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农化人员与王珍(左一)、陈福临(左三)测算冬前“超级麦”基本苗数。
□本报记者张四代 通讯员郭彩娟
“旁边的地块每亩播了三十多斤的种子,咱们只播了六斤半。别看咱这儿种子播得少,产量肯定比旁边的地块高!”11月22日,初冬的河北农村虽已严寒彻骨、万物入眠,但在临漳县临漳镇的一块麦田里却出现了一副喜气洋洋、暖意似春的景象。原来,这是河北石家庄双联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的农化服务小组与临漳县新型小麦研究所所长陈福临、小麦育种专家王珍一同查看“超级麦”试验田,良好的苗情和肥效让大家都非常高兴。是什么让70多岁的王珍老汉笑得这么开心?双联复合肥公司又是如何与“超级麦”育种联系在一起的?
王珍的家乡位于漳河故道,作为村里的技术员,他常常望着遍布河滩的茅草在思考:“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产量低。茅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能不能通过小麦与茅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呢?”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茅草和小麦的生殖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茅草和小麦的杂交试验。只有高中文化的他,经过44年的反复试验,一种新型茅草远缘杂交小麦———超级小麦品种“邺麦44”培育成功,试验地亩产近2000斤。
杂交小麦成功了,但大面积试验又面临着新的难题。因为没有了自留地,以往王珍都是租别人家地头来做试验,面积也就几十平方米。今年秋季,王珍决定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但是一亩地租金1200元,实在租不起,所以只好决定种10亩。“在得知王珍老汉的难题之后,公司管理层决定全力帮助这位七旬老翁实现‘超级麦’的梦想,无偿提供10亩地所用的全部化肥,并派我们进行全程技术支持。”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德志说。
10月6日,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专门派农化人员到镇西街村王珍的试验田里,为他新租种的10亩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测土结果、目标产量,双联公司决定提供含量为51%(18-23-10)的双联牌菌粒饱复合肥料,并且在配方中添加了双联新产品复合微生物肥料,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小麦抗性。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农化服务人员再次来到10亩“超级麦”试验田查看小麦苗情,与旁边地块密密麻麻麦苗不同的是,“超级麦”的地块里麦苗稀疏,但长势非常好,小麦分蘖能力强、分蘖壮、叶片大、根粗壮。“超级麦播种量少,主要靠分蘖增加产量,别看这苗比较稀,但各个都是壮苗,明年开春灌水后苗情就能赶上来。”看着试验田,王珍的话语中透着自信。
“小麦亩产高达2000斤,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超级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希望!”临漳县新型小麦研究所所长陈福临说,在河北省相关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目前“邺麦44”已经进入省农业厅组织的冀中南水地组小麦品种审定区试。如果区试成功,就可以大面积推广。
“省、市、县农业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支持,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作为河北省知名化肥企业给我们提供了优质肥料及专业技术支持,相信咱们的‘超级麦’推广试验一定能成功,来年亩产力争突破2000斤!”王珍充满希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