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周庄:“中国第一水乡”的嬗变

网友投稿  2009-09-15  互联网

        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古镇、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唯一传感器产业基地……一系列的称号与荣誉,让世人看到了周庄作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发展魅力。昆山撤县设市20年来,周庄走出了一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之路。
超前发展,江南小镇成为“中国第一水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改造旧镇在江南水乡各地高潮迭起时,周庄却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积极走发展古镇旅游之路。正是这种先人一步的超前发展意识,奠定了周庄“中国第一水乡”的地位。

        1986年,周庄开始修缮沈厅,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并售出了周庄旅游的第一张门票。周庄旅游公司名誉董事长庄春地深有感触地回忆说:“当时的门票是6毛钱一张。我觉得,周庄小河小桥小人家的独特风景,使她独具魅力。”

        典型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传统建筑,浓厚的文化底蕴,绚丽的民俗风情,加上古镇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使来此旅游的游客“看什么都新鲜”!与此同时,从1996年到2009年,周庄成功举办了14届国际旅游节,古镇的文化品位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近年来,周庄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约300万人次,吸引了当地近一半的劳动人口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中国第一水乡”实至名归。

        回首周庄旅游20年的发展,周庄镇党委书记李忠说:“我觉得周庄旅游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探索发现阶段,聪明的周庄人创造了水乡古镇旅游的崭新模式。二是快速成长阶段,周庄及时满足了旅游人士的爱好。三是名气提升阶段,周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青睐。四是转型升级阶段,也就是周庄必须从单一的观光游逐渐向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会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发展。”

       创新发展,三大产业同步转型升级

       20年来,周庄产业从古镇旅游“一枝独秀”,到与传感器、文化创意“三花齐放”,三大产业从摸索起步到谋求转型升级、积极对接上海世博,无不体现着创新带给周庄发展的无穷动力。

        20年前,周庄创造性地走上了古镇旅游的发展之路,引领了时代潮流。20年后,周庄人又大胆地提出“原来1平方公里的古镇旅游,扩大到全周庄38.96平方公里,确立大景区、大旅游、大发展的概念”,再次折射出创新发展的全新理念。如今,周庄已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案例,正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配套项目,加速周庄旅游由单一观光向集文化、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深度旅游转变,全面对接上海世博会。

        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依靠的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传感器产业的异军突起,则是周庄“无中生有”的杰作。从1996年起步至今,周庄已集聚了50多家以传感器为主体的企业、研发中心,产品囊括红外、光电、霍尔、热敏等十大类传感器。周庄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国家级传感器产业基地。8年前来周庄创业的双桥传感器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襄坦言,科技创新是基地做大做强的不竭动力,也支撑着基地向高端化、产业化方向挺进。

       面对古镇旅游业日趋激烈的同质竞争,周庄选择了“突围”,而方向确定在与旅游业天然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上。2008年10月,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落户周庄,并迅速形成集聚效应,依托画家村、画工厂等载体,目前已有50多个文化休闲创意项目集聚周庄,旅游文化、艺术品交易文化、农业休闲文化和旅游工艺品文化四条产业链正在周庄快速形成。先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辉告诉记者,他们选择在周庄兴业,正是看中了昆山优良的区位优势、高度集聚的产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每年300多万游客带来的广阔市场。

       和谐发展,诠释人与自然、经济的融合

       20年来,古镇内风貌依旧,“小桥流水人家”述说着传统文化的久远魅力。而古镇外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文明已赋予古镇鲜明的时代感。周庄百姓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最为切身的感受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经济的和谐发展。

       数字说明了变化。1988年,周庄农民人均收入仅为932元,2008年上升为13101元。2002年,周庄被昆山列为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镇,至2008年,全镇参保率99.6%,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66%。“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已在周庄梦想成真。

       周庄庞大的三产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当地百姓已成为保护周庄自然文化遗产和推动周庄发展的主体。万三糕店的邹炎老板告诉记者:“20年前,我刚开厂的时候,一年赚10万元。现在不同了,因为旅游业越来越红火,我另外在镇上开了几家门市部,一年能赚到60万元。”生活富裕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全旺村的王巧林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便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王巧林说:“20年前,古镇外都是水稻田,出门要划船。如今,生活便利、交通方便,我们真的觉得蛮开心!”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9-15/10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