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清华大学、南京农大、华南农大、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们来到常熟市董浜镇里睦村,察看了江苏绿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处理30吨可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中心,现场工人们正在将当地政府部门收集过来的玉米秸秆、大棚尾菜、果皮、餐厨垃圾等可腐垃圾进行初破碎,再通过传送带运到破碎系统处理,制浆分选分离出无机垃圾;经高温灭菌后进行油水分离,然后通过加入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最后得到可以有效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的液态肥料。这种政府和企业联动,循环利用、利于生态环境的做法得到与会专家们的认可,并将这种模式总结为"董浜模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直言用可腐垃圾去制备液态肥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把资源化和现代设施农业结合,形成一个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这样就能够比较彻底地来解决易腐垃圾处理的问题。
据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可腐垃圾越来越多,对这些垃圾的处理传统的方式就是填埋和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由中冶公司投资的江苏绿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审时度势,利用常熟东圣宝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据绿博公司总经理王强介绍,这个项目的机理是采用BePCCS循环农法,把有机易腐垃圾作为目标微生物的培养基,实现有益菌的工业化扩繁,其机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将可腐垃圾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达到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原料来源——当地政府收集的作物秸秆、餐余垃圾等
据了解,董浜试点处理中心于2013年建成,引进日本全套处理设施,具备日处理5吨可腐垃圾的能力。2016年底,绿博公司在接盘东圣宝已建立的中试线后,针对我国可腐垃圾的特点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可腐垃圾油水分离、人工分拣、分选打浆等前处理设施,新建了8个2.5吨的发酵罐,使处理能力从原先的每天5吨,增加到了每天30吨。而且完善后的设施能满足餐厨垃圾、城乡生活垃圾、尾菜等可腐垃圾的分类处理,运行也更稳定、可靠。
生产车间一角
南农大(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绿博公司产品进行了应用试验及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施用液体活性发酵液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状况,有些作物还有增产效果。
试验田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廖宗文建议该项目要充分考虑环保技术的特点,加强与同类技术对比,通过经济分析计划好产品的投入产出比。此外,尤其要注重产品的试验与示范,总结使用效果并发掘产品最大卖点。
常熟市农委主任邓国华表示,常熟市可腐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未来的探索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努力。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试验示范以及产品推广等方面积极做好梳理和总结工作。只有不断地问诊、把脉,才会让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