在东宋、河底两个乡建起了商业、文化、娱乐场所,还建成了包括村部、卫生室、连锁超市、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终端、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休闲健身场所等在内的16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卫作玉告诉记者,今年,洛宁计划建成31个示范村,力争到2010年使全县大部分村都能达到示范村标准,村民居住环境向城镇化迈出一大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两年,洛宁县连片开发区将发展到4乡35个行政村,实现全县1/3的贫困区域、1/2的贫困村、1/4的贫困人口一次性脱贫。

       握指成拳整村推进

       从点对点扶贫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导致贫困人口也多的河南省通过实施扶贫开发新模式,让昔日的贫困农民走上自立自强的富裕路。

       据河南省扶贫办的有关负责人透露,近几年我国扶贫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减贫速度明显放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难度比前些年明显增大,这些人口大部分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有些地方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小额扶贫资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二是新形势也在考验着传统资金的投入方式。早些年,扶贫款的发放基本上是平均主义,“撒胡椒面”,分到每一个扶贫对象身上资金都不多,作用力也不足,结果常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现象,资金的“活性”很弱。

        “新形势呼唤扶贫资金握指成拳。”该负责人说,整村推进,就是新形势下的新探索。具体地说,就是在新阶段开发要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为重点,以村为单位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集中资金,一次规划,整村推进。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是创新扶贫机制的有效做法。河南省在整村推进计划中,每年把8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集中用于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在具体工作中,河南省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组织、发动、整合和纽带功能,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每年投入到贫困村的社会资源是当年财政扶贫资金的3-6倍。

        河南省财政坚持开发式扶贫,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全方位开展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08年,全省共有31.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解决温饱,全省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比2007年增长15.1%,是2003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如今,河南共完成了4800多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实施过整村推进的贫困村,绝大多数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农民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和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提高。

       据了解,河南今年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将完成14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4500户、2万人的搬迁扶贫任务;预计全年省级以上扶贫资金投入将达到10亿元,较上年增加20%左右,各市县的扶贫投入将达到2.5亿元左右。

       让更多的群众脱贫

      “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模式为农村贫困地区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业内专家表示,整村推进是新阶段的扶贫创新,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扶贫方式,此种模式有利于整合资金,集中力量,从根本上整体改变重点贫困村的落后状况。

        中央财政是这一新模式的有力后盾,通过不断支持在全国推进“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2007年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4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试点工作,并对西部地区实行了倾斜政策,给予重点扶持。中央财政从扶贫资金中安排试点资金4.2亿元,比上年增加2.2亿元。

        在确保资金保障的同时,中央财政还督促地方认真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一是整合和引导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支持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二是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农村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了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强化了各部门的合作,促进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让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早日脱贫致富。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2009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探索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加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力度。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02/10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