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康宽”下个十年以实力续写传奇

零零社区网友  2017-01-13  互联网

杜邦植物保护大中国区总裁黄田强(左)及杜邦植物保护大中国区市场与战略总监郑子勤(右)

□本报记者宋晰

为改变而来

以“康宽”上市的第十年为契机,杜邦植物保护将2017年确定为“水稻年”。作为杜邦推出的革命性杀虫剂,“康宽”已经超越了农药这一简单的身份,更成为了时代的见证者和改变者。一方面,“康宽”见证了中国农药行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十年,见证着行业从产品为王、渠道为王时代向聚焦大户、聚焦服务的互联网+时代转变。另一方面,“康宽”也在改变着中国农药行业的产品观、价值观,助推着中国农业从单一追求产量,向追求环境、产量与质量平衡的转变。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更多期望,相信十年“康宽”领航众多水稻新品,杜邦将再续水稻传奇。

2016年年末,杜邦植物保护于第32届全国植保双交会期间,在南京召开“知稻———丰收之外的秘密”水稻种植精英大会,分享水稻种植经验,并在会上介绍了即将上市的全新化合物水稻杀虫剂和互联网社交平台“杜邦种植精英俱乐部”。

尽管是一场针对种植户的农民会,却引入互联网+社交平台,并且杜邦公司高层悉数参会,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杜邦2017年有哪些新战略布局和营销策略?2017年杜邦将有哪些新突破?会议期间,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杜邦植物保护大中国区总裁黄田强、杜邦植物保护大中国区市场与战略总监郑子勤。

聚焦种植大户 拉动终端服务

《农资导报》:杜邦召开针对种植大户的会议,是否意味着开始聚焦种植大户?

黄田强:近两年,随着土地的流转和大农户的成长,种植大户正慢慢从纯粹靠政府补贴,发展到考虑赚钱和盈利。今天参加会议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户,他们已经在考虑农场规模扩大、科学管理种田、企业化运营种田这一事业。农户的理念在变化,在这一节点上,农户有很多痛点和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上,杜邦开始聚焦种植大户。在这一过程中,杜邦愿意跟所有真正认真做事,愿意在农业产业链中为农民提供好的价值的朋友成为伙伴。这些伙伴中,包括现有的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传统渠道以及飞防服务等新生力量,只要是能给农民、环境、产业带来好处,都会成为我们的伙伴。

郑子勤:最近,习近平主席再提“供给侧改革”。为什么需要供给侧改革?这是因为此前农业过分关注于产能、产量,而对于创新和用户的关注度是不够的。未来,大农户、家庭农场型农户是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农资企业来说,要更多与大农户接触。通过了解农户的需求,针对农户的需要来定位产品和服务,这也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将来杜邦将以最终用户、核心零售商为重点,加强对他们服务,配合拉动终端服务,是整个经营中非常核心的精神。

发力水稻种植 杜邦将有重头戏

《农资导报》:杜邦为什么选择在水稻这一作物上开展这一活动?未来在其他作物上也会有类似的聚焦大户的布局吗?

郑子勤:去年杜邦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马铃薯大会,当时有很多种植大户参会。在中国的规模化农业方面,马铃薯走在最前面,其推动力源于麦当劳等跨国食品企业在中国寻找供应商,普及了包括农资、种子等在内的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中国马铃薯种植目前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种植大户普遍拥有几百亩,甚至是几千亩地。值得注意的是,水稻种植也已经出现这一趋势。我们觉得现在是非常好的时机。

黄田强:杜邦聚焦水稻作物的另外一个时机是,杜邦在未来的一两年,会在水稻上有重头戏,推出重磅的产品。2017年是“康宽”十年,一个专利产品在市场上乘风破浪,可以再创第二个十年辉煌,很不容易。在“康宽”的第二个十年中,杜邦将推出水稻杀菌剂、水稻飞虱杀虫剂,这些都是跨时代的产品。新产品上市,可能农户还不熟悉,我们希望通过直面农户的沟通、宣传和技术服务,扩大产品影响力,在上市后短时间里,让农民知道和接受这些技术。在农药行业,光喊口号是没用的,必须要有新产品,才能将企业的理念传导到农户中去,我们也希望借着“康宽”十周年庆的时机,配合水稻新产品,让2017年成为杜邦的水稻大年。相信未来种植大户会议也将会成为杜邦常态化的形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 服务更多农户

《农资导报》:“杜邦种植精英俱乐部”搭建了与种植大户交流的微信平台,您认为,未来互联网对种植大户会有哪些影响?

黄田强:互联网是非常深刻的,包括信息的传递、分析以及社交手段的变化,而不是简单的淘宝买货。外界也在讲,跨国公司是不是在抵制互联网卖货?我们认为,当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当互联网交易无法实现我们对农户的技术服务,我们建议用其他与互联网互补的方式来做。刚刚讲到互联网扫码的活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另外一种沟通手段,能与农户进行知识的分享、技术的传承、互动的技术手段,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种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互联网让远距离的农户互动变得更加有效。今天通过扫码活动、种植精英俱乐部、微信群等方式,都是希望通过交流将知识、操作手段和意识,带给农民。

郑子勤:我们希望加入种植精英俱乐部平台的种植者,成为杜邦产品的代言人,将这些互联网工具分享给周边的朋友,通过互联网的分享,杜邦能服务到更多农户。

坚持技术创新 好产品会说话

《农资导报》:近年来,农药新化合物研发成本逐渐上升,一批专利产品即将到期。杜邦仍会坚持以科研和创新为主导吗?

黄田强:杜邦的特点是一家科学公司,尤其是农化方面,一直是专注研发,这个是没有改变的。从全球来看,杜邦也是立足于研发为主导,开发新产品和市场。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化合物,都有专利过期的一天。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格局,有专利产品和非专利产品这两个明显的分水岭,这是中国特色的一个划分方式,未来不见得还会如此。在其他国家也往往不是按照这样来区分,而更多是按照产品效果、目标作物、病虫害防治对象、作用机理来划分产品。另外一方面,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在农化领域,中国企业拿到的专利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跨国公司的专利数量。尽管大多数正处于创新起步阶段,但如果站在长远的时间点上来看,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一定会有自己的地位。我们也希望,将来通过技术创新,给农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好的专利产品。

《农资导报》:会上提出2017年会推出“法砣”杀菌剂,另外还提到了即将推出的“佰靓珑”这款针对稻飞虱的杀虫剂,这个产品具体上市时间,是否会在国内首登?

黄田强:“佰靓珑”是个全新的化合物,

目前登记还没走完,我们希望能够尽早上市。目前在国内首登的产品不多,但是相信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单就杜邦来说,亚洲区和中国市场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重视。原来一个新的化合物可能是为全球开发的,“佰靓珑”就是为亚太区开发的,未来不排除很多产品就是为中国市场开发的。针对首登产品,管理部门是比较谨慎的,这是对国内市场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好产品的最早受惠国。

“康宽”下个十年 继续领跑水稻市场

《农资导报》:2017年是“康宽”十周年,是很重要的时间节点,2017年“康宽”环保行是否将继续开展?与往年相比会有哪些变化?

郑子勤:2017年是“康宽”十年,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可以说,2017年是杜邦的“水稻年”。杜邦将坚持不懈做“康宽”环保行,还有针对水稻的杀菌剂、杀飞虱的“佰靓珑”上市,并且有种植明星的项目,这些都是围绕水稻作为核心作物和种植者群落进行的深入耕耘。2017年“康宽”在整个产品组合中,一定是领头羊。我们希望更多人可以使用“康宽”,它作为一个品牌可以得到进一步升华。“康宽”承载太多农户和经营者的期望,我们也会从技术上对其不断创新升华。“康宽”会有更多的投入和提高,使得更多农户用更新的方法,发掘其带来的更新的价值。

黄田强:在“康宽”的第二个十年里,我们有信心仍然会成为媒体的焦点。并且随着“增威赢绿”“佰靓珑”等新产品的推出,相信杜邦将来会在不同作物、产品线、营销、服务模式上,到处开花。杜邦在植物保护领域每年都会开发至少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化合物,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些混配的研发。未来有很多的期待,我们会在多方面为农户的种植事业努力,共筑农业未来!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1-13/27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