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十年的繁荣,眼下的农资行业已然陷入增长瓶颈,无论是企业界,还是渠道商,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新的突破口在哪里?作为有着60多年历史的央企,中盐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一直在求解答案。
中盐红四方肥业董事长方立贵日前在与《农资导报》的对话中表示,传统农资乃至农产品贸易是一个个有限的商业游戏,必然有边界和天花板。而产业互联网平台则能打通从土地到餐桌,吸引产业链上各方“玩家”参与,成为一个无限循环的商业游戏。因此,这种“无限的游戏”应该是未来农资行业新的突破口。
《农资导报》:处在转型十字路口的农资行业一直尝试突围,但整体上并未创造出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方立贵:思路不对,功夫白费。根源在于我们站在企业看企业,拘泥于具体的农资农业痛点不能自拔,不能用哲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井底之蛙怎么能干成事业呢?
中盐红四方肥业分立以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拓领导班子思路,学会系统思考、逻辑思考、全局思考和深度思考。企业家如果没有全局的视野,带出来的就是一帮鼠目寸光的人。
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战略,而战术应该交给在战壕里拿着冲锋枪杀敌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倡导的原则是树立使命和担当,但“授权不授责”,让团队放手去干。
《农资导报》:您认为,农资行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切入点在哪里?
方立贵:无论是农资企业,还是其服务的农业,市场庞大但利润微薄。其中的根源在于,中国农业还没有完全形成资源集约的一体化产业生态,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模式创新,为各环节赋能。
近些年国家对主粮价格宏观调控非常成功,但粮食价格长期低位,不仅影响了农民增收,也让农业服务行业的发展缺乏机遇。
从肥料企业角度看,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是不赚钱的,但仍然在干,仍然不愿意放弃农资。种子企业最近两年也较艰难。农药前些年过了段好日子,但随着国家加大农残管控,大多数时间过的都是苦日子。农资行业要想实现突破性发展,下一步要与农资行业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与14亿人的吃饭问题和食品安全结合起来,与国家的“三农”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与互联网技术的颠覆性应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农资振兴才能找到切入点。
《农资导报》:中盐红四方肥业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产业创新如何才能成功?
方立贵:产业创新,首先要树立的是家国情怀。没有情怀,仅仅是想着赚天下人的钱,是不可能成功的。所有的企业,凡是做大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有这样的情怀。中盐集团提出“创新行业价值,服务民本民生,体现国家意志”的理念,就是号召所属企业树立家国情怀。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红四方先后提出向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宣战、打造智慧农业,如今又启动产业互联网平台,目标不是要将自己做到多大的规模,而是首先要让我们的情怀大起来,让天下人从我们这里买到更好的绿色放心粮,买到对土壤没有伤害的农资,买到高产的种子和绿色农药。
《农资导报》:从智慧农业到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方立贵:农资农产品农化服务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让我们提出的智慧农业从概念走向了实操。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卡斯写了一本哲学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认为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商业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其目的在于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
具体到农资行业,比如我们和你做一笔化肥业务,购买后付款,交易就结束了。而无限的游戏就好比一个体育场,上一场活动结束了,接着举办下一场,一个体育比赛项目正在进行时,其他的比赛项目也在进行或正准备进行。而提供体育场的企业,就是提供无限游戏的平台。这本书触发了我的思考,如果建立一个农资农产品农化服务产业互联网,在这个平台上,大批农资企业、物流企业、标准制订和检测企业、种植企业将会成为我们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那么,我们即将建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就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让交易永远进行下去的无限游戏平台。
《农资导报》:在您的设想中,这个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具体包括哪些服务内容?
方立贵:平台将逐步建立农资农产品农化服务在线交易平台、智能化仓储物流服务系统、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在线农技农化服务体系、红四方标准体系与在线标准查询系统、在线新农人培养教育体系等,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
平台建设分为初创期、服务能力拓展期和产业生态搭建期等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搭建基础平台,实现最小可能性产品线上闭环;第二阶段是完善平台服务功能,跑通第一笔供应链业务,向外部客户逐步推广平台,实现业务规模化增长;第三阶段是将线上平台与线下产业深度结合,构建产业生态圈等。
开栏的话
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农资行业。纵观过去一年,农资行业新的理念、技术、模式和力量正在生长,比如数字技术向行业加速渗透、粮食安全地位空前凸显、新特肥风口更为炙热、大小企业分化加剧、营销渠道暗流涌动......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该如何行动?本期起,本报特设系列专栏,问计于行业大咖,以求为读者提供一扇研判行业的窗口。
□本报记者 吴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