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村发展走上康庄大道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9-29  互联网

 

       
        收获蔬菜,也收获幸福生活。        

        彝族群众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农民住房的变化反映出农村的发展变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60年的发展承载着许多梦想,也收获着太多的喜悦、太多的成果。晋宁农村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雨露,在金色的田野播种希望,收获成累累硕果;城乡大统筹、城乡一体化,交通基础大改善,村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农业阔步前行,晋宁农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翻开了新的一页。
        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城市的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多年来,晋宁县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依托城市、发展农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积极推进村建设和城效型农业发展。
        对农村的建设,晋宁县历来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地推进“三农”工作。尤其是自2006年开展村试点建设以来,晋宁提出了村建设“村十有”、“户十有”发展思路和目标,共投入资金11892.93万元,开展了27个市、县级村试点村(自然村)建设;2008年开展了14个村整村推进(行政村)建设,形成了“政府投入推动,部门立项拉动,群众投工主动,典型宣传带动”的工作格局,推出整村搬迁型、民族生态旅游型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型助推“一村一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解决了村庄“脏、乱、差”现象,拆除小厕所1145个,新建公厕139个、垃圾堆放点488个;新砌花台132个,种植绿化树39万株,铺设草坪8901平方米,粉刷墙面20多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72盏;兴建科教文体综合活动场所50多个;硬化路面8.5万多米,整村推进提质增效。夕阳乡小石板河村在村建设中实施整村搬迁,县委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近300万元为该村重新选址建盖了40套,户均建筑面积为83.15平方米的砖混结构住房,彻底解决了小石板河村民的安居问题。在短短几年内,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农业发展有成效,农民增收得实惠。
        自2006年以来,全县共整合各级资金1.18亿余元,聚力村建设,不断加大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文化、教育、卫生、乡村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到2009年上半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实现农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解放初期的低于全国平均44元的水平,增长到2008年的4334元。

       农业发展异军突起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发展,晋宁农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大,从分散到集中规模化的发展历程。晋宁县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着力实施蔬菜、花卉、奶牛等主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市场化引导,企业化、合作化组织运作,品牌化营销,积极引导农户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支持鼓励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形成了“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山区蔬菜坝区花,奶牛入社富千家”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如今,菜、花、奶三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晋宁农业的支柱。
        四季蔬菜鲜。蔬菜产业成为晋宁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2008年,全县的蔬菜播种面积达15.93万亩,总产值达5.04亿元,其中,外销出口蔬菜产值达3.81亿元;菜农人均纯收入达4085元。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的面积6.7万亩,绿色蔬菜基地认证8000亩,使晋宁成为了昆明市最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形成了晋城广济的蕃芫荽、上蒜小朴的青蒜、六街龙王、宝峰海龙的荷兰豆、二街肖家的小西瓜等“一村一品”的精品蔬菜发展局面。
        田野鲜花开。花卉生产显现出了“三个一蓄势领跑云花产业”的特色优势,即:云南鲜切花种植最适宜县、云花产业第一县、世界玫瑰规模连片种植第一县,初步形成了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为主的种植格局,至2008年底,全县花卉园艺种植总面积4.17万亩,占昆明市花卉园艺总种植面积的28.04%,总产值达4.89亿元,全县有50余家花卉企业,10466户花农,2.67万从业人员,是名副其实的全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县,构建了昆阳镇、宝峰镇种植玫瑰、非洲菊、百合,晋城、上蒜、新街种植玫瑰、康乃馨的花卉区域化连片种植格局。
        优质牛奶香。建成了昆明市最优质的奶源基地,按照标准化生产模式,建成8个奶牛合作社,安装大型挤奶设备及制冷设备6套,配套手推式挤奶机14套,成为雪兰、前进、海子乳业的优质奶源基地,至2008年底,全县奶牛数达8134头,日产鲜奶55.2吨,占供昆明总奶量的30%,总产值达3100万元,建成了孙家坝、月表、绿源、联盟、现代、十里等在省市有名的奶牛合作社。
        农业生产专业化强。晋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迅速成长。近年来,该县积极发展“4210”工程,着力实施了三项重点工程,不断延伸地方龙头企业产业链:在县工业园区宝峰片区建设宝峰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引进资金和技术,建成多条无公害、绿色蔬菜及其它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包装线,多条生物资源产业、水果产品、畜禽产品、现代化乳制品开发,精深加工、生产、包装线。引入昆明颐园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老王坝河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将建成集会务接待、科技培训、生态农业展示、蔬菜花卉水果新品种引进研发、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在晋城镇富有建设云南浩宏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预计总投资约18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云南首个国际农产品展销大平台,促进云南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将云南建成连接中国与东盟、南亚,以至欧盟的农产品交易枢纽中心。
 

        农村交通全面改善
        晋宁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铺筑了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公路交通基本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网络内外衔接,干支相连,城乡相通,覆盖全县的公路交通网络,国道昆玉、昆洛公路、省道安晋、晋江公路跨境而过,跨县区的二鸣公路及宝夕、晋新、上六等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已开工的安晋高速公路、牛广公路、环湖南路等交通网络也正抓紧建设。全县拥有公路里程为916.21公里,其中国道36.8公里,省道93.41公里,县道100公里,乡道414公里,村道236公里,专用公路36公里。公路等级不断提高,通行深度、通行能力逐步完善。县道全面实现了硬化,路面铺装率达100%;乡道实现硬化284.235公里,路面铺装率为68.65%,101个行政村农民群众使用上了宽敞、平畅的道路,覆盖全县的公路网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农村交通运输条件、能力和规模显著提高,突破发展瓶颈,引入民间资本成立晋宁县滇骏城乡公交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正在建设晋宁县公交客运站,承接了城乡公交客运服务,在建和已建成127个候车亭、46个停靠站、9个终点站,城乡公交开通二街、海口、宝峰、六街等18条线路,投放车辆83辆,全县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公交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57%。
        农村民生保障快速推进
         晋宁不断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和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工作政策体系,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其他商品住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劳动力“内输外转”工程,促进农民从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着力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培训、输出工作,2005年至2009年6月,共输出(转移)劳动力33483人,其中:向省外输出劳动力2692人、县外输出8292人、县内转移22499人;正在修订完善搬迁农户安置及生活问题的政策措施,使其更人性化,在进行“四退三还”等重要工作过程中,保障农户的生产生活,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9-29/10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