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熊猫指南2018秋榜发布 首推农业大师奖

零零社区网友  2018-11-02  互联网

无论是今年盛夏上线的《人生一串》,还是近期上线的《风味人间》,都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一道道令人啧啧称赞的美食背后,原材料的品质也是关键所在之一。如何甄选出好吃的食材?继今年3月发布的中化农业熊猫指南2018春榜以来,11月1日,中化农业熊猫指南2018秋榜在京发布。会上,不仅揭晓了100款农产品入选名单,而且首次推出“农业大师奖”,旨在通过传播匠心农人事迹、褒奖匠心农人,助力中国农业品质化、品牌化发展。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和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参加新华网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访谈。

瞄准痛点  打造风向标

酒香也怕巷子深。会上,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农产品,但不广为人知;一些匠心农人在苦心经营,但不为人所信,这是中国农业的痛点,也是中国消费升级的痛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2358亿斤,由怎么吃得饱向如何吃得好转变,发展优质、高产值农业成了新趋势。熊猫指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通过客观、独立、公正的调查来告诉消费者,哪种农产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国人需要的”,宁高宁说道。

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左)与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

据介绍,熊猫指南是由中化农业推出的中国首份针对精准地块展开评价的优质农产品榜单,旨在打造“优质农产品的米其林、匠心农人的奥斯卡、中国品质农业的标准普尔”。通过熊猫指南认证官对整个种植季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追踪调查,结合国内外多家顶尖实验室平行检测和卫星扫图,熊猫指南创建了独有的农产品评价模型和标准体系,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三星评级。在公布优质农产品评级的同时,榜单还公布上榜产品品种信息、种植者信息和种植农场信息,整个评价过程不收费,以便确保评价的独立、科学和公正。

四大“亮点”闪耀

会上,入选熊猫指南2018秋榜的100款产品发布,其中,果品类共72种,粮食类共23种,蔬菜类5种。在评级上,陆侨无核荔枝、桃太萌油蟠桃等两种水果获得三星“极佳”评价;可可果冻橙、鑫湖东东魁杨梅、谷魂遮放贡米等8种农产品获得二星“优异”评价;褚橙、百合宝宝甜百合、叶盛贡米等90种农产品获得一星“精选”评价。

与3月发布的熊猫指南2018年春榜相比,熊猫指南2018年秋榜有四大“亮点”:

一是新增了褒奖匠心农人的“农业大师奖”,用以表彰中国的优秀种植者。熊猫指南认证官们累计行程70万公里,不仅找到了上榜的中国优质农产品,也找到了一批苦心经营致力于种出优质农产品的匠心农人。获得此次熊猫指南“农业大师奖”的褚橙新掌门人褚一斌、盐源兴志苹果种植者赵兴志和尚进华特猕猴桃种植者彭尚进正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把普通的产品种得不普通,并带动乡里乡亲致富,改变家乡面貌。

左二为彭尚进,左三为褚一斌,右二为赵兴志

二是亮相于春榜的一个产品——丰宁有机胡萝卜落榜,体现了熊猫指南持续评价并设定退出机制的意义所在。河北省丰宁昌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丰宁有机胡萝卜曾上榜熊猫指南2018年春榜,因种子出现问题,本种植季复查结果显示胡萝卜品质严重下降,且产量减半。

三是之前春榜三星产品空缺备受关注,此次秋榜有陆侨无核荔枝、桃太萌油蟠桃等两种水果获得熊猫三星“极佳”评价。

四是上榜产品数量近乎翻倍,在56款春榜上榜产品的基础上,此次秋榜上榜产品增加到100款。

“遇见”数据

熊猫指南CEO毛峰

熊猫指南CEO毛峰表示,农产品之所以能种得好,这背后离不开匠心农人。他们默默关注并支持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好产品值得被欣赏,背后的匠心农人更值得被关注和推崇。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此次上榜的100个产品背后共有101位匠心农人,其中男性占比88%,农人最集中的年龄段在40-49岁。

熊猫指南榜单大数据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人数据。毛峰介绍说,熊猫指南团队调研农产品共400多款,最终上榜100款,上榜率不足30%,标准可谓苛刻;秋榜上榜产品最多的省份前三分别是云南、山东和四川;上榜产品采收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最主流的产品种植面积集中在1000亩-5000亩。毛峰强调,熊猫指南也是数据业务,这些数据是“钻石矿”和“金矿”,随着熊猫指南团队的持续调研,这些数据一定会产生价值。

熊猫指南诞生以来,熊猫指南团队不仅竭尽全力地寻找好产品,还在寻找的过程中积累和输出了大量知识与数据。比如,“好吃”这件事,在中国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其实好吃是可以被定义的。在谈到熊猫指南未来的规划时,毛峰表示:“熊猫指南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定义好吃,让优质农产品得到全社会的嘉奖,让农业农人得到推崇。”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8-11-02/32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