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帮土壤恢复生命之春

零零社区网友  2018-07-03  互联网

  “安徽基地总投资2.5亿元。首期设计年产能为25万吨新型肥料基地;二期建成后总产能将达到50万吨。届时,中国又一大型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肥生产基地将在安徽伽雅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诞生,优质的新型肥料将从这里辐射华东、华北、华中部分地区乃至全国,造福中国农民。”日前,记者来到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生态)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生产基地——安徽伽雅生态工程有限公司采访时, 负责人李大伟向记者这样介绍。此行通过对瑞丰安徽新型肥料基地建设与企业专注新肥创新发展的历程进行采访,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其对农业的一片情怀和对土壤修护的专注。

  新肥特种兵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是去产能,添新品,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必须突破之瓶颈。

  “从专注于高塔复合肥生产到研发碳基菌肥,再到开发国际前沿的新型肥料,瑞丰生态针始终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围绕减肥增效与生态保护、土壤修护,组成强大的农化服务专家团队,对全国各地土壤情况、不同作物营养需求规律进行了大量调研。我们根据土壤肥力、作物所需营养之不同,不断调整菌肥配方、重复试验,对土壤病虫害的防治、土壤重金属钝化、土壤有机营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和新产品研发。我们先后了推出了大马力碳基菌肥、状元钾高养菌肥、三色动力中微量元素菌肥、战雕杀线功能菌肥和海能康地硅基菌肥等优质产品,在国内首创‘修护土壤+营养植物’综合营养套餐。我相信,在安徽新肥基地投产后,瑞丰生态原有的全系列产品都将融入国际先进的新肥前沿技术,产品必将得到全面升级换代。” 瑞丰生态产品技术总监朱爱军表示。

  “从欧洲引进的肥料生产技术是新型肥料中的特种兵。我们不仅引进了核心技术,而且重点生产设备也从国外进口,整个项目正在安装调试中。该技术是欧洲科学家历经30多年研究而成的高新技术,在欧洲已大面积使用,但在中国还尚未形成气候。我们通过引进消化该技术,将研制用于土壤修护和现代农业种植的环保功能肥料,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为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国土壤修护事业做出贡献!” 瑞丰生态董事长陈秋雄的回答铿锵有力。

  给作物营养

  朱爱军表示,瑞丰生态的发展史其实就是肥料的创新史。瑞丰生态多年来紧跟国家政策,在新型肥料的研发创新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从最初的转鼓生产、高塔造粒,再到引进欧洲先进的肥料全营养技术,瑞丰生态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与中科院、华南农大等机构联合研发多款环保型生态功能肥,为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之路。

  “做中国土壤修护与植物均衡营养的探路者、领航者。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实到行动上,需要企业拿出技术与合适的产品。另外,衡量一款新产品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市场适应性与对农业的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在生产工艺与技术上有突破、有所创新,这也是我们瑞丰生态一直在坚持的。” 朱爱军强调。

  朱爱军表示,近年来,作物缺素症已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大量施用化肥需要考虑各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但是在氮磷钾施肥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却没有考虑对碳的补充,从而使平衡施肥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认识,瑞丰生态从欧洲引进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投巨资在安徽建设了中国最大碳能结晶肥生产基地,目的就是要开创中国全营养肥料之先河,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减肥增效”之新途径。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让小分子碳链的有机酸类、肽类、酶类等与多种无机养分在中低温条件下反应形成复盐态结晶,再逐步纯化、钝化制成产品。采用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被水溶解后呈透明状或半透明状,这些复盐养分非常易溶于水,并能被作物快速吸收,供生长需要。这类产品富含能为作物吸收的有机碳营养成分,不仅能解决作物营养碳饥饿问题,而且具有抗旱保墒之功能特点,在保证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可以大幅度提升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生态。从减肥增效来讲可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施肥层面来看,该产品适用于喷灌、滴灌等各类设施农业设施,也可用于传统的撒施和埋施。”朱爱军解释道。

  服务无极限

  伴随着2017年瑞丰生态(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的成立,瑞丰生态与中国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的强强联合正式启动。研究院聘请多位中国农业领域知名专家,组建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家服务团队,将科学、系统、专业的农化知识通过会议、培训、田间地头服务等形式免费送给广大的农民种植户。

  “因南北土壤情况、种植结构差异较大,所以在安徽基地投产后,我们将成立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与已成立的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齐头并进,为广大农民种植提供服务。”陈秋雄说。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将聘请中国有机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闫保福为院长、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员张宝印为副院长,以两位资深专家带头主持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工作。

  “地域分南北,服务无界限。”闫保福指出,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让广大农业工作者特别是经销商群体能够正确地辨识什么是真正的碳基肥料。“目前北方土壤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养分虽高,但却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利用和吸收。而且有些区域的土壤由于多年来不合理施肥等因素,由碱性转变为酸性,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存环境,导致了土壤由松软变为板结。”闫保福强调,北方土壤修复研究院的责任与使命就是为中国土壤修护提供瑞丰智慧与方案,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让这里的土壤恢复生命之春。

  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拉开帷幕。据闫保福透露,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将打造一支30人左右的专业农业服务团队,前期将在每个省份成立10个基层土壤修护工作站,通过测土、试验等方法整理成整体营养施肥方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南方土壤修护研究院一起为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基层土壤修护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采用‘三进三出’的推广手段,服务中国农业,即进村、进店、进农家,出人、出技术、出方案。我们将全力推进土壤修护的进程,让南北的土壤修护研究院成为名符其实、能为各地农民提供全程解决方案的农资产品供应商与服务商。” 闫保福对土壤修护的未来充满自信。

  与伙伴共赢

  “敞开怀抱,拥抱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陈秋雄表示,今年年初,中农广东化肥有限公司与瑞丰生态签署了2018年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这预示着瑞丰生态的发展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上。对于双方的合作,中农广东氮肥部副总经理唐洪强表示,此次与瑞丰生态的合作也是在探索如何与厂商从单纯的贸易关系转变为深度战略合作伙伴。“今年年初双方的签约,仅仅是我们战略规划中的一部份,今后中农广东不仅仅是为瑞丰生态原材料提供商,而且是瑞丰产品的推广商与农化服务商。” 唐洪强强调。“实实在在地为农民送技术送方案才是接地气的服务,再加上不断创新研发的新型产品,与瑞丰生态的合作将是丰收之作。” 前来参观安徽基地建设的广东德信农资总经理李德新说。

  下一步瑞丰生态还将推出含有国际领先技术并能改良土壤、助力化肥“减施增效”的环保生态系列产品,在中国新型环保功能肥料的发展道路上,将会不断挑战极限,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碳结晶肥生产现场一角(王军/摄)

  □本报记者 王军 通讯员 梁天文

  新型肥料是有技术门槛的

  相比传统肥料的生产,新型功能肥料的研发、生产、推广使用等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与技术支撑。在瑞丰生态安徽新肥基地,从国外引进用于新型肥料生产的一台台精美的设备和各类仪表仪器印证了记者的判断:真正的新型肥料是有技术门槛的。但从农资市场上来看,各种新型肥料品牌快速涌现,各类产品大卖特卖,新型肥料似乎成了最易生产、技术壁垒最小的产业,这很不正常。风口之上,我们期待看到像瑞丰生态这样真正有技术实力的新型肥料引领者。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8-07-03/32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