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司尔特――配方肥产业化高端对话文字实录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4-27  互联网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8年,为国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2012年农业部确定了100家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企业,2013年还将增加100家,这对配方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怎样的推动作用?作为2013年全国肥料“双交会”的开场戏和重要活动,“配方肥产业化高端对话”上,企业负责人频亮“高招”,领导、专家精辟“点评”。

  主持人:杨志民  农民日报社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肥料事业部主任
  嘉 宾:张福锁  农业部测土配方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赵建勋  安徽省土肥站站长
  企 业:王根杰  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供销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有幸继续为大家主持第七场配方肥产业化高端对话活动。本次对话活动安排的是八场,我们可以说是接近尾声了。但是根据一般的规律,越往后往往越精彩,所以希望大家继续高度关注。这次我们邀请的企业嘉宾是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供销公司总经理王根杰先生和安徽省土肥站赵建勋站长。去年农民日报组织了一次比较大型的配方肥企业的调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司尔特公司是比较早进入这个配方肥配方生产的大型企业之一,并且创造了司尔特模式。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请王总把这个司尔特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架构,和其他模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王根杰: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非常荣幸、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配方肥产业化高端对话。在此我要感谢日报给了我一次在这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王根杰:在座的很多领导、学者、同仁对司尔特也多少了解一点,我们安徽省司尔特肥业公司是一个从事磷复肥研发销售的大型集团,也是一个上市公司。我们的产品由我们自己研发,有硫酸产品、磷酸产品,另外我们还有我们的副产品,我们司尔特目前产品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吨,其中配方肥的销售达到了70万吨,占我们总销量的70%以上。其中我们做的最好的是安徽省。所以我们这些年的配方肥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对我们的赞许,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农民的喜爱。刚才主持人说司尔特模式,我来之前还准备了一下,说不上模式,但是我只知道我们司尔特这些年勤恳地发展,高举测土配方施肥的大旗,积极和农业部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的推广工作,同时借农企对接,大力销售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王根杰:如果说我们有一个模式,我想我这个总结不知道是不是准确,接下来还有我们的领导来谈。测土配方施肥这一块由政府牵头,专家研究,企业供肥,合力推进,齐抓共管,农业高产高效,农村环保,农民增效,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具体我们做了哪一些事情?具体做了哪些推广应用配方肥的工作,我在这里想简单介绍一下。

  王根杰:我们这些企业也是一个老的农资企业,我们企业的领导人他有着40到50年为三农服务的经历,对农业、对农村是非常了解的,他经常教导我们,我们真正的衣食父母是谁?是我们的农民。而我们的市场又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我们农民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收入也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又教导我们,我们是一个上市公司,不仅承担着国家保农业的增长,另外也承担着涉农的责任。同时教育要求我们,在配方肥方面我们要对农民有感情,从事这项工作。所以我们也牢记董事长的教诲,具体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我们怎样与专家合作,怎样与高校合作,我简单谈一下。

  王根杰:首先,我们做配方肥,我们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要打造中国测土配方施肥的第一品牌,要打造中国最大的测土配方施肥生产基地。你既然提出来了这个口号,你的技术就必须要有支撑。所以我们董事长就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我们就与中国最高学府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让他们从技术上给予我们强力的支撑。所以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我们成立了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这个基地一成立起来,那我们这个基地当时就上了一个水平,我们把一流的专家、中国最权威的专家吸收到我们的基地来,成立了专家组。另外我们把我们所有大一点的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土肥部门的领导、学者,另外还把地方省一级的农科院农业大学的专家也请到我们的基地来,成立了我们的专家团队。一道干什么事呢?一是搞试验示范,二是培训。这个试验示范的效果在座的各位感觉是很深的,我们在安徽省17个地级市,我们按照我们赵省长的要求,我们先从17个地市推进。先从大片作物、主要作物、城区作物进行进军(???),我们来进行试验示范,从基地的建设来做。通过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现场我们会请省、市、县级的领导也来看,我们请我们的客户也来看,我们邀请我们的种田大户、农场主来看。同时我们要请我们的经销商也到现场学习,再一个我们要请我们的农民代表来看。通过现场的观看,他们不仅知道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高产高效、生态环保、节本增效,亲眼所见。我们也通过现场的培训会,我们组织农大基地专家学者来为我们讲测土配方施肥的知识、应用包括以后的发展方向。包括我们到几个县里去,有一些县长都去看,我能听到这么高学问的专家来给我们讲,他亲自过来看。他们看过以后就知道了,认识就提高了,认识提高以后就重视了,特别是县里的工作多,什么时候任务也重,从某一项的技术的认识也有待提高。

  王根杰:同时我们通过试验示范也有了一个技术支撑,我们通过技术到田,也真正地落到实处。另外一个,我们还培养了员工。通过学习,通过我们的学习,理论的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我们也得到了提高。另外一个,我们也请了专家把未来国家的政策、方向给我们指的很明确,所以我们更坚定地往这方面来进行,所以我们做的实实在在。

  王根杰:另外,我们现在这个基地和农企对接,有和科研院校对接,这三方共同来对接。我们不但有农委的领导,还有过去县一级的,其实推测土配方施肥的专家还是在基层,我们跟他们对接。所以我们做了试验示范都签了农企对接的协议。我们必须要落实哪些任务,我们大家来齐抓共管,共同来推进。所以我们这个专家队伍中有农委的领导,还有基层的技术人员,另外还有我们的专家参与,还有我们企业参与。我们共同推进这项工作。我们认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我们肥料是市场化的运作。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借助农企对接的平台,不能很好地借助我们高校的平台,来更好的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原来也是靠自己做一些配方,现在就不行了,现在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公开在支持我们这个企业了,特别是每一次开会,我们赵省长都亲自去,他就是要把我们真正的做配方肥的这些大品牌、好肥料给推荐出去。原先我们要做复合肥,原来说是不是政府在帮你做销售啊?现在不一样了。

  王根杰:我举个例子,特别是农委这一块,现在是大配方、小调整,我们测土配方施肥基地的成果是大配方、小调整,但是相对来说这个还是有很多的品种。而且我们的作物也是多样化的,我们的销售季节性都很强。另外它的资源库、测土配方施肥的资源库我们共享,随时发布共享。所以我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借政府、农企合作的力、势,来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何乐而不为呢,把它拿来就可以用,我可以更好地利用我们自己的设备,我们研发更好的新产品,开发更好的市场。另外我们有中国农大的产品支撑,我们真正地像政府所要求的那样,使广大的农民真正用到这个好配方,真正得到实惠,我们更多的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事情。我就说这么多!

  主持人:谢谢王总,您刚才谈的这个话题,一个是借势,一个是借力,借政府的势,一个是借咱们专家科研的力。这可能是司尔特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这个技术和科技的问题,我想正好张教授在这儿,关于产学研这个话题,我们的理解,产学研的结合,第一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利益是多方的,资源是互补的。据我们了解,张教授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我想张教授在对于企业和科研单位相互结合,借势借力方面提一些建议。

  张福锁:谢谢主持人!我们与司尔特合作是非常成功,但是又非常特殊的一个合作。其实我们开始的时候没想到跟司尔特合作,因为当初农业部布置了整建制推进,他们希望以后能够做整建制推进,所以我们在2010年,我们就想在安徽做一个试点。我们就找了赵站长他们,和安徽土肥站、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大几家,我们做了一个芜湖的两个村,在芜湖找了两个村搞配方。我们把做的测土配方施肥的数据拿出来做了这两个村的配方,做成了配方以后,本来是找别的企业跟我们合作,给我们生产这个肥料,他来不及了,加上原来这个企业又没有这个配方,这个配方没登记,最后一查,我们司尔特就在做这个肥料,所以当时就跟司尔特合作了。因为这个肥料,当时两个村一共有4000多亩地,我们就跟他合作开始做。这个做法刚才王总已经说了,我们跟土肥站、跟农业局一起把过去几年的测土配方施肥的数据变成配方,然后让企业来生产,按这个配方来生产肥料。企业生产了肥料以后,我们跟企业、和农业管理部门、农机站、安徽土肥所和农大,我们大家一起来在两个村里面给农民做服务。我给你肥料,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肥料适应当地的水稻和土壤需要的,但是我们也帮助指导农民怎么把这个肥料用好,我们也在那儿做了一些大配方和小调整的试验示范,来比较,看我们这个配方是不是最好的,还有没有改进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两个村里面做了很多的试验示范。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司尔特的金总对这个事很敏感,他当时一看以后,他就特别有劲,他就亲自送肥料下地,都是他亲自去送的,那个村他经常去,9月份我请胡司长,当时主管测土配方施肥的司长,我请胡司长一块儿到地里去看,然后我们就听农民的汇报。结果农民讲的太好了,所以胡司长在那儿不相信,说你们今天讲的这些话是不是提前有人教过你们?农民说没人教我们,谁给我们教?因为他们两个村的村委会还是很有力的,农民都说的是实话,而且也很到位。两个村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增产能达到将近15%左右,我们增效能达到20%以上。当时是这样一个总的情况。

  张福锁:我们说的两个村可是一户都不落的,每一块地都不落的整建制推进。从那以后金总第二年就到了我们学校找我,说我们要搞个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咱们合作。跟我们土肥站、安徽农科院的土肥所,我们一起就开始做这个研究基地。刚才王总已经谈了,这个基地我觉得做的这一段时间,对产学研有深刻的体会,我讲前面一段,我是想说一句话,这个老总一定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精神。如果老总光想赚钱,不管老百姓怎么样,我只要把东西卖出去,农民给我交钱,那我觉得这个工作,我们的产学研合作难度就非常大了,因为金总确实对农民有这个深刻的感情,所以他在这点上跟我们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

  从和司尔特的合作里面我觉得也有几个体会:第一,安徽现在是我们全国,按我刚才说的,把每一步都做到位,用我们现在的测土的结果,3414试验的结果,用现在的体系做配方,做这个测土配方肥料,大家又能耕作、服务,把服务的结果又能反馈,我们这个产品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还能不能改进,而且在整建制一个村一个村的推进上,我看到安徽是第一,别的地方我没看到这么一块地不漏的,我还没看到。

  张福锁:第二,我觉得安徽的经验是大企业,也能做测土配方施肥。因为我们上午和下午的讨论里面都觉得,大企业一生产就开那么多,生产那么多,怎么能一块第一块地做个性化服务呢?我们跟司尔特做的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完全可以用大配方、小调整的思路,让大企业在基肥上可以覆盖,比如说芜湖的整个县的水稻,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区,用三个配方,我们就可以覆盖它,对它的企业生产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司尔特完全可以做大配方。那么小调整呢?根据司尔特这样企业的特点,他不可能到地头给你弄各种肥料,再掺合一下,他采取的办法就是我给你套餐,比如我后面追肥用什么,我给你套餐就可以了,那也是一个小调整。这种方式完全可以解决我们大企业为农民做个性化服务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我看到的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

  张福锁:第三,我们当时合作叫研究基地,不叫示范基地,金总坚持叫研究基地,我觉得很好。因为研究基地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示范,我们也可以做出来比如说没增产,那没增产我就要研究它为什么没增产,是我什么地方有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跟张站长他们安徽省土肥站一起,跟他们省里面的几个院校、科研单位一起,我们现在努力想把安徽省打造成全国整建制推进第一省。我觉得安徽省这个条件非常具备,一个是我们省农委土肥站,我到全国各地去这么多,安徽省每次活动,我们省农委的主任、副主任肯定要参加的。然后每次县里面的活动,下面的现场活动,我们的赵站长肯定是都到位的。他们省里面也有很多的政策,对这个整建制的推进,包括一些鼓励政策、补贴政策、约束政策,都在这里面发展非常快。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看到的作为一个省整建制推进的条件,政府的条件。

  张福锁:另外就是安徽的司尔特这个公司,司尔特的特点不是说司尔特在全国到处都把重点摆的像安徽一样,它的重点在安徽,他刚才说了,70万吨里面30万吨在安徽呢。就跟今天上午的讨论一样,我赞赏这样的策略,一个企业不需要在全国、全世界卖的很多,你的产品在某些地区能够做到最好,那个市场就够你的了。所以司尔特也采取了这样一个战略,我觉得他们通过这几年的积累,像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基本上全套的数据、全套的经验,过去成功失败的东西他都有,这样为它将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也为整建制推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再加上我们现在看到安徽的政府和企业有这么高的热情,那么我们专家们也有兴趣,同学们也有兴趣,像安徽农大的同学,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愿意到安徽去做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学研结合在测土配方施肥上,我们走出了一条路子,我也相信这条路子将来对我们国家肥料工业的发展,对我们农业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谢谢!

  主持人:谢谢张教授!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从地理上来看,它有不同的气候、水源,类型很多。我们觉得这可能对整建制的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个考验。作为一个主管部门来说,刚才张教授的点评,我感觉是发自内心的赞扬。而且从一个科研角度来发出这样的赞赏,这是非常让人信服。我想请赵站长把我们工作的具体内容给我们介绍一下。

  赵建勋:谢谢主持人!刚才主持人说了,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我们耕地面积是9300多万亩,播种面积是1.35亿亩,安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淮河以北是平原,淮河和长江中间是夹着江淮丘陵,沿江还有水稻的平原,江南还有山区,我们还有大别山区。所以我们的耕地和作物在全国种类繁多。这个也给我们指导施肥提出来了拷问。我们这么多年,特别是从2005年我们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工作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可以说近十年来我们总体来说,我感觉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赵建勋:第一,我们2012年推广施肥面积达到了9770多万亩,我们统计节本增效在64亿多元,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成效。第二个成效,我们近几年氮肥总用量在呈下降趋势。这个是非常明显的,氮肥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第三个成效,我们农民的施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过去小麦整个生产季节是两百多天,农民习惯施一次肥。前期的肥料施的多,浪费的多,后期肥料跟不上。现在我们小麦面积是3500万亩左右,我们现在大部分都要施追肥。苗肥浪费的数量常年在1500万亩左右,还有碎肥的面积也在3000多万亩。我们现在的施肥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样的话使我们肥料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升。第四,我们比较明显的一点,我们这几年复混肥在增加,特别是复混肥的配比都非常接近我们农业部门公布的数据,这是很大的进步。我体会我们主要是加强了技术的深化,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的深化,我觉得我们主要是,张教授是中国农大的,也是我们最受尊敬的教授,在我们那个地方,他集中了中国农大的好几个教授,好多学生,在我们那里工作。还有我们联合了安徽农科院土肥所的专家,还有我们安徽农大的资源学院的专家,还有很多学生参与了我们这项活动。加上我们土肥技术部门的工作,这也使我们的技术能够进一步深化。我感觉在技术方面,有他们的参与,我们技术部门共同努力,我们在技术上面感觉到现在效果非常好。张教授刚才也说了。

  赵建勋:第二方面,我们主要是和企业的合作上重视了方便企业,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要围着方便企业来做。我们省农委制订了几个规范性的工作,一个就是规范了配方肥的原料,我们把配方肥的原料规范了,复混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只要是配方跟我们公布的配方一致,都可以叫配方肥。还有规范的包装,过去包装不规范,所以我们以省农委的文件,把配方肥的包装进行了统一。这样的话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联合加强对配方肥的管理,规范了配方肥的包装。第三,我们还要方便企业,特别是在配方上,因为大型企业怎么样参与我们的配方肥的生产、销售,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由全省的1000多个配方,每年我们公布的配方有1000多个,我们把它压缩到,经过专家的研讨,我们压缩到400个左右。这样就按照我们张教授多次培训会上要求的,我们大配方、小调整,重点是把多施用的一部分肥料降下来,把少施用的一部分补上去,把我们测土的这些大户、合作社、科技示范户,这些我们进行小调整,来指导到户,这样更进一步发挥了我们测土施肥的效果。这是我们方便企业方面做的工作。

  赵建勋:第三方面,我们要加强我们内部的管理。我们在我们土肥技术部门内部管理上也有一套措施,一个就是我们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要方便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在这方面加强考核。第二,我们要求我们的部门合作要有报告,要有周报、月报、季报、年报,这是加强调度。第三,我们要加强督导检查,对于我们技术部门所做的工作,我们成立五个督导组,常年监视督导。另外我们还加强市土肥部门、市农委加强督导。这样就使我们的工作能够进一步地落实。

  第四方面,我们加强年度的验收考核。我们年度验收,我们县里面的验收大会有市里面的领导参加,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我们市里面有年度验收,年度验收的结果与下一年的考核挂钩。我们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企业合作的要求,最后使效率发挥出来。所以司尔特这个大型企业在我们省里面,刚才我们张教授说了,司尔特一个是重视技术,老总重视技术,我们也有技术引进,这是一个合作的很好的结合点。第二,司尔特重视质量,我们生产配方需要的是保证质量,所以我们有共同点。还有一个,司尔特大型的企业他们的价格有优势,我们配方肥需要降低价格。第四个特点,司尔特他们有健全的网络。这些能够使我们的配方肥合作更进一步地密切,更进一步地深化,企业生产的量越多,他们的效益越好,我们的技术越到位。所以我感觉农企合作也是推进配方肥推广的最好的路子。

  主持人:刚开始我们讲这个模式,张总很谦虚,说我们企业没有模式,应该说司尔特的理念是很有独特之处。我们的对话分享了王总他们公司的经验,也见识了张教授作为科研人的严谨的态度,也从赵站长身上看到,我们土肥系统的高度责任感。我想可能正是因为这几方的结合,才能使我们司尔特也好,还是我们测土配方施肥的工作也好,尤其是整建制工作取得可喜的局面。我们希望今天的对话能给进入或者准备进入配方肥的企业以更大的鼓舞。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本场对话告一段落。()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3-04-27/31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