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千人大课 开启农资企业升级之战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2-06  互联网

   

    2016年12月3日,由春沣教育主办,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点机2017:传统农资企业的升级之战,未来农资‘营销+’千人大课”在深圳拉开帷幕。两天的课程从战略升级、技术升级、企业升级、模式升级四个方面,给爱学习的农资人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本次大课吸引了全国300余家优秀农资企业的1000多名农资精英的热情参与。

 


战略升级:顺势而为 勇立潮头

我们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战略就是通过智慧去应对变化。12月3日上午,战略升级开启了一场智慧风暴。


赵一沣

在《弯道农资市场营销之道》报告中,春沣商学院名誉院长、深圳百年盛世董事长、简单营销创始人赵一沣从“什么是品牌及品牌真相,什么是营销及营销真相,未来农资营销趋势”入手,全面解读未来农资营销+。谈及未来农资营销趋势,赵一沣认为,一是产品创新聚焦功能;二是价格竞争回归理性;三是渠道规划注重掌控;四是促销策划锁定时间;五是顾客体验超越期许;六是营销管理从业务到战略;七是营销传播从终端到用户;八是营销驱动从利益到价值;九是营销组织从扁平到一体;十是营销人才从使用到培育。

郑红艳

农资导报副总编辑郑红艳在报告《2017年农资行业发展趋势》中以详实的数据为与会者分析了2016年的农资市场现状,她说,2016年是农资行业最艰难的一年,可谓是行业寒冬,回暖不易。大家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勇立潮头。她认为,未来农资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愈发明显;行业全产业链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农资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技术营销体现增值;同时分销渠道也发生变革;新型肥料和新型农药、新型应用技术市场前景广阔……


罗天生

 中国人民大学农资MBA中心教学顾问罗天生在报告中分析了农资企业经营中的传统模式、产业链融合模式。他认为,好企业是设计出来的。他认为未来农场主将变成农资主要客户,一定要好好把握。

 

技术升级:好产品 会说话

正如赵一沣在他的报告中所讲的,好产品会说话,随着同质化竞争的白热化,产品的技术升级显得更为重要。此次会议邀请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新型肥料的发展方向。


赵秉强

来自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秘书长赵秉强在报告中指出,未来化肥减量、农业增产、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对肥料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化肥产品性能升级战略及其解决方案要从载体增效技术、养分供应模式优化技术、功能拓展技术、有机/无机复合技术、作物专用化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


张承林

那么作为近年来备受业内关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呢?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水溶肥料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承林认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工、节肥、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等综合优点。是现代种植业必须采用的核心技术,是高效水肥管理的首选技术。以色列高效农业的核心技术是水肥一体化,我国农资企业应关注、接受、掌握这项技术。他认为,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出路在大田作物,我国水溶性复混肥的出路也在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的各种优势应该让大田作物分享。企业努力方向的是让水溶肥的价格亲民,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市场。


吴礼树

而面对近年来炒得愈来愈热的生物刺激素,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从“生物刺激素的概念、种类、作用、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认为,生物刺激素具有提高植物抗逆性、抵御非生物因素的胁迫、促进根系发育及养分保持、改良土壤、体质增长等功能。农用生物刺激素市场空间很大,据了解,目前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场估值在13美元左右。其中,中国生物刺激素市场约为2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刺激素产品全球市值将达到20亿~3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10%以上。未来3~5年内,中国生物刺激素市值也将达到4亿~5亿美元。中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生物刺激素应用的最大市场。

 

企业升级:用我的成功之路,让你少走弯路

这也是本次会议一大亮点。正如春沣商学院执行院长莫颜在所讲:“点机2017,就是掀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在本次千人大课上,我们特地精选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以他们的成长来展示农资行业的生态,同时用他们的成功经验,让求索的企业少走弯路。”


金明德

在本次会上,深圳超群高科技有限公司CEO、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金明德从行业痛点切入,直指当下涉农产业链整体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大数据缺失、营销模式落后等,并结合当前农资寒冬困局,强调传统农企必须要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与陈旧模式告别。他认为,未来是渠道服务商的天下,农企必须依托互联网技术找准终端用户,提供精细化营销和服务,才能在新形势下获取新的发展。新农宝在两年多时间服务众多涉农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和实战经验,将继续依托自身优势,凭借强大研发实力,协助传统农企实现“+互联网”转型,在信息化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忠华

梁福伟

杨进昌

王晖


燕国胜


侯期任

戴邺卫

作为典型的传统化肥企业, 贵州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忠华分享了农资供应链环境分析与价值主张,他认为,作为一家有着近60年历史的老国企,开磷最大的价值就是做“农资行业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复合肥领域迅速崛起的品牌,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梁福伟 则用史丹利价值27.2亿的品牌实绩告诉同行如何拥抱农业大未来; 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总裁杨进昌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哲学问题开启报告,并分享拉多美如何缔造家文化幸福联邦的故事;而云南马龙三福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晖则从马龙三福SPN特种肥的特种植物营养技术与商业模式入手,解决企业破解土壤难题之道;作为在新三板上市的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燕国胜的报告呈现了一个新型肥料领跑者的姿态和冲劲;而年轻的广西绿友农公司,同样年轻的董事长侯期任则激情告诉大家,一个曾经亏损的企业如何在短期内迅速实现销售收入1个亿,他的答案是“技术改变农业”!广东富爱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戴邺卫则用一个个创新+导向营销的案例,引领企业前行。

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发展之路让我们看到了农资企业发展的更多可能;一个个经典企业升级案例,给在迷惘中求索的农资人带来一条条转型的圣经。

 

模式升级:没有模式 等于失败

正如赵一沣所说:“成功的模式有很多,失败的模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模式。”那么农资企业的模式该如何升级呢?


王庆华

黄为民


罗胜

在12月4日下午的模式专场,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王庆华用大量的数据,告诉涉农企业如何开启资本运作之道;而田田圈互联网平台创始人黄为民则用田田圈这几年的探索之路,分享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事,农资企业该如何进行自我升级。广西财经学院教授罗胜做“点机2017,共赢农业大未来”主题报告再则以全局战略的眼光,掀起培训高潮。

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每个企业都是这场马拉松的参赛者,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终点。剩者为王 胜者为王!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6-12-06/32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