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作物疑难杂症八成问题在根部

零零社区网友  2020-07-10  互联网

  成都大地丰农资总经理 石建伟

  来自一线的调查:养好土地,方能种出好庄稼

  四川成都新津区是蔬菜和葡萄主产区,种地的都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农户。但是,近年来,当地种植户频频遭遇一些奇怪的现象,让这些种地老把式们也摸不着门路。此间,80后农资人石建伟,凭着自己多年的积累、钻研和田间实战,帮不少农户破解来难题。接受记者采访时,石建伟总结这么多年的摸索认为:田里的疑难杂症,八成问题出在根部!

  三年前,新津区的露天蔬菜种植区出现了怪现象:小白菜的种子播下去,有三成甚至一半不出苗。不是一户两户不出苗,而是好多农户不出苗。石建伟是土生土长本地人,颇爱钻研。看到这一怪象,就钻到地里找原因。刨土、翻根、对比、查资料……一通研究后,石建伟初步推测,是土壤出了问题。“土壤酸化、板结严重,这土得调理!”石建伟给农户建议。

  看着这位80后农资人,不少年过半百的种田老把式将信将疑:老辈人种了那么久,土都没问题,你咋说土壤出了问题?

  光讲原理不管事,得拿出效果。石建伟找了农户做试验,用土壤调理剂,调酸改土,再用微生物肥,撒施,然后翻土,培养土下10~15公分的微生物环境。前后半年时间,果然有效,小白菜出苗率大幅提升。

  改土很成功,但当时石建伟也遇到了问题:一是土壤改良效果来的慢,半年时间一季菜过去了;二是农户不相信改土,只信任用肥,不愿为改土买单。石建伟很有韧劲,他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给农户做土壤改良试验,让效果说话;二是不断摸索、试用,找到改良效果更快的产品和方法。

  认定土壤改良这条道,源于石建伟对土壤改良类产品多年的积累。大学毕业、子承父业,作为新农人的他对农业政策、农业趋势了解得很透彻,5年前他就开始接触土壤调理剂产品,不仅研究肥,也琢磨药,对土壤熏蒸,防治土传病害也颇有关注。了解的越多,他越是感觉到土壤的问题与改良的潜力。

  “土壤改良的关键,是解决农户问题!解决越快,农户越容易接受。”石建伟发现,当地蔬菜种植区普遍出现土传病害的问题,他正在寻找治理土传病害的产品。他想集合几款产品,针对土壤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良调理,这样不仅效果快,而且效果更持久。

  编者按:

  随着品质农业的兴起,土壤改良正在成为农资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报近期一共采访了14位来自一线的农技专家、农资经销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报了解到,由于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前土壤问题比较突出。受访对象一致认为,只有养好土,才是种出好庄稼的根本所在。

  石建伟

  徐德华

  王万瑜

  闫同光

  陈伟

  袁刚

  彭惠清

  威远县双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建华

  给土壤消毒 作物长势旺

  四川威远县种植有5000亩左右棚室蔬菜,以黄瓜、西红柿、辣椒、香葱和芹菜等倒茬种植为主。由于长年单一使用化肥和连年重茬种植等原因,棚室蔬菜的早衰、死棵烂苗、青枯病、黄萎病和线虫危害等情况特别突出。由于防治方法不得当,土壤酸化、盐渍化、土传病害等情况逐年严重,棚室蔬菜的根系弱、白根少、吸水和吸肥能力下降,导致作物地上部体现出叶片颜色偏黄、光合效能下降、易早衰等现象,急需好产品和技术方案来解决当地的这些顽疾。

  吴建华以黄瓜为例,全面介绍了处理棚室土壤的秘诀。为了确保土壤修复效果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吴建华建议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好养护”在接触土壤后,要产生一种气体对鼻、眼、喉有刺激,工作人员在施药时必须戴好防护罩,穿好防护服及防护手套,确保安全。二是施药前土壤湿度保证60%,也就是用手抓一把泥土捏成团,把手松开泥团自动松散就可以了。三是35%“好养护”每亩使用量60公斤兑水5吨水,用管子冲淋土壤,根据农户经验,在冲淋头一厢面时,把第二厢的喷灌头打开,让其大棚空间有水雾,这样气体对操作人员要好一些,气体没那么刺鼻和眼睛,很安全。四是冲淋好的厢面及时盖膜,最好边冲边盖膜,周围用泥土扎严实,使其气体不要跑掉,这样效果更好一些。五是把所有处理的厢面盖膜后,焖棚8~15天,然后对土壤施肥,根据下茬作物施含氮磷钾比例复合肥,由于使用“好养护”后土壤中的所有有害菌、有益菌被杀死,就必须增施微生物有机肥,可选择日本中部环境株式会社生产的千代田微生物菌剂,可有效调理土壤结构,促进作物根系生长,降低土传病害,改良盐碱地,施完肥后整地就可以种植下季菜了。六是“好养护”土壤处理剂对鱼有危害,避免药水流入鱼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七是“好养护”土壤处理剂产生的气体对作物有危害,在施药时注意周边的作物,避免气体伤害作物。

  吴建华呼吁,棚室蔬菜做好土壤熏蒸消毒后,全年作物长势旺。但近几年由于农资产品鱼目混珠,假冒伪劣的忽悠团坑农害农,让农户对新产品的接受和使用越来越慎重。推广威百亩这类新产品技术方案,需要找标杆农户做好示范,再组织农户进行观摩,看到真正的实际效果后,才能让更多农户接受;也需要农资媒体大力挖掘农户需求,筛选并扩大宣传好产品和好技术,让更多农户受益。

  绵阳安州区瑞丰农资公司总经理 王万瑜

  好产品才能解决土壤问题

  作为一名村干部出身的农资经销商,绵阳安州区瑞丰农资公司总经理王万瑜对当地土壤改良现状、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6年前,在当地当村干部的王万瑜发现很多农民不懂肥料,更不懂得如何科学种植,便改行进入了农资经营行业。“我做肥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让村民买到货真价实的肥料,他们挣钱太不容易了,日子过得也太苦了!”

  谈及当的土壤情况他说,当时土壤面临的问题挺大,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板结严重,中微量元素缺素现象也比较突出。“像经济作物会好点儿,因为这些作物经济效益好,农民相对来说舍得投入,用的肥料也好,对土壤环境伤害不太大。但是大田作物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当地老百姓在这上面用的肥料都是比较低端的肥料,长期下来,问题就越来越多。”

  针对当地的土壤状况,王万瑜认为,需要有的放矢去选择一些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的肥料产品。今年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推出来了诺威施海魔王系列肥料,在原有复合肥产品中融入小肽鱼蛋白、海藻提取物等营养物质,实现复合肥品质再度突破。产品一出来,4 月份,王万瑜便接手这款肥料。

  “我了解了西洋的企业文化并且比较认可,他们一直坚持‘心系大地,俯身为农’,我相信他们不会坑农害农,所以就代理了这个产品,从4月份开始代理到现在,已销出去了150吨,这个量还是不错了。”

  据他介绍,这款产品对于当地土壤的一些问题能够起到很好的改良作用,比如土壤酸化、缺素及板结等,效果很不错,用在西瓜上,明显看出西瓜叶片肥厚,西瓜品质也提升了,产量也提高了。

  “我们这儿永河镇金花村里的村委书记薛书记,种了300多亩西瓜,他知道西洋是个大企业,就一次性拿了十几吨海魔王,因为用了以后效果不错,马上又要了一车货,有30多吨。所以说,只要产品效果好,推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大户从我这儿拿货成本低,也放心。估计今年西洋海魔王肥料能做到300吨。”王万瑜说。

  “然而好产品的推广并不容易,主要是农民接受新鲜事物慢,对土壤的问题缺乏相应的认识,所以要不断地给他们上课、讲解,并让他们看到效果。做农资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要让他们看效果,让他们心服口服才行!” 王万瑜说,“我们四川十字花科的作物特别多,而这类作物在土壤酸化的情况下很容易长线虫,但pH值达到6~7就不会长线虫了,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新津县幸福家庭农场 彭惠清

  彭阿姨的“养土经”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幸福家庭农场在新津县颇有名气,不仅因为这里的猕猴桃产量高,味道好,糖度高,更是因为这里有个彭阿姨,不仅自己种的好,还能教你种好猕猴桃,只因她有一本“养土经”。在连续几年的土壤质量监测中,彭阿姨果园的土壤状况一直非常健康,因为她已经连续几十年,坚持使用有机肥。

  彭阿姨种了100多亩猕猴桃,从开始种时就非常注重对土壤的保护,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土壤和果树。在她的影响下,很多种植户纷纷前来取经,彭阿姨也不藏私,传授他们种植高品质猕猴桃的秘诀:养土。

  彭阿姨说:“我一直认为,只有好土壤才能种出好猕猴桃,不仅要种树谋生存,更要养地为后代。在刚开始种植猕猴桃的时候,我就非常重视有机肥的使用,每棵树都会用6~6.5公斤的有机肥,严格控制氮、磷、钾肥料的使用。随着农资行业的不断变化,我开始尝试使用商品化的有机肥,台湾益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有机肥就是我用过的最好的有机肥产品之一。”

  “在我的影响下,很多种植户也纷纷开始重视有机肥的使用,但有些人计较有机肥的价格,认为有机肥便宜的也能用。当然,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不能否认,但我更坚信,好产品才能带来好受益。”彭阿姨说,“近些年,随着国家倡导提升耕地质量,我也找人测了一下自己园子里土壤的状况,结果显示,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以满足猕猴桃生长,也不超标,有机质含量也达标,酸碱性也偏于中性,非常适合猕猴桃种植。”

  尽管土壤状况很好,但彭阿姨坚持使用土壤改良产品。“我非常信任帮我管理果园的周亚林,他告诉我,尽管当前土壤没有问题,但如果用了土壤改良产品,能保证未来很长时间内,土壤不会出现问题。果然,就像他说的,这些年,连续的土壤监测指标都非常好。”彭阿姨还表示,“我们相信科学,我们希望学习到更多有关土壤保护的技术,接触更多土壤改良的产品。只有不断的提升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才能不被人淘汰。”

  四川金橙农业总经理 袁刚

  柑橘根际土壤环境亟需改良

  在四川省蒲江县,不知火、春见、红美人等晚熟柑橘是近几年行情最好的果品。但是酸化、板结等土壤问题近几年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柑橘品质和果农收益。对此,成都金橙农业总经理袁刚认为,当前果园土壤改良最现实、也是最有实效的技术路径是根际土壤环境改良。他在当地推广健康种植、土壤改良技术13年,为2万多亩柑橘园提供技术服务。

  袁刚告诉记者,这几年柑橘价格行情好,农户为了追求高产量,不惜投入大量肥料,但却忽视了土壤养护。酸化、板结成为大多数果园的通病,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拮抗,出现有肥而无用的情况。反映到果树上,就是中微量元素吸收困难,各种缺素问题突出,进而发展成各种生理性病害。柑橘上最突出的就是缺镁导致黄叶病,缺硼导致僵果黄果,缺钙导致内裂果等等。这几年当地政府倡导大量施用有机肥,改善果园土壤环境,还有很多补贴。即便如此,农户改良土壤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很简单,蒲江以老果园居多,基础设施差,普通有机肥施用量大,人力投入大。当地80%果农50岁左右,面对这样费时费力的劳动,积极性大打折扣。

  袁刚认为,要在当地推行土壤改良得转变思路,不要追求全园土壤改良,而是要首先实现根际土壤改良,关键是找到成本适中、施用便捷的产品和技术。去年以来,袁刚通过澳佳生态参加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发起的净土行动,开始研究腐植酸类产品在当地的应用技术。借助澳佳生态齐全的土壤改良产品线,他摸索了一套从底肥、补充中微量元素到叶面喷施的一整套改良方案,从改善果树根系环境,到提升根系活力,增强果树抗逆能力,一年多来,效果显著。经过改良,平均每亩柑橘园当季收益能增加2000元。不仅当季果实品质提高,树势也更健壮,为来年稳产奠定基础。

  凭借精准的改土方案和追求实效的理念,袁刚在当地拥有众多忠实粉丝,南充、内江等地的基地老板也会专程来找他解决果园问题。但是真正愿意为土壤改良投入精力和财力的果农只有少数,这是基层推广土壤改良最大的困境。袁刚表示,土壤改良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技术配套措施、更便捷的实施方案以及政府和农资服务商的正确引导。

  四川卓豪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德华

  土壤改良方案需简单易行

  目前,四川土壤问题主要以作物产区为主,有三大突出问题:第一,水稻产区,部分地方重金属镉超标,影响稻谷的生产。当前,农户大多只能采取水稻、油菜轮作的方式降低镉的影响,而从技术上来看,还没有可行的办法,土壤改良剂没有或效果甚微。第二,部分果树区土壤偏碱性,导致果树缺铁性黄化发生严重,果农通过追施铁肥进行补救,效果较为理想,但这种方法只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攀西葡萄产区由于常年偏施化肥,导致土壤酸化和盐分超标,影响葡萄品质,部分农户通过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或者使用土壤改良剂来改良土壤,但大部分农民还不愿意在土壤改良上加大投入,因此葡萄产区的土壤改良还任重而道远。

  目前,市场从事土壤改良产品生产和推广的企业较多,以土壤酸化改良剂为主,如石灰、碱性肥料、腐殖酸、生物菌剂等,但使用效果均不理想。现在,市面上推广较好的土壤改良产品几乎没有,生产企业在四川对于土壤改良方面推广难度较大,一是农民不愿意增加投入,二是企业品牌知名度不够,三是企业地推力度不强。

  四川卓豪作为四川省有竞争力的省级平台农资公司,非常希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开发针对性的土壤改良产品,但更希望他们能有的放矢:第一,要充分了解当地土壤情况,提出简单、易行的土壤综合解决方案,使用成本要让农户能够接受;第二,要有专业的推广、服务人员,农资产品不是简单的买卖,需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第三,要有专业的工具,如pH测试仪、金属离子测试工具、有机质检查等,如果有条件的公司应该有自己的测土实验室,用数据说话,要让农户看得见、听得懂、愿意用、用的来,得实惠;第四,要有大数据支持;第五,政府和企业携手,政府要积极倡导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并由企业来实施推广。

  《农资导报》作为农资方面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希望能打造一个集政府机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种植大户为一体的土壤精准改良生态圈,在土壤改良这块做深耕,挖掘农户需求,扩大影响,向种植户推荐优质产品,通过农产品的追溯来提高种植户对土壤改良产品的信赖,提高他们使用积极性。

  会理县红太阳生态合作社理事长 闫同光

  土壤改良要让农民看到效益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地处攀西腹心地带,也被称为石榴之乡,是我国最佳的石榴种植区之一,盛产突尼斯软籽石榴。一方面,这里地处偏远,保留了一份原生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湿季分明,具备优质石榴的自然生态生长条件。虽然有原生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但这几年也备受根腐病困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挖根刨树。会理县红太阳生态合作社理事长闫同光告诉记者,根源是土壤出了问题,但要改良土壤,首先要让农民看到效益。

  几经摸索,闫同光发现根源在土壤,但是解决却有难度。这里的土壤污染很少,主要问题就出在近些年用肥用药不科学。不仅病害多了,水果质量也不高。为了保障合作社的果品质量,闫同光特别重视土壤改良,他发现给土壤增加有机质能够降低根腐病的发病率。但推行起来却遇到了难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良成本增加,二是大部分产品见效慢。这两个现实问题与农户的需求背道而驰,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产量和收益。

  如何让农户接受更科学的种植技术?闫同光的办法是,用果品收购引导农户科学管理。加入红太阳生态合作社,农户能得到两项福利,一是合作社提供果园的全程指导方案,合作社聘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为社员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同时代表社员与上游农资生产厂家谈判以更低的价格拿到优质农资;二是合作社收购符合标准的果品,社员的果品收获时要进行多项指标监测,包括糖度、果面颜色、光滑度、重金属、农残等,全部达标后,合作社就会以市场价回收,然后供应给全国多家平台商。合作社取得收益后,社员还能得到一笔分红。

  5年来,通过这种模式,红太阳生态合作社已经发展300多户社员,种植面积超过20000亩,石榴、芒果、核桃、李子等远销全国。闫同光说,好土壤是种出好果品的基础。他和团队还在摸索改良土壤、提升品质的技术方案,只是这个过程有些慢,他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精准的方案。

  蒲江县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伟

  土壤问题对症方能施治

  “土壤调理剂太多、太乱,我淘汰了很多!”聊起土壤改良产品,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伟感叹:土壤问题,不对症如何施治?

  4年前陈伟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家乡创立蒲江县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他想帮农民种好果子、卖好果子。农业不仅苦累,更需要专业技术。他苦学专业,顺利拿下三级植保员职称,还组建了一个15人的技术团队,全县设立18家农化服务点,向社员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服务和水果销售。目前合作社发展近3000户社员,种植面积约25000亩。乐山井研商品化处理中心即将开业,果品销售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蒲江是老果区,酸化、板结等土壤问题很普遍,也是果树产量低、品质下降的罪魁祸首。解决问题得先找根源。陈伟收集了上百份土壤样品,送到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有机质含量低。于是在为社员制定方案时,他们首先强化有机质的补充;同时,科学补充土壤中的有益菌和中微量元素,防治生理性病害。通过合作社的综合调理,很多社员看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5月干旱,周边很多柑橘园、猕猴桃园出现了黄叶、掉果的现象,但陈伟的社员都逃过一劫。多年经验表明,他的社员虽然单次投入略有增加,但全年化肥用量能减少30%~40%,果品质量和树势都明显改善。

  考虑社员的经济能力,陈伟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技术和产品方案。但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很费精力。他说,市面上土壤调理类产品很多,但缺少理论依据,挑选起来很难。例如,矿源腐植酸和生化腐植酸,产品说明上的效果差不多,但价格天壤之别。还有诸如鱼蛋白、海藻酸等产品,功能介绍很神奇,但效果飘忽不定。是应用方法不对,还是不对症?很难找到权威依据。

  和很多农资人一样,陈伟的办法只能是做实验、看效果。得知《农资导报》正在推进西南地区土壤现状普查,并将召开土壤精准改良与果品提质跨界融合峰会,他很期待能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土壤改良的科技前沿,为家乡果农找到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http://farm.00-net.com/news/8/2020-07-10/33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