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挑战小麦吨产粮,哪家企业这么牛?

网友投稿  2017-06-19  互联网

围观理由:农业优质高产需要土、肥、水协同配合。但是,往往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盲目或不科学耕作,造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那么,发展生态农业,实现高产高效种植,从肥料的研发与施肥技术创新、从田间管理到生态环境建立,如何突破肥料研发与种植结构存在的失衡问题?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硅谷829”新品系超级小麦与硅谷肥业研发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相配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优质高产故事,被传为佳话。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左)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赵广才(中)、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右)汇报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超级小麦品种的培育与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的研发。

  记者了解到,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创、世界唯一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该产品解决了长期困扰化肥领域的“水溶与缓释不能兼顾”的世界难题。经过农业和科技部门在全国各地实验田使用后的数据显示,有机硅多功能水溶缓释肥利用率可达80%以上,使农业生产亩成本降低20%,亩产量增加20%~30%,节水50%。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表示,养护土壤、保护作物根系是农业丰产、农民增收的保障。

测产现场(上)宋福如向河北省农业厅厅长张文军汇报超级小麦培育工作(下)

  风吹麦黄,开镰扬扬。

  6月8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超级小麦试验田迎来了丰收季。经实收实测,“硅谷829”新品系超级小麦亩产达到974公斤,创造了冬小麦亩产的中国高产新纪录。

  6月5日,冀南地区普降中雨。微风吹拂下,淋浴了收获甘霖的超级小麦,伸展着精壮的腰枝,巨无霸式的麦穗展示它的英姿。

  8日上午10时许,测产现场彩旗招展,测产的队伍中,个个抑制不住的兴奋,在地头等待着收割的命令。

  此次实打测产活动,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专家组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邯郸市农牧局等多家高等院校和农业部门。经专家组现场考察测量,收割机实割0.458亩,经测水、除杂、称重折合净产量446.09公斤,亩产达到了974公斤。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赵广才表示,冬小麦品种的高产新纪录,今天在河北永年区诞生了!

小麦收割机现场收割

  据超级小麦试验基地负责人、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农技推广研究员乜红民介绍,河北硅谷农科院小麦育种科研组经过10年的科研攻关,培育了60多个小麦品系,成功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系,部分品系已经进入生产试验阶段。今天测产的“硅谷829”是培育超级小麦其中之一的新品系。

  据了解,受暖冬因素影响,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较为严重,但这块试验田小麦新品系直到收获时,仍是叶片青青,旗叶挺拔。

  记者费了好大劲刨出一株收割完后的小麦茬,发现根系相当发达,尤其是主根系非常长,小麦杆有细竹子那么粗壮。对此,乜红民透露,本次种肥配套使用是肥料是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底肥使用的是有机硅水溶缓释肥18-18-18,亩施肥50公斤,追肥15公斤;叶面喷施的是有机硅磷酸二氢钾,每亩20克。实践证明,超级小麦品种与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的结合,能够促使小麦根系发达,茎秆粗壮,高抗倒伏,穗大多粒,穗层整齐,籽粒饱满,抗病虫害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高产增收的良好条件。

专家组成员仔细核对测产数据

  记者了解到,去年麦收过后,经国家商业部化学检测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检测,“硅谷829”新品系超级小麦籽粒蛋白19.36%,小麦品质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土壤危机问题:一靠科技;二靠产品。2011年中棉所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亩产棉花籽棉达到1000斤,创河北省历史最高记录;2013年山西忻州100亩玉米亩产高达2110斤;2014年山东金乡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大蒜亩产达到3500斤;陕西渭南合阳县种植户吴振国,9亩红富士苹果园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亩增产1500斤,而且苹果光泽度好、甜度大、果品保鲜期长,亩增收5000多元。2016年在邯郸永年广府的水稻示范基地,袁隆平培育的“超优千号”杂交水稻品种与硅谷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种肥配套结合,表现突出,收获测产后,亩产达到1082.1公斤,创造了高纬度水稻世界高产新纪录。在云南农户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一个山药16斤重,每亩增收6000斤;种草莓三个称一斤;山东潍坊大姜一个重12斤,亩增产5000斤……

专家组听取测产汇报

  宋福如认为,我国化肥与农业种植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直接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未来农业高产高效必须走“良肥+良种”之路。所以,强化科技创在农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持粮食的稳产与高产。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6-19/30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