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陕西淘汰小氮肥陷入胶着

网友投稿  2013-04-02  互联网

    “如果政府能够给予合理的补偿,解决我们一定的债务负担并对员工进行妥善安置分流,我们愿意关停落后生产装置。”3月22日,陕西宝氮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晓明告诉记者,作为上世纪60年代建起来的氮肥厂,宝氮公司先后经历了碳铵转尿素技术改造、新增甲醇、甲醛项目等发展历程。2012年9月,他们又建成了年产5万吨甲羧醛项目,还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建设高附加值的F-T合成石蜡项目,以期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但由于总体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导致企业长期微利甚至亏损经营。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安全环保法规的严格和渭河治污工程的提速,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企业又先后自筹1500余万元资金完善安全环保设施,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和资金短缺状况,使企业举步维艰。
  “客观地说,由于先天不足,加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小氮肥企业大多已变为‘城中工厂’,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无论怎样投资改造,都很难彻底翻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参照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做法,给予企业合理的补偿,帮助企业妥善安置现有员工,实现平稳关停。”张晓明说。
  记者了解到,张晓明的话也代表了陕西众多小氮肥企业的心声。西乡县氮肥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翟明玉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氮现有年产24万吨碳铵的生产能力,年产量超过20万吨,是陕西及邻近省份最大的碳铵企业,吨产品综合能耗也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但由于碳铵市场持续萎缩,成本长期倒挂,企业依然没有盈利。尤其自2月20日铁路货运价格上调后,站台装卸费用每吨也跟着上涨2.9元,导致吨产品综合成本激增8元。加之今年化肥市场遭遇“倒春寒”,碳铵出厂价每吨只有630元,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使得企业步入历史最困难时期。
  翟明玉坦言,由于碳铵的有效成分低,施用费时费力,已经不适应当前农村青壮劳力缺乏、工价不断上涨的现状。加之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供应充足,偏远地区及山坡地也大多改种不需要碳铵的经济类作物。因此,碳铵近几年的市场份额正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快速萎缩,企业前途渺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出台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政策,相信有众多小氮肥企业会借机关停。
  同时,陕西秦岭化肥总公司、陕西理想化工公司以及咸阳氮肥厂等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上述观点。那么,政府部门是否有落后产能退出补偿的政策呢?
  据记者了解,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04年陕西省启动了《渭河治理十年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央和陕西省两级财政累计投入渭河治污资金45.63亿元。其中,关闭污染企业“以奖代补”资金6.32亿元,他们累计关闭渭河沿岸包括10余家小化工、小化肥企业在内的150余家能耗高、污染重的小企业,收到了明显效果。
  2012年,陕西省又自行加码,提出“3年内让渭河水变清”的治理目标,并在国家没有继续给予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政策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自筹资金,于2011~2012年解决了工厂较集中的渭河西安段落后产能淘汰补偿问题。同时,陕西省有关部门还积极与宝鸡、渭南、铜川、咸阳、杨凌等地企业接触。但从商谈结果来看,部分企业漫天要价,不仅希望政府给予落后产能退出补偿,还要求政府解决好企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以及巨额债务负担。粗略估算,这笔费用十分巨大,在中央没有资金或政策支持、陕西省也无专项资金预算的情况下,依靠社会筹集资金也很难填饱企业的“胃口”。
  据了解,通过“十一五”以来的优胜劣汰,陕西省原有30余家小氮肥企业,目前仍然“存活”的只有11家,维持正常生产的仅有7家。除陕西城化股份公司因成功实施了碳铵―尿素技术改造并全部采用型煤作原料,具有较好盈利能力之外,其余企业全部连年亏损,无力实施重大技术改造,更无力建设新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退出补偿方面的漫天要价是极其不明智的。试想,如果最终谈不拢,政府部门只需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达不到排放要求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企业不也照样停产?退一步讲,即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达标排放,但装置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的先天不足也迟早会使企业被市场淘汰。届时,自然死的企业,恐怕任何补偿都得不到。因此,我希望省内小氮肥企业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淘汰落后产能问题,抓住渭河、汉江及其他区域环境治理的良机,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获取适当补偿,寻找新的发展良机。这对企业、对职工、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岳洪环呼吁道。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3-04-02/31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