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减量增效绿色发展

网友投稿  2017-06-13  互联网

为实现中国复混肥料产品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态环保的发展目标,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国复混肥料产业,6月4~6日,由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主办,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承办,以“减量增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复混肥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复混肥工程中心第二届年会在山东临沭史丹利科技研发中心召开。

会议以“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助力企业优化升级”为宗旨,来自农业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上海化工研究院、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代表等500多人出席会议,就复混肥产业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展开讨论。面对农业新形势、化肥发展新趋势,复混肥产业如何提升竞争力,如何实现健康发展,专家、企业家各自发表真知灼见。

代表们对史丹利致力于研发并推广高效、增值、生态环保型肥料产品,重点发展以中微量元素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产品,用更好技术、更好肥效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表示肯定。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

当前,土肥水资源大量消耗,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包含复混肥料在内的肥料品种创新要实现配方肥的“精准化”、常规肥的“增效化”和有机肥的“无害化”。农业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土肥水利用方式要在节水、节肥、改土、培肥、生态、营养、健康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处长李文军:

石化联合会2012年认定由上海化工研究院与史丹利共同发起组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几年来,工程中心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而且是联合会第一批工程中心评估中唯一获得“优秀”的机构。年会以“减量增效、绿色发展”作为主题,是具有行业意义的大事。石化联合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工程中心的工作。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复混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大量进口到成为世界舞台重要的角色。复混肥产业今后的着力点要放在研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负担上。

近年来,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推进复混肥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提质增效上,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肥料使用效果、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提升行业效益。“减量高效、绿色发展”的会议定位,紧扣时代要求和行业发展方向。

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大刚:

作为全国唯一的复混肥产学研合作机构,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复混肥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开发肥料绿色环保工程技术以及与行业相关的共性和前沿技术,并通过优势互补、双赢互利的合作模式,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回馈给社会,从而推进复混肥产业的技术进步。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企业只能靠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方能实现复混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进华:

工程中心第二届年会选择在史丹利召开,是对史丹利的支持与信赖。2016年史丹利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一起申报的“基于高塔熔体造粒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对复合肥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面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和减肥增效、生态环保、降低劳动成本等肥料发展的新趋势,史丹利将与各界同仁一道,通过绿色环保、节肥省工的肥料产品、完善的作物解决方案与实实在在的农化服务,让更多用户享受创新成果,引领行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向阳:

复混肥料是近代化肥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肥料品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符合化肥生产和农业应用的需要,工程中心将现有工艺的提升和新工艺开发、新型肥料产品研制和工艺开发、肥料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赵秉强:

高投入、高产出、高强度用地的“三高农业”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型高效肥料,通过化肥增效实现减量,是破解环境矛盾、实现绿色增产的重要途径。

复混肥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改变过去以工业主导的产品开发模式,建立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肥料产业新体系。肥料产品全面实现作物专用化,更具针对性、适应性、适用性,产品更高效、利用率更高,利于协调高产优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国家化肥质检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教授:

在近期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国标、行标计划中,下达计划的行标有:保持性肥料、螯合微量元素复肥、硫酸脲复肥、含海藻酸磷铵、聚合物包膜尿素、聚合物硫包衣尿素、含腐植酸二铵、腐植酸微量元素肥料、腐植酸生物有机肥、黄腐酸钾、农业用腐植酸钠、化肥防结块剂;下达计划的国标有:脲醛缓释肥料、ICP法测定微量元素、赤霉酸、HPLC法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硅钙钾镁肥、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指南、氯化铵、硫酸钾镁肥、硝酸钾、含有机质叶面肥。

上海化工研究院化肥所陈明良教授:

中国复混肥产业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复混肥二次加工有2亿吨产能、6000万吨产量。看起来复混肥产能严重过剩,但考虑到施肥季节性集中、生产装置轻投入、满负荷长期生产短期使用,流动资金压力巨大,就不会认为复混肥产能过剩了。

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实施,打破了单一的等养分平衡肥配方,企业配方多样化,大企业可生产几十个配方。而“一品一证”的要求不利于配方施肥,建议取消常规复混肥登记证制度。

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瓦格宁根大学Oene Oenema教授:

当今全球超过20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全球超过50%的土壤缺乏微量元素。过去几十年,作物微量元素含量一直在下降,微量元素缺乏已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实践证明,施肥是简便且行之有效的供给作物微量元素营养的举措,微量元素施用正在被全球越来越重视,中国复混肥料技术在以史丹利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的推动下,也一定会取得突破性发展。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石元亮研究员:

国内外已申请专利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肥料产品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其中,稳定性肥料在德国研究生产较多,在美国和加拿大应用量较大。中国的稳定性肥料已由单质发展到复合,由基础型转向专用型。

当前国内稳定性肥料产销量在150万吨左右,其中复合肥100万吨。稳定性肥料的良好特性表现为:肥效有效期延长、养分利用率提高、农作物增产明显、环境友好无残留、工艺简单成本低、设备投资少等。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武丽萍研究员:

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助力化肥提质增效、实现化肥减量中,腐植酸可发挥重要作用。腐植酸特有的稳定性和天然生物化学活性,使得腐植酸在单质化肥及复合肥的减量增效、环保应用、提振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农业部实施果菜茶优势产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动中,具有改良土壤、增效化肥、刺激生长、增强抗逆、改善品质功效的腐植酸类复混肥料前景可期。

齐鲁工业大学赵林教授:

生物刺激素是来源于生物质的具有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逆等功能的非营养性成分。生物刺激素具有效果综合、见效周期长、作用方式复杂、绿色环保安全等特点。从2011年起,中国生物刺激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生长调节剂市场份额中占比超过22%,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以聚谷氨酸产品为核心的低成本复合生物刺激素对传统中微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改性升级,符合国家生态农业政策。

山东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兆辉研究员:

化肥减施是全球性重大命题。欧盟、美国都是肥料用量达到高峰之后采取了调控措施,而后肥料用量实现了零增长,而粮食产量继续增长,其中,生物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生物技术对复混肥料等传统肥料产品的升级改性当下发展速度也很快。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卞会涛:

中国施肥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氮肥利用率比美国低18%,比欧美低33%,土壤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已引起土壤板结、盐渍化、酸化等突出的环境问题。史丹利减肥增效技术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下工夫,肥料方面,通过养分增效剂、中微量元素、生物刺激素来组合提升产品功效;服务方面,通过精准施肥和农化服务落地。史丹利第四元素、劲素品牌复合肥推向市场以来,广受经销商和种植户青睐,史丹利在助力农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上贡献了力量。

本版图/文马彦平郑涵予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6-13/32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