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北京绿得利公司举办年度经销商峰会

零零社区网友  2017-12-22  互联网

       “什么是好肥料?让农民省钱、还能多打又不伤地的肥料就是好肥料”。来自齐齐哈尔谷雨肥料专卖的樊志远经理站在台上激动地说。这是12月14日,在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下简:称绿得利)召开的“2017绿得利•谷雨经销商峰会”上发生的一幕。来自河北、天津、河南、山西、东三省、内蒙地区的300多位优秀经销商参加了会议。此举,不仅提升了公司形象,而且为绿得利牌、谷雨牌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经销商朋友把脉肥料走势、提升营销技能进行了“充电”。  

  绿得利公司创建于2000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拥有3条复混肥料生产线,2条掺混肥生产线,年产能达30万吨,销售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部分产品还出口到马来西亚及蒙古国。市场调查表明,公司产品用户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公司先后获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授予的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北京市工商局授予的守信企业等殊荣,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增会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从小到大、从缺少技术到企业拥有多个自创的专利技术,走过了一条靠科技创新、靠产品发展的希望之路。特别是针对复合肥行业门槛低、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的现状,公司不盲目跟风、炒概念,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把产品做实,以务实的态度和稳妥的步伐,凭借便利的交通和销售网络,发展成为京南地区最大的复混肥料生产、储运和销售的基地,成为用户青睐的“京”字肥料招牌。李增会强调,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产品同质化愈加显著的局面,公司以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引进专利技术开发高端产品,以实现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从2008年起与中农瑞利源公司牵手进行新产品研发以来,成功地将多肽复混肥料、双酶复混肥料推向市场,目前,绿得利公司已经成为名符其实多肽、双酶复混肥料产销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
  
  李增会董事长还为与会经销商代表分析了当前波动的肥料市场及后势走势。他认为,肥料价格极度上涨:原因在于:一是化肥零增长、有机肥替代行动要求,去产能、去库存,传统肥料减量生产,新型肥料增新品;二是粮价持续低迷,农产品价格不高,直接影响到消费端;三是种植结构调整,压缩玉米种植面积,作为用肥大田作物,直接导致肥料需求下降,尤其是东三省更加明显。四是环保压力打压企业,让一些小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市场上产品缺货。
  作为粮仓的东北市场,多年囤积的肥料基本消化完;另外,天燃气涨价直接助推了尿素成本上升,二铵、一铵、硫酸钾等种种迹象表明,肥料将迎来一个高峰时期,希望广大的经销商朋友抓住机会进货。
  有专家预测:下一步大宗原料价格都将坚挺。所有产品价格都将保持中价位运行,尿素再要回到1000元的时代暂时不可能了!  

       山东省德州学院农学专家李东臣从“谷雨”、“绿得利”多肽及双酶复混肥料的增产提质机理,为与会者分享了“多肽、双酶”复混肥料的科技含量。他指出,添加了国际领先的金属蛋白酶后又添加了农作物急需的稀土等贵重微量元素,使用多肽及双酶复合肥料能够明显改善作物的品质,增加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等优势,能够帮助农民在施肥方法不变、肥料养份不变的基础上,达到投入减少、节约肥料、节约能源、节约水源,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  

  公司销售总经理信忠民还对产品订货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未来,土地流转速度与规模农业的出现已是大势所趋,加之生态环保要求越来越严,这就要求肥料企业的产品向高效、环保、品质高的方向发展。在高品质的质量保障前提下,优质的农化服务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胜法宝。绿得利公司、谷雨肥业早就开始探索营销新模式,着重加强农化服务力度,通过服务实现产品销售的价值。来自河北大明县的经销商霍维利表示:“绿得利公司请我们回娘家,与我们交心谈市场,分析后市,共谋如何将多肽、双酶复混肥这个高科技产品的推广上量,如何通过这些新产品让我们有利润可赚还能助农民增收,这才是真正的厂商抱团,跟着绿得利走,没错。”
  信忠民表示,未来的肥料行业将步入拼服务的时代,从传统的产品销售到通过服务赢得用户认可,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09年开始,公司连续在农业种植和收获的关键时期,从东北至内蒙等地行走万里,进田间入农户,了解公司肥料产品的使用情况,手把手传授科学种田、合理施肥的技术。由此,受到了农民的认可,也让公司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成熟的农化服务体系。  

  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劲松分享了绿园农业与绿得利多年的鱼水关系。张劲松表示,绿园农业与绿得利相伴个行,是为“三农”服务的信念让双方一路走来,不离开弃。未来,在共同理念的推动下,双方会继续一路前行,服务中国现代农业。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12-22/30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