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少即为多

网友投稿  2011-07-19  互联网

□张立宁

上海世博会上德国展馆有四个醒目的大字:“少即为多”。这成了笔者最喜爱的格言。

在农资行业,“少即为多”的观念似乎并非被人人所接受。前几天,笔者到一家化肥厂去,听厂长说,这几年他们根据经销商的要求,为客户生产不同含量、不同包装的肥料,厂子是为用户着想了,可不知为什么,感觉越干越累,仅在仓库里积压的各种化肥包装就有几百种。经销商要求厂家为他们做单一包装,而且只准他们独家销售。包装越做越多,品种越来越杂,库存越来越大。在铺货设点方面,这几年也有不少厂家和农资批发商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认为客户找得越多越好,结果点与点互相杀价,相互串货,其结果只能是产品夭折,不得不退出市场。不少零售农资店的老板老观念不变,认为“货不全不卖钱”,“百货争百客”。所以,现在你随便走进一家农资店,化肥种类少说也要二三十种,农药甚至上百种。不少农资店进的品种不少,实际每天真正能卖的也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有些经销商年年购进新品种,年年推广新品种,几年下来也没有推出一个品牌,看起来货成堆,实则杂乱无章,没有重点,让顾客眼花缭乱,无从选择。难怪有些农民抱怨:“现在买化肥买农药,都不知该选什么样的了!”

常言道:“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这几年,有些农资经销商因贪大求全,造成的损失难道还少吗?看看他们门市和仓库里的过期农药、变质化肥,难道还不应该清醒吗?现在不是靠品种打天下,而是靠品牌打天下,品种不等于品牌。眼下,不少农资经销商和一些生产企业抱怨生意难做,资金短缺,销售不畅,周转不灵,其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也与品种过多过乱有直接关系。品种多必然占用资金大,加大库存和管理费用。对某些农资经销商来说,很有必要在品种上来一次“大裁军”,对自己的农资店来一次全面体检,该留的品种则留,该减的品种则减。如果始终抱着“货不全不卖钱”的老脑筋,长期背着沉重的包袱搞经营,也就很难加快发展,也不容易走出 “货全反而不挣钱”的怪圈。

“少即为多”最早是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来的建筑设计哲学,追求简约、单纯、精练,希望这四个字对农资界的朋友有所触动。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1-07-19/29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