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听说这家公司跟拜耳、陶氏、诺普信一起“搞事情”

网友投稿  2017-05-10  互联网

围观理由:随着“农药零增长”的政策要求,农药行业“铺摊子、扩产能”的模式走到尽头。现有企业面对既定的市场规模,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不妨走进拜耳、陶氏、杜邦、诺普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看看他们从“控制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入手,提升企业竞争力。

行业巨头怎么做?

  4月16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起,拜耳、陶氏、诺普信、辉丰、海利尔等国内外60余家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中国农药行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工作委员会“。农发贷作为国内领先的三农金融服务平台,有幸荣任该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表示,该委员会旨在通过搭建农药行业首个采供双方的共建平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此来减少各家企业在采购和供应链各环节上的成本,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的效率。

农发贷供应链金融服务全产业链

  协会负责人表示,农发贷以创新的供应链金融闻名业内,引入农发贷,能为企业采购及整个供应链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将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整合速度。

“副主任单位”企业参加授牌仪式

  农发贷,是国内领先的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在农资(农药、化肥、农膜等)和农机行业,不仅为上游厂家,也为经销商、种植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两年以来,农发贷已经累计与诺普信、史丹利、中化、金正大、大疆等80多家农资行业达成战略合作,为1万多家规模农场,3000多家经销商提供了超过55亿元的金融借贷服务。

上游厂家之变,对经销商、种植户有何影响?

  中国农药行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工作委员会覆盖了农药生产企业(原药和制剂生产)、原材料、中间体、助剂、设备、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产业链自上而下的多种类型企业。

  未来,加入该委员会的各家企业资源共享,其中就有很多上游厂家。借助这个共享平台,厂家在采购、物流、金融上能以更少的成本对接到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效益,利润空间加大。

  厂家有了更多利润,短期来说,能在市场上保持较好的竞争力;长远来说,有更多机会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厂家的代理经销商找到了好“靠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对于农户来说,厂家的成本控制得当,或许终端产品价格的优惠力度更大,减轻农户买农药的经济负担。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5-10/32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