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村“小沼气”农民“大福气”

网友投稿  2009-10-09  互联网

  

村民在家使用沼气灶做饭。

沼气建设

  农村生活发生巨变

  瓜果飘香的时节,记者走进雁江区忠义镇敲钟村,映入眼帘的是敞亮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厨房里看不见柴火,村庄见不到炊烟;镶了瓷砖的平顶房掩映在绿树丛中,铺了柏油的道路连到各家门前……

  在十组童云音家里,正赶上她在厨房里忙着做午饭,沼气炉灶上蓝莹莹的火苗蹿起半尺高。说起沼气炉灶的诸多好处时,童云音拉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这沼气火苗就是旺,煮起饭来又快又干净,我们一天3顿饭都用它。假如是在以前,用柴禾烧饭,碰上连雨天,柴禾点不着,一顿饭没有两个小时吃不到嘴里,再看这脸上早已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她介绍说,自从2005年她家新建沼气池后,对厨房、厕所也一并进行了改造,苍蝇、蚊子少了不少,屋里屋外都变得干干净净。

  在秋日骄阳下,村民黄义兴老人正在把装在箩筐里的烂柑橘果子,往自家沼气池里倒。“原来树上结的果子如果腐烂后,就只好白白扔掉。现在我都把这些烂果子收集起来倒在沼气池。经过发酵后,这可是天然的有机肥料。”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高效清洁的沼气替代了薪柴和煤炭;不锈钢沼气灶具、沼气饭煲替代了传统柴草煤灶;生态高效沼肥减少了化肥施用,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变,我市农村推广的沼气工程建设正使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焕然一新。

  利用沼气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走进临江镇清泉村,副村长罗萍热情地迎出来。听说要看沼气,她将记者带到她家屋后的牲畜栏旁,猪圈里7头猪正在抢食吃,猪圈墙背后是一口沼气池。罗萍指着沼气池:“猪粪全流进池子里,院子里几乎看不到蚊蝇。”2007年在国家政策的宣传推动下,政府补贴1000元,罗萍自家花了2000多元钱,带头响应并建起了沼气池,成了村里第一户建起沼气池的人家。没过几个月,村民们看到沼气的好处,也动了心申报新建沼气池。

  “这口沼气池不仅解决了我家烧水、做饭问题,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猪儿壮了、菜更行销了。”罗萍介绍说,“六方合作”的养猪模式使村里很多农户扩大了养殖规模,村里通过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把猪羊等牲畜的粪便及生活污水引入沼气池发酵,变成沼气和沼渣、沼液,沼气作能源,沼渣、沼液浇灌瓜果、蔬菜,形成了“猪-沼-菜”的循环利用模式,有效利用了废弃物,既达到了节本增效、提高果菜品质的目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

  “原来每逢农闲,我都要上山去,准备来年烧饭用的柴火了。现在,我们村基本都用上了沼气,几年前砍的柴火,还堆在屋檐下呢”。罗萍指着对面山头说:“这不,山都变得绿幽幽的了。这从另一角度上讲,也是保护了生态,保护了环境。”

  现在村里的沼气池普及率已达到了80%。村民们都幽默地说道:“一口沼气池,一个钱罐子”。

  惠民工程

  点亮农民新希望

  在采访中,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细数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好处:群众使用了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后,解决了因烧柴而毁林的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实现山川秀美,促进了生态旅游业发展;农村发展沼气,把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行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发展户用沼气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减少了疾病传播,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从2007年起,我市把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纳入民生工程的目标考核,着眼于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和村建设的目标,从解决农民的用能问题和改变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入手,突出抓好农村户用沼气,积极推动生态养殖、沼气产业、有机肥料、高效种植、新村建设、绿色产品生产等良性互动循环的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帮助农民节能增收和发展生态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全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争取省以上项目资金已由2004年的353.36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2863.5万元,据统计,仅2009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143户。全市有156个镇(乡)239个村27万余户农户直接受益。(本报记者 廖梦翌)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0-09/100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