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国光股份:稳居植调剂第一阵营

零零社区网友  2017-08-07  互联网

        伴随规模农业的扩张,需求的变化,技术营销成为农资企业最热衷的营销模式。技术营销顾名思义,是一种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种植户学习产品知识和种植技术实现增产增收,从而带动企业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投入大、收益慢,很多企业空有“口号”,并未真正实施。7月下旬记者有幸走进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探访一家实至名归的技术营销型企业。

2017年全国芒果产业技术培训班室内培训现场

国光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简阳保鲜剂厂,成立30多年来始终坚持最基层的技术推广和服务,贯彻落实公司的“四重(重点产品、重点作物、重点市场、重点客户)八字(规范、消化、基地、开会)、全员技术营销的方针。一路走来,看似默默无闻,实则潜能巨大,长年的努力,国光的方针最终转化成巨大的商业价值,成就了企业的今天,也奠定了自己在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第一阵营的地位。

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国光松尔科技园的当天,恰巧“2017年全国芒果产业技术培训班”在这里开班。记者发现此次参会的人员均来自芒果主产区,囊括了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农场主、技术服务机构、收购商等共240人,为其两天的培训内容从芒果栽培、病害防治、施肥技术到产业现状、果品贸易贯穿了整个芒果产业链。据了解,国光每年都会在公司举办这种规模的培训会不下二十场,在全国各地的现场培训会更多达几千场,已成为国光落实技术营销的重要方式。

2017年首届全国花椒种植者联盟基地观摩现场

走进园区,除了生产仓储,占地最大的就是各种培养室、试验田。品牌管理部部长唐地敏告诉记者:“新员工入职第一项工作就是管理培养室和实验田,了解农民的劳作,熟悉作物的需求,在公司内部他们要学习各类作物知识,进行试验示范,然后还要到全国各地的国光作物基地进行实践,实践合格后,才能走向农业第一线,为广大种植户进行技术服务。”在国光作物部的办公区,记者看到葡萄、猕猴桃、热带作物、茶树、柑橘等10多个工作室,眼下正是技术服务的“旺季”,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工作室内鲜有人员。屋子内罗列了各类作物的种植技术规程、管理月历、年历等,据介绍,这些成果是国光技术人员从一线带回来的,后期都会印刷成册,赠与农民和经销商,成为他们的实用指南。在一面记载了国光人在各地种植园、农场工作身影的照片墙上,“我们不在基地,就在去基地的路上”的标语十分醒目,真实的映照出国光人是如何进行技术服务的。

国光副总经理牟兴勇告诉记者:“做技术营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团队和技术储备,虽然技术服务的投入很高,但国光经过长期的努力,还是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团队。针对每个重点作物,国光更是有专业的技术小组(10人左右),每个小组的技术负责人都是在该作物上有8—10年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员,他们下得了乡,进得了园,解决得了农民的种植问题,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技术上步步革新,细节上处处用心。这是国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国光历史陈列馆,“和、诚、真、新”的企业主文化深刻地诠释了国光的发展脉络。过去30多年,国光秉承这样的文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国光董事长颜昌绪为了乡亲不挨饿发明了红薯保鲜剂,白手起家创办国光;花3000多元只为解决农户8分钱的问题;国内首家实行现款现货、先款后货,开创市场人员只做服务不做销量的先河……),创造了许多业内第一。

正是这样的技术钻研和企业文化,使得国光从最初的保鲜剂厂,发展成为现在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性功能肥、园林养护品、植物抗逆等领域取得数十项国家专利的行业领先企业,2015年国光更是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为资本市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8-07/32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