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庭农场发展初级阶段,如何创新,让土地亩效益最大化?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书平认为,“公司+若干家庭农场”的新型合作发展模式,可让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实现家庭农场升级,并成就民族种业“育繁推一体化”。 创新育种模式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圣丰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三级跳”,成为中国油料种业的领军企业,进入花生种子世界前列;通过农业部“育繁推一体化”认定,成为全国种业AAA级信用企业,综合实力进入前列。 2004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圣丰种业先后在济宁、黑龙江五大连池、新疆库尔勒等地建设原种繁育基地49万亩。流转土地的农民除获得每亩800~1500元的土地租赁收入外,还可从事农业生产获得报酬。 2010年,王书平牵头组建圣丰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花小宝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通过订单农业方式,发展长期育种合作农户2.5万户,良种繁育面积12万余亩。 自2001年起,圣丰种业连年与嘉祥县15个乡镇中的12个乡镇签订《优质小麦、大豆生产和收购协议书》,以每斤高出市场均价0.5~1.0元的保护价收购小麦、大豆良种,每年增加育种面积20余万亩。在棉花良种繁育推广中,衣分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斤棉籽价格提高0.1元,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棉种繁育面积由2001年的3万亩增加至2012年的35万亩,优良率由2001年的96%提高至2012年的99.7%。 为家庭农场建言 今年来京参加“两会”前,王书平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农民存在惜地意识,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经营规模。”他还发现,由于缺少资金、融资难,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标准化、商品化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加上土地流转不规范,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与发展受到制约。 王书平提出建议:一是尽快建立注册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经营规模以50~200亩规模为宜。各地应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二是制定扶持“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联盟的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为家庭农场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与产后系列服务,建立物流配送体系。 三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 为全国农民圆梦 会后回到家乡的王书平思考最多的,是怎样承担起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一个民族种业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王书平有了梦想:在全国建立2500个家庭农场,首批助推农户建立600个家庭农场。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是他企划的一个新支点。 从决策的那天起,圣丰种业成立“圣丰家庭农场部”建设项目,项目采取两种形式助推家庭农场建立。一是圣丰种业的自主家庭农场。村队土地面积在900亩以上,成方连片,公司与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然后承包给公司职工家属经营。二是个体自主家庭农场。300亩以上土地承租大户,个人申请加盟,符合圣丰家庭农场条件,自愿接受圣丰农场部管理,享受公司的优惠政策。 为确保农场主的收入,圣丰种业对家庭农场实行种子回收加价补贴。“小麦―大豆”模式、“小麦―夏花生”模式、“春花生”模式:亩上交合格麦种不低于800斤,补贴0.2元(市斤价,下同);亩上交合格豆种不低于300斤,补贴0.4元;亩上交合格夏花生种子不低于400斤,补贴0.8元;亩上交合格春花生种子不低于600斤,补贴1.00元。 农场部保证,在农作物价格下跌且亩产量小麦不低于800斤、大豆不低于300斤、花生不低于500斤的情况下,家庭农场主每个单元土地的年收益不低于7万元。农场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包括耕种时间、施肥时间及剂量配置、田间去杂、喷洒农药时间及剂量配置、灌溉时间、收获时间等,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协助农场主申请国家种粮大户补贴,办理农作物田间保险。 农场主严格执行农场部种植生产方案,统一种植模式、统一耕种、统一技术管理措施、统一收获。严格按照质检部门的要求田检,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收获种子。 圣丰种业从卖“产品”到卖“产品+技术”,向提供“高产解决方案”方向发展。成人达己,通过助推家庭农场,圣丰种业正在实现王书平“圣之道,同赢共丰”的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