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顺势而为逆势超车

零零社区网友  2017-06-20  互联网


□本报记者郑红艳通讯员宋伟


当下减肥增效和市场低迷考验着农资行业,在很多企业业绩下滑、亏损不断、收缩战线的时候,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根力多)却规模不断扩张、销量连年翻番,绽放出勃勃生机,成长为严冬里的一树春天。根力多靠的是什么?记者近日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王淑平,一位自信、爽朗、敢想敢干的女企业家。

顺势而为,跨越发展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创业,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微生物肥料、水溶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和矿物土壤调理剂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

“2008年7月,第一款含微生物的肥料———生物蛋白控释肥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在2010年根力多提出三北战略以来,目前已经顺利建设完成河北(威县、张家口)、东北(黑龙江、吉林)、西北(新疆)等生产基地和分公司,年生产能力近200万吨,公司净利润从2012年不到800万元增长至去年的3000多万元。”王淑平说。

在王淑平的指挥下,根力多的每一步都目标明确。她介绍说,2010年~2015年,根力多股份成功完成“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样”的“一五”计划蜕变,全国布局19个营销大区,年产值超5亿元。2016年,根力多股份再次布置下“一年上规模、三年大跨越、五年创一流”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力争到2020年打造百万吨生物肥料生产基地,销量超百万吨,销售额达到百亿级,人员扩充至3000人,引领微生物肥料的改革和发展。

对根多力而言,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总经销到创建自己的品牌,从测土配方肥生产到开发更生态环保的生物有机无机肥料,从单打独斗地积蓄力量到跻身新三板,“我们每一步都踩在了趋势的‘点儿’上,从而实现了自我的华丽转身和良好的产业布局!”王淑平说。

兼容并蓄,科技创新

王淑平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她也亲眼见证了科技带来异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引进的日本生物杀虫技术,效果让我惊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也因此,根力多自诞生开始,就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2014年10月由根力多股份建设的河北省唯一一个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组织的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我们以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河北省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实行走出去战略,与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权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王淑平说。与这些权威科研机构和专家合作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形成生物蛋白和微生物系列肥料、土壤调理剂等9大品类、10大品牌、110个品种的产品矩阵。

据她介绍说,研究中心以生态平衡和土壤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系统角度把有益微生物、有机、无机养分三者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从降低成本、易于加工、提高肥效、改良土壤、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研究开发包含复合功能有益菌、高档有机质、类型结构合理的无机养分三种营养复混一体的生物聚能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当前,共承担完成研发项目7项,完成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研发20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重点新产品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1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3等奖励各1项,发表论文2篇,制定企业标准2项,转化科技成果5项,新增销售收入6660万元。自主研发的多功能生物蛋白控释肥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强塑品牌,引领行业

王淑平说,当前农资市场的竞争是最后“一公里”。多年来根力多一直坚持“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服务理念,行走在田间地头,行走到老百姓心中。如根力多建立的“乡村365服务模式”深得农户拥护,通过县乡村三级党与百姓合作的服务体系,以农技专家队伍为抓手,通过网络、电话、电视、科技报、广播、培训等平台实现为农服务,并承诺专家24小时服务,8小时抵达现场。现已在各村级单位设立服务点,为老百姓提供专家在线服务、农产品供求信息查询、农事农讯服务、肥水植保技术培训等服务。平台以涉农单位为依托建立了健全的土壤大数据,为老百姓现场测土、“按方拿肥”,提出合理化的施肥建议,以达到节水节肥、改良护土,提高农产品品质等诉求,真正实现“政策与农村联通、科技与农业联通、专家与农民联通,增进相通,共赢共享,幸福安康。”

面对竞争激烈的终端市场,唯有厂商社农齐心方能实现破局。2016年底,根力多就营销策略、渠道改革做出重大举措,整合集中优势资源,通过一系列措施扶持和引导客户转型升级。坚持以“健康土壤,幸福人类”核心理念,与渠道商共同深入开展各项惠民工程,深入田间地头搞培训送技术,做活动送优惠,让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让食者无忧。

与此同时,如何打造“根力多”品牌,也是王淑平深入思考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一种认知,它更是一种与老百姓内心建立起来的桥梁,其目的是让老百姓用上好肥料,有个好收成。”为此,根力多联手央视七套等电视媒体,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本着“帮一方水土富起来、让一方百姓乐起来”的主旨理念,引导老百姓科学施肥,绿色种植。同时,根力多积极参与《农资导报》等行业媒体活动,守护土地,传播绿色施肥理念。“我们要从农业生产根源入手改良土壤,让种植户看到实际效果,实现果甜、米香、菜好吃!”王淑平说。

借力资本,逆势超车

“登陆资本市场,搭上发展快车道”是根力多留给业界的深刻印象。2014年8月根力多成功进入新三板,几年来累计增发3次,融资额度超过2.6亿元。充沛的资金为根力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河北威县66万吨新项目上马,新疆库尔勒、张家口万全项目也都在同期进行。同时,根力多借助资本力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整合了一批肥料企业,快速地在东北区域搭建团队和拓展渠道。根力多的快速发展让其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匹黑马,目前公司流通市值达到5亿元,总市值超过10亿元。2016年中报每股收益0.37元,净利润2635.5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4.36%。因为根力多股份在资本市场的热度,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证监会提出为贫困地区开通IPO绿色通道后,新三板扶贫概念股立刻成为市场的新宠。根力多处于在592个贫困地区之列,且业绩突出。我们已报送了IPO备案材料,正式开启进军主板的新步伐!”王淑平充满信心。


采访手记

雄襟万里不让须眉

在王淑平的办公室,一幅“雄襟万里”的题字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让须眉的雄阔襟怀与不凡气度尽现其中。一个人的襟怀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她执著事业、精进拼搏的初心上。她认为“万物生于土,万物归于土”,所以一直坚守“健康土壤、幸福人类”的初心,努力做生态农业的引领者。体现在她坚守农资、放眼农业的胆识中。据她介绍,根力多正利用当地的政策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规划投建“世界土壤博览园”,将以关注土壤健康为核心,展现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强调生态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她见善即行、见难即救的慈悲里。王淑平说:“我一直希望以‘感恩之心做人,报恩之心做事’”。从“千里送耧车”、“万元救助四胞胎”、“自学助学”、公益安装路灯和太阳能到赈灾支援汶川重建等公益活动,根力多将感恩之心撒到需要的角落。“作为一个支农企业,通过有效途径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才是可持续的”。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6-20/27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