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献伟
当前,农业植保无人机在无人机行业中占有重大比例,但大多数企业都在赔钱经营,巨大的市场空间没有换回企业应得的效益。金翼飞翔(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芦道禹用两年多的市场经营实践,分析了其中的根由所在。
农资导报:无人机企业在农业植保领域难盈利的主因是什么?
芦道禹:无人机企业在农业植保的领域中,都希望做从研发、生产、销售、推广、植保服务、植保培训道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但在运行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企业运转停止不前。
前期植保机服务体系的投入过大,包括无人机设备、运输车辆、飞手等,占据企业做植保服务80%的资金。无人机的后续服务及维护占投入的10%左右,再加上跨区作业和机器损坏,更增加了运行成本。另外,人员的成本也要占据服务收入的20%左右,一系列问题成为飞防服务不盈利的直接原因。
农资导报:什么样的无人机更适合植保领域?
芦道禹: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众多,都认为自己的产品更适用于植保,更有些企业在动力、飞控上花大力气研发智能系统,使无人植保机成了空中“法拉利”。
中国的无人植保机才刚起步,并没有成熟的运行体系可以借鉴,市场前期各自为政,造成初期的混乱。更有个别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压低服务价格,使用低成本设备,给部分用户造成农业植保服务是低端服务的印象,失去了无人机植保服务的高科技内涵。
我认为植保无人机只需要具备六个条件:操作系统简单;飞机整体抗摔能力强;出现故障能现场及时维修,而不需要专业人员;专场作业简便,不需要繁琐的组装;具有液、转的喷洒功能,喷头不堵;在遥控器上完成AB点航线规划及断点续喷功能。
农资导报:对于大多农民来讲,无人机似乎遥不可及,企业还需要哪些服务跟进?
芦道禹:如果农民在使用中遇到功能过多的无人机,会因使用过于麻烦而不愿意接受。再出现设备故障,无法自救,很可能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这就对培训和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把专业植保服务公司和农民植保合作社区别开来。专业植保服务团队飞手都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无人机操控高技能,确保服务的安全。而农民自建的无人机植保合作社,对设备各项性能的掌握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熟练的程度,如果操控部分再比较繁琐,更会增加难度。而无人机企业,在这中间担任了很重要的培训角色。
农资导报:金翼飞翔在植保无人机培训和服务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芦道禹:目前,我们公司在每个销售区域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基地和维护中心,在地域性推广上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即飞防合作社、区域性飞防联盟平台、全国智慧农田平台。在整个体系中建立农业大数据,整合优质企业形成智慧农业平台,使更多的植保企业及植保合作社在平台资源共享,进行科学合理农业植保服务。
过去的传统农用工具像拖拉机,经过百年仍然没退出历史舞台,其原因就是实用、简单、易操作,维修成本低,不易损坏。植保无人机要想发展必须实行本地化运作,并在每个区域建立飞防植保服务平台,形成飞防合作社为点,区域服务平台为线,全国智慧农业平台为面的战略飞防体系。而智慧农业平台的建设需要众多企业和个体组织的参与,唯有相互依托抱团取暖才是行业发展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