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军 特约记者马载宪
“要不是1,4-丁二醇产品盈利,我们的亏损局面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生存更加困难。”日前在陕西华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上半年生产经营总结会上,该公司总经理弥永丰如是说。
1,4-丁二醇是陕化集团为调整产品结构而新建的有机化工产品项目,经过试生产今年5月中旬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近3个月以来,1,4-丁二醇月产量保持在2600吨以上,吨售价超过1.4万元,利税至少4000元,新增销售收入14575万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从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了解到,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化肥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陕西省化肥企业生产经营全面亏损。“化肥企业尤其是建厂时间早的老企业,除了大力实施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外,根本出路还要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非化肥产业。”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胡海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几年前,陕西省大型化肥企业就未雨绸缪调转思路,实施肥化并举战略,大力建设化工项目,弥补化肥产品的亏损。
陕化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化肥装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艺技术落后,原料资源短缺,存在先天不足。尤其是近年来原材料大幅涨价,国内化肥产能扩张市场波动较大,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与市场售价严重倒挂,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上半年,该公司无烟煤、长焰煤采购价同比分别上涨14.06%、13.85%,而吨尿素和磷酸二铵销售价格同比却分别下降了221元、227元。
无奈之下,陕化集团根据市场情况,于2008年底停产了一套合成氨、尿素系统,维持经济运行勉强度日。同时以加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为契机,投资新建3万吨1,4-丁二醇项目,生产所用部分原料以及公用工程来自化肥生产系统内部,实现资源互享,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据悉,该公司随后还将启动1,4-丁二醇二期工程10万吨项目,着手准备20万吨煤制乙二醇、尿基复合肥项目等。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虽然相对较好,但也没有吊在化肥这一棵树上。据渭化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会民介绍,2006年5月建成20万吨甲醇、1万吨二甲醚“双甲”项目后,他们去年又启动建设7.5万吨醋酐联产3.5万吨醋酸“双醋”项目及其配套的40万吨甲醇项目,预计2012年上半年全面竣工。“我们‘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进一步延伸醋酐、醋酸产业链,生产附加值更高的醋酸乙烯、EVA及高分子材料等;利用焦炉煤气和富余的CO2扩大尿素产能,规划将煤化工和煤层气资源优势互补,深加工化工产品。”王会民说。
据了解,渭化集团甲醇和二甲醚生产装置运行正常,上半年保持90%以上的开工率,正是二甲醚产品略有盈利,因此才减少了大盘子的亏损。王会民告诉记者,化肥企业发展化工产业势在必行:一是产能过剩导致化肥市场饱和,化肥企业未来日子并不好过,长远考虑必须多元化发展,延伸产业链,这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二是化肥企业生产化工产品优势较大,一些排放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作为原料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化工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兴化集团投资近40亿元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大化工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30万吨纯碱、32万吨氯化铵等装置,预计今年年底大型设备安装就位,明年一季度全面试车投产。
“我们幸亏去年建成了6万吨
浓硝酸装置,在硝酸铵市场疲软效益不好时,直接生产销售浓硝酸。虽然吨浓硝酸售价比硝酸铵低100多元,但利润却高得多,大大减轻了硝酸铵的亏损压力。”兴化销售公司经理席涌生告诉记者,公司还扩大附加值更高的民爆产品多孔硝铵的产量,今年上半年增产59%,销售收入因此同比增加2000多万元。据了解,兴化集团已启动8万吨硝酸盐项目,后续还准备为甲醇配套新建10万吨甲胺项目。
“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是陕西化肥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建厂时间早的老企业显得更加迫切。”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胡海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被称为陕西“三大氮”之一的宝鸡氮肥厂,最近与陕西金巢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采用金巢公司自主开发的技术建设5万吨合成气制高纯蜡及清洁燃料油示范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