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玉东)近日,一位农药研究专业人士与本报联系,称其探索出一项草甘膦清洁生产技术新思路,已经成功通过小试,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他希望与相关企业无偿合作,进行该工艺的中试。
据了解,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替换掉原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亚磷酸二甲酯,取而代之的是三氯化磷。原合成反应必须加入等量的三乙胺,还需配备三乙胺回收工序,同时回收三乙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盐水。新工艺采用三氯化磷,无需回收三乙胺,还能达到比现工艺更高的反应收率和更高的原子利用率。
首先,小试结果显示,不需加入任何催化剂的新工艺,合成反应收率达到95%以上,现有工艺小于85%。三氯化磷是酸性化合物,由于反应条件要求严格控制水分进入,这一过程中没有废水排放。其次,三氯化磷工艺制备的草甘膦中间体属于膦酰氯类创新结构化合物,比现有工艺制备的酯类化合物中间体更容易水解为草甘膦酸,水解收率更高。该母液因杂质少,可以连续套用十批次以上,水解过程中废水合成量降低90%以上。尤其是母液中不含有任何盐分,可直接进入常规的生化池进行废水处理,成为合格水后再循环用于新工艺的水解反应过程,达到废水零排放的要求。最后,三氯化磷本是制备亚磷酸二甲酯的原料,价格只有亚磷酸二甲酯的50%,新工艺省去亚磷酸二甲酯与三乙胺两个较长的过程,与老工艺相比较,节能降耗达20%以上。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每生产1吨草甘膦,就会产生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