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NAM长效缓释肥落户中嘉化肥

网友投稿  2008-01-08  互联网

    本报讯 (记者 谢宝刚 王梅红 翟怡婷) 12月29日,“石家庄市中嘉化肥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NAM长效缓释肥合作暨与《农资导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仪式”在河北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80多名经销商参加了此次大会。
    长效复合(混)肥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成果,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它是一种能满足一次性施肥需要的长效复合肥料,其核心技术是NAM添加剂。长效缓释复合肥是利用抑制剂与活化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解决了肥料生产中存在的有效期短、利用率低及高效果并行高价位的问题,使该产品的效果与价位双项达到农业生产可接受的世界领先水平。NAM通过调控土壤的生化环境来调控土壤酶活性,从而达到控制土壤氮的形态及其转化过程(速度),减少挥发与淋失;通过调控土壤的高价离子的游离度,控制磷酸根与高价离子结合的沉淀过程,达到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降低肥料磷的固定。它的主要功能为:
    减缓尿素水解,降低氨的挥发。长效技术通过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使尿素水解时间由正常条件下的3~7天延长到45天,通过降低氨的形成速度来达到降低氨分压、减少挥发的目的。
    控制氮素硝化,防止淋失,保证氮的稳定供给。氨的硝化一般要20天左右,通过抑制剂的协同作用,可抑制NH4+的硝化,硝化时间向后推迟40天,通过控制NO3-的形成时间,减少氮向大气排放以及NO3-的淋失。
活化土壤磷素,保护肥料磷的有效性。NAM可以活化土壤磷13.2%,提高肥料有效磷28.4%~49%。
    提高土壤NH4+-N的比例及有效氮总量。NAM具有协调NH4+-N与NO3--N比例的功能,可使土壤中NH4+-N的比例保持在31%以上,使土壤中氮达到增铵营养的条件,这使作物既能及时获得必需的营养,同时也使作物氮的同化效率提高,使土壤中保持较高的有效氮水平,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基础。
    中嘉化肥成立6年来,由年产不足万吨的小型企业发展成为拥有3条生产线、年产30万吨生产能力,涵盖高氮、高磷、高钾等各系列多品种复合肥的较大型企业。同时,该公司依靠产品稳定的性能,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先进的供销理念,已占领了华北、东北、华中等各大肥料销售市场。嘉化牌复合肥日益受到广大经销商的青睐,并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
中嘉化肥公司总经理常国峰在发言时说:“今天,能与中科院沈阳研究所就长效缓释肥项目合作,我们身感荣幸。该项目为中嘉化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中嘉化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一定会借助这个强有力的东风,把中嘉化肥发展成为国家重点的长效缓释肥基地。今后,我们将依托中科院沈阳研究所这个强大科技力量做后盾,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为中国化肥工业贡献一份力量,也为各位经销商朋友创造无限商机。”
    作为长效缓释肥项目的发明人,中科院沈阳研究所石元亮博士在会上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肥料发展趋势与长效复合肥的情况,受到经销商的热烈欢迎。他说:“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只有30%~35%,低于发达国家近20个百分点,回报率不及世界的1/2,不及美国的1/3。我国每年氮素损失高达1300万吨,相当于损失3200多万吨尿素,折合人民币约500亿元。若将氮肥利用率由30%提高到40%,可减施1/4氮肥。而化肥目前施肥也存在几个问题:复合化程度低,技术工艺及能源工艺相对落后;利用率低,造成浪费和污染;有效期短,不能满足一次性施肥需要;水溶性磷固定沉淀过快,造成环境问题。而长效缓释肥就可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它是今后化肥发展的方向。”
    会议期间,中嘉化肥还与《农资导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加入2008年“中国[FS:PAGE]农资质量万里行――品牌农资进农家”活动。常国峰总经理说:“今天我们与中国农资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农资导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以长效缓释肥项目为契机,在《农资导报》上大力宣传,并且组织团队到乡村,加强农化服务,支持各经销商的推广与销售,使中嘉化肥与经销商实现共赢。”
    《农资导报》副总编辑王勇在发言中对中科院沈阳研究所与中嘉化肥的成功合作表示了热烈祝贺,同时又针对中嘉化肥与《农资导报》这次合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嘉化肥与《农资导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务实的企业与一个有责任的媒体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是利用企业的科技产品和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共同打造服务三农优势诚信品牌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服务是《农资导报》一直贯彻的理念,打造服务平台,让经销商获得更多信息是我们最初的设想。让更多的好肥撒遍大江南北,造福更多的农民,也是媒体和企业的共同追求。”
    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河北省硫酸磷肥协会等负责人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http://farm.00-net.com/news/8/2008-01-08/30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