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心连心高效肥助力黄瓜夺高产

零零社区网友  2017-06-02  互联网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是早期新乡市的市民蔬菜生产基地,拥有几十年的蔬菜种植历史,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蔬菜种植技术,当地更不乏种植能手,孔祥全便是其中的一位。2016年,孔祥全的黄瓜种植大棚被选为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示范基地。据透露,此项目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国农科院组织,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9所高等院校分区域完成,主要针对我国目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现状展开化肥农药减量试验。 

骄阳似火当空,晴空万里如洗。

5月27日上午,孔祥全的黄瓜大棚前人声鼎沸,新乡市牧野区农业局副局长李贵新、项目负责人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李新峥、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刘刚、新乡市科技作物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张建华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以及当地不少闻声赶来的农民共同观摩了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成果。

 

实用集成技术走进大棚

“此次项目是通过技术集成,将众多新技术融为一体,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让豫北设施蔬菜在种苗选育、化肥和有机肥施用、农药减施等方面走出困境,走上减施增效、高产高效、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项目负责人李新峥教授介绍说。他表示,技术集成并不是盲目的相加,而是通过筛选,因地制宜,选取项目需求的技术进行集成整合,以达到最好的试验示范效果。他还说:“高大上的技术和试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考虑的是集成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走出实验室,走进大棚,做农民真正需要的技术,把论文写在田间大棚里,才是我们追求的。”

长期以来的盲目施肥,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保证土壤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国家提出了化肥减量的要求。对此,李新峥表示:“化肥农药减量要考虑产量,不能牺牲农作物产量完成化肥减量目标,这也是此次试验示范的目的之一,让农民知道如何在化肥农药减量的同时保证农作物产量。土壤施肥与人吃饭一样,不能盲目,吃得多并不一定好,需吃的精细,少量、多次、高营养才科学。”

据了解,此次项目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从测土配方到肥料选择,每一步都慎之又慎。李新峥表示:“减肥的前提是增效,增效需要创新,而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企业拥有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所以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的参与,而作为项目负责人,选择合作企业切不可掉以轻心。心连心是河南省最大的化肥企业,口碑好,质量有保证,在农民中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农民接受程度高,这对项目的推广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从试验结果上可以看出,心连心的黑力旺腐植酸尿素、黑力旺腐植酸复合肥18-18-18和高塔全水溶黄腐酸22-5-20产品,具有显著的增效效果。”

对此,心连心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刘刚表示:“该项目对于豫北设施蔬菜在种苗选育、化肥农药减施、高产高效、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心连心义不容辞,今后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开发更多更高效的肥料,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科学施肥让作物优质高产

孔祥全是一位拥有近三十年蔬菜种植经验的老农民,在蔬菜种植上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高投入高产出的理念早已根深蒂固,但今年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位种植能手对种植有了新的认识。 

“往年一亩地施肥30—40公斤,地都坏了,效果却并不明显,一亩地的大棚黄瓜产量在12000—13000千斤之间。今年施用心连心的黑力旺腐植酸尿素和全水溶黄腐酸产品,一亩地仅15公斤,没想到产量却不减反增,到现在已经突破15000千斤,且因黄瓜质量较好,价格也较往年有所提高。”孔祥全有些惊讶地告诉记者。他还说:“试验之初,心里并不放心,毕竟多上化肥多打粮已成为共识,减少化肥用量,产量上肯定有所下降,但考虑心连心是本地的化肥企业,对它的产品抱有信心,也便安下心来。”

如今已到大棚黄瓜的采摘末期,黄瓜多已出现黄叶、坏死的情况,但进到孔祥全的大棚里却看到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叶子和一根根黄瓜展现着不属于这个时期的生命力。孔祥全说:“因为化肥和农药用量的减少,加上项目组提供的科学管理技术和黄瓜新品种,黄瓜的病虫害有所降低,心连心的高效肥也使得黄瓜能够获取足够的养分,从而整体延长了黄瓜的结果期。”

“此次试验示范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也让孔祥全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石头。”项目组成员、河南科技学院博士梅沛沛表示,此次项目在肥料施用上改变了传统追施冲施肥和水溶肥的施肥习惯,改用心连心生产的黑力旺腐植酸尿素、黑力旺腐植酸复合肥18-18-18和高塔全水溶黄腐酸22-5-20产品,同时配施部分有机肥,并严格控制施肥频率和次数,化肥施用量平均减量达40%,但黄瓜的产量和质量相较于当地其他农户却得到显著提升。

高效肥为作物高产护航

化肥减量的前提是增效,增效的基础是产品创新。心连心作为我国氮肥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国目前唯一的中国氮肥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其在产品创新上的成果也通过此次项目有所体现。那么,心连心在高效产品技术研发方面到底进行了哪些努力呢?

心连心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李玉顺在会后的采访中告诉记者,心连心和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战略合作,陆续研发推广了水触膜控失肥、黑力旺腐植酸肥、聚能网等系列高效产品,公司并参与了国家《含腐植酸尿素》行业标准的起草。其中黑力旺腐植酸等系列高效肥是心连心联合中国农科院、中国腐植酸氮肥协会等科研单位共同研发的,对改良土壤、活化养分、肥料增效、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东三省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上大面积的示范与对比试验,平均增产达到10%以上。

高效肥是否能减肥高效,是否持续高效,必须要经过大量、大范围的检验。在这方面,心连心同样展开了多方合作。

心连心联合中国农科院为首的全国38家农业科研院所,成立肥效协作网,主要对心连心新型高效肥的肥效和施肥技术的系统研究,以期形成国家规范、技术齐全的施肥指导。(焦自宣  张洁)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6-02/30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