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网友投稿  2017-02-21  互联网

司尔特股份公司总经理金政辉(左二)领奖

□本报记者李宝通讯员吴建辉吴倩仰红梅

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简介

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授予安徽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坚持严格标准、优中选优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每两年评审1次,授奖总数不超过5家,评审程序主要包括:申报企业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组进行材料和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候选名单、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申报对象要求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卓越的经营业绩和社会贡献,经营规模、实现税收、总资产贡献率等在上年度位居省内同行业前5位,最近3年未发生亏损;合法进行生产经营等业务活动3年以上。不符合国家产业、环保、质量等方面政策;未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相应资质;近3年内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或存在重大有效投诉;近3年监督抽查或监督检查中,产品、工程或服务被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近3年内存在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均被“一票否决”。

获得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称号的企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杯,奖励人民币50万元。《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截至目前,共有13家杰出企业获此殊荣。

2016年11月4日,安徽省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三届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司尔特荣耀上榜,成为安徽省宣城市乃至安徽省农资行业首家获奖企业。2017年2月10日,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司尔特股份公司总经理金政辉代表司尔特参会并接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司尔特获第三届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是司尔特专注创新、追求卓越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绩,标志着“司尔特”品牌已得到全社会认可和尊重。

秉承匠心谋卓越

设立质量奖,是各国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常用做法。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质量奖励制度。《质量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创新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2012年中国设立中国质量奖,各地政府纷纷通过设立政府质量奖,以树立各行业企业标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截至目前,共有13家杰出企业获此殊荣。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是对获奖企业质量安全的高度肯定和对企业发展的有力鞭策。

2016年11月4日,安徽省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上,李国英代省长强调,设立省政府质量奖,目的在于鼓励企业改进质量、优化管理,引导更多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要强化省政府质量奖的激励作用,鼓励企业秉承匠心打造卓越质量,更加注重品质、推进创新、打响品牌,带动全省各行各业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农资企业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多年来,司尔特一直以品质和信誉著称,“质量”、“诚信”成就了司尔特的辉煌,也将继续伴随司尔特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多年来,司尔特农化服务人员不间断地对各地土壤性状、种植结构及农民用肥习惯等进行基线调查,足迹遍布3000多个乡镇、20000多个村组,并先后与120多个县市农业土肥部门联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共培训各类农业技术骨干万余人次,现场发放宣传册、施肥建议卡26万余份,坚定不移的走生态配方肥之路。

狠抓质量赢发展

司尔特董事长金国清于建厂之初提出质量警语“谁制造、隐瞒、包庇质量事故,谁就在扼杀企业生命,谁也就失去了在企业继续干下去的权利!”这早已成为司尔特质量工作遵循,也是对质量管控的最好诠释。

司尔特通过建立健全“三三三”质量管理模式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严控把关,即“严把三关”、“三不放过”、“三不”管理。对产品质量控制“严把三关”,即原材料入厂关、过程检验关、成品出厂关;对质量问题采取“三不放过”,即质量问题的原因不明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得到应有教育不放过;对产品质量实行“三不”管理,即不合格原料不进厂、不达标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产品不销售。

多年来,司尔特以“匠心铸品质,品质无止境”为理念,以“全员共识,层层把关,生产出百分之百优质产品”为宗旨,通过强化质量管理缔造肥业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畅销29个省市2000多个县(区),“司尔特”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先后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十大领军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百强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

科技创新促发展

一位农民首次使用司尔特肥料后,就尝到了甜头—水稻亩产大幅增产,也认准了司尔特品牌。他在观摩会现场诚恳地说,“尽管我以前没用过这个肥料,也不认识这个公司的领导,连这个公司在哪儿我都不太清楚。但现在我以自身经历向大家郑重推荐司尔特这款肥料,我家水稻第一次实现亩产1500斤是实实在在的。”

用户的信赖是司尔特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的重要因素。司尔特的品质优势,使这种信赖不断地得以巩固和提升,从而形成了稳定、忠实的庞大用户群。这正是司尔特的成功之道。司尔特以过硬的产品成功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效复合肥十大品牌”,先后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中国磷复肥企业100强”、“农民信赖的肥料品牌五十强”、“中国农资行业精准扶贫十佳榜样”“中国农资行业时代工匠企业”等殊荣。“司尔特”系列产品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50佳”和“安徽名牌产品”等称号。

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司尔特与各大科研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和应用。从2011年开始,司尔特斥巨资兴建的“中国农业大学-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将于今年正式运营。基地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学研究院及土肥部门等众多业内翘楚的专家教授智慧于一体,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中心,可全面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为广大用户提供全程订制化服务,让各地种田大户、农民、经销商朋友在基地或不久的将来就在当地网点的视频上轻松一点便能实现“季前早知道”。

2015年,司尔特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力推动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新常态下稳步地转型升级并保持持续发展。自建厂起,司尔特通过自主研发,已取得百余项发明专利,并成功运用于各类测土配方专用肥、高端水溶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等主要产品的生产。

产品质量需要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支撑。凭借经济聚集效应、产学研发展模式和出色的管理制度,司尔特将先进的研发技术转化成产品质量的飞跃,已逐渐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好产品”、“好品牌”,“司尔特”品牌也已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心中。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创新和追求无止境,卓越绩效管理永远在路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司尔特将以荣获安徽省最高质量奖项为契机,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引领,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从一粒原料的遴选到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时刻铭记诚信为本、质量为重、安全为先,引领和带动行业建立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大力弘扬匠心精神,深入挖潜、持续拓展,勇于创新,以创新谋发展,向创新要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着力将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地落点在服务“三农”上,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道路,奋力夺取公司第三个大发展战略的全面胜利。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2-21/32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