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成败草甘膦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10  互联网

□本报记者吴俊生

从当初的国有小型农药厂到如今的上市公司,华星化工30年的发展史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金融危机以后,华星化工就完全堕入了亏损的泥潭不能自拔。对于业界而言,人们关注的不仅有华信石油的接盘能否迅速扭转颓势,还有重组后的华星化工能否藉此真正找准企业的病灶,消除发展的短板,迎接草甘膦行业复苏的到来。

华星之困

华星化工曾是国内农药企业中的明星,是最早登陆中小板的农药企业,产品涵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三大系列40多个原药和100多个制剂品种,它还是中国最大的杀虫单、杀虫双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是全球主要的精恶唑禾草灵、双甘膦、草甘膦生产供应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华星化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2009年以后,公司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

客观的原因自然缘于草甘膦产业连续3年萎靡不振。草甘膦是华星化工的主导产品,占到公司产值的50%以上,草甘膦价格波动对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华星化工的历年年报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强调了这一点。2009年年报、2010年年报、2011年半年报,都一致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困难,特别是主导产品草甘膦盈利能力较弱,致使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度下降。

应当承认,在影响华星化工业绩的诸多掣肘因素当中,行业经营环境的恶化的确是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2008年上半年草甘膦价格一度飙升,最高价格一度突破每吨12万元。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在超额利润的刺激下,国内草甘膦企业纷纷扩产,最终导致草甘膦行业形成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2009年初,供求失衡加之金融危机肆虐,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草甘膦价格迅速暴跌至每吨1.9万元,之后行业进入了长达3年的调整期。

除了行业环境的因素,在一位刚从华星化工跳槽的人士眼里,华星化工还有着其他更重要的内部问题。这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说,公司近年来确实遇到很多问题,从2009年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新的产品问世,更要命的是,规划的项目一个个流产。

据了解,此次募投的项目之一年产30万吨烧碱事实上早在2009年就已经立项,但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同年经董事会批准通过的年产10万吨三氯化磷项目也搁浅至今;2006年在重庆上马的天然气制亚氨基二乙腈项目在经过5年运作之后,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此外,华星化工在2006年还与阿根廷阿丹诺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但据了解,该项合作事实上后来也未能继续下去。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承宇介绍,阿丹诺的背后东家其实就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和出口商孟山都公司,这项合作当初就不被看好。原因有两点:一是这项合作实际上成了孟山都打压中国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一个手段;二是在该项合作中,华星化工出口中间体双甘膦和草甘膦原药,阿根廷公司加工成制剂。我们提供的是面,别人做的是馒头,更大的利润显然被别人捞去了。

决策的连连失败显然对华星化工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在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看来,华星化工近些年来的决策失误很大程度上与管理层变动过频有关。他认为,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人事问题上更灵活,但一旦用人失当,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脱困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重组后的华星化工而言,要扭转连续3年的低潮期,从短期来看,有赖于草甘膦行业的全面转暖;而从长期来看,有赖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新产品创制和推广能力。

年初以来,草甘膦行情开始出现难得的转机。草甘膦价格加速上行。1月至3月,草甘膦价格呈现梯状上升趋势;而4月则呈阶梯状明显下滑走势;5~6月,草甘膦进入销售旺季,价格重回高位,价格曲线再显抛高趋势。

对于这一波向好行情,业内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从年初开始,国内草甘膦10%水剂强制退出市场,留下一大片市场需要填补,推动了草甘膦原药上涨;二是草甘膦10%水剂原本是用生产草甘膦原药的“下脚料”配置而成,此制剂被限用的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导致草甘膦工厂“下脚料”处理成本增加,一减一增,都加在了草甘磷原药成本上,使得草甘膦原药内部具备了价格上涨的压力。

更重要的原因应该还是行业供需结构的改善。经历了前3年的调整,大量草甘膦产能实际上已经退出,而环保力度加强以及对草甘膦水剂的设限,使得一部分不具备环保条件的企业仍然处于停工状态,这些使得草甘膦原本的过剩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

毋庸置疑,草甘膦行业的整合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事实上,华星化工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将之视为公司未来脱困的转机。该公司董秘李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到2015年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总产量的50%以上,随着国家对农药行业收购、兼并、重组整合力度的加大,华星化工会迎来转机。

但是,对于农药企业而言,行业环境的改善绝非一时之功,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市场变化而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近年来,在农药上市企业中,除了华星化工的这次重大重组,华阳科技、山东大成等也经历过类似的危机。

曹承宇认为,这三家企业其实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都属于原药生产企业,在科技研发、制剂加工能力和市场推广上均存在不足,没有随着产业发展而不断创制出新的产品。

曹承宇说:“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就会落伍,华星化工虽然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新产品,但市场推广和原药制剂加工能力还是较弱,这事实上也是大多数老国有企业的通病。”

链接

据相关机构的预测,目前,草甘膦的基本面正在改善,行业复苏渐入佳境。

近期有两则行业事件,给本已飙涨的草甘膦行情再添一把火。一是据媒体报道,孟山都公司将来有可能退出草甘膦业务。国际草甘膦行情变动与孟山都公司的经营举动关系密切。2006年孟山都公司减产导致2007和2008年草甘膦价格飙升,而2008年随着孟山都新建产能释放,中国草甘膦企业陷入长期低迷。孟山都的业务主要是农药和种子,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抗草甘膦的转基因种子和草甘膦除草剂的搭配,这种销售模式一直是其销售利润的主要支撑点。如果孟山都退出草甘膦行业,草甘膦供应量大大减少,涨价是不可避免的,单从这方面来看,孟山都不可能放弃其草甘膦的业务。二是7月19日欧洲法院裁定欧盟对中国企业采取的草甘膦反倾销措施无效。这起官司历时大约10年,最后以新安化工胜诉结束。欧洲法院的裁定毫无疑问给国内草甘膦企业继续开拓欧洲市场提供了信心。

据悉,草甘膦目前供应依旧吃紧。目前部分厂家对外报价高达每吨32000元,9月份才会接新单。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2-08-10/31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