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匠人”钟成虎

网友投稿  2016-01-04  互联网


  钟成虎是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不过,他看上去更像个学者,沉稳、内敛、专注。

  十几年里,他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无旁骛,这个世界就是控释肥。“这个社会越来越缺少匠人精神了,在肥料行业,如果有,钟成虎就应该算一个。”他的朋友们这样评价。

  巧合的是,钟成虎的父亲和哥哥还真的是工匠。或许是家庭的熏陶,钟成虎同样有一种不弄明白不罢休的执着劲儿,就凭着这股子匠人精神,他在控释肥领域不动声色地开创了许多个第一。

  45%?!

  前一段时间,农业部给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正式颁发了45%缓释肥料登记证,登记证号为“农肥(2015)临字9819号”。这是到目前为止,农业部颁发的氮含量最高的缓释肥料登记证。

  45%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定要给一个评语的话,那就是缓控释肥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对于这件事,业内媒体毫不吝啬地给了“世界缓控释肥之巅”的赞誉。因为在此之前,缓释肥料氮含量登记最高的也只在44%,由世界最大的树脂控释肥生产企业加拿大加阳公司于2011年在中国取得。毫无疑问,对包膜缓控释肥而言,养分含量越高,意味着包膜用量越少,相应地肥料成本越低、进入土壤中的降解膜越少。

  缓控释肥发展到今天,养分含量每稍微提高一点,都意味着技术创新的重大进步,因为这其中技术攻关的难度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膜用量越少,肥料颗粒的包膜厚度必然减薄,这就给包膜的可靠性提出挑战。包膜厚度和养分含量就像矛和盾,此消彼长,因而成为缓控释肥研发的一座大山,媒体惊呼的“世界缓控释肥之巅”的原由正在于此。

  据了解,经过无数次反复探索,通过设备和材料的改进,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不但在氮含量上轻松超过了45%,而且释放数据上也非常完美,能真正做到“包得住”、“控得准”。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测的数据显示:氮含量大于45.48%,初始释放率0.7%,28天释放率小于60%,50天释放率大于80%。

  长长的成绩单

  就像钟成虎的低调一样,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也显得不事张扬,但在缓控释肥圈子里,毫无例外地受到同行们的尊重。原因不在别的,因为这是一家具有鲜明标签的公司——技术范儿。

  不妨罗列一张成绩单:最早采用无溶剂生产工艺的企业之一;率先实现了控释肥包膜可降解;拥有世界最大的控释肥设备之一——单套14万吨/年全PLC控制控释肥设备;成功突破了小麦一次性施肥的技术障碍;解决了控释肥颗粒在稻田中会漂浮的难题……

  ——从玉米到水稻、小麦。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已经不足为奇,但对于小麦这种生长期长的作物,目前国内尚无企业做到一次性施肥,但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两年前开始试验,并取得成功,目前已经正式进入规模化推广的阶段。在水稻田,不但解决了施肥后颗粒漂浮的难题,而且还实现了120~150天树脂尿素的低成本生产,不但在国内获得成功,而且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的水稻专用控释肥还出口到日本、韩国。

  ——从控氮到全控。一般人认为缓控释就是指尿素,实际上控释的品种很多,如树脂尿素、树脂一铵、树脂二铵、树脂氯化钾、树脂硝酸钾、、树脂复合肥、树脂硫酸钾镁、树脂微量元素等。这些品类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全部能生产,尤其是树脂氯化钾,全世界能够做到3%包衣率下质量很好的企业也为数不多。

  ——从包得住到控得准、控得优。对于缓控释肥行业整体而言,目前还是处在如何将养分包住、不让其过快释放的阶段,而对于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而言,他们在控制产品释放期长短上已经没有困难,研发真正匹配作物“S”形需肥曲线的控释肥、满足作物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才是重心。而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小麦一次性施肥免追肥技术正是其中的代表样本之一。

  多年前,美国加阳公司一位技术负责人曾说,中国缓控释肥技术至少落后美国10年。“如今这10年鸿沟已经不存在了。”钟成虎说这话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平静。

  刨根问底

  钟成虎是上个世纪90年代毕业的农大学生,后又在西北大学深造,先后在国内两大上市农资企业工作。

  上个世纪90年代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国内知名的上市饲料企业和种子企业工作,期间还通过参加统考并读完西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结缘缓控释肥,源于他在肥料企业的工作经历。“当时国内缓控释肥刚刚起步,我对一些中国专家对养分释放机理的解释总感到疑惑。”钟成虎说。

  同所有的技术控一样,钟成虎信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匠人准则。为了弄清缓控释肥原理,他从2005年开始认真学习英国泰勒和佛郎西斯出版社的《片剂包衣的工艺和原理》,逐步了解包衣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同时学习环氧树脂、聚氨酯、乳液等化工书籍。尤为重要的是查看美国专利局和外国公司在国内申请的专利,学习和了解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理念。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忽然一天,你会发现控释肥的本质完全透明了,之后就会海阔凭鱼跃,进入技术求索的自由世界。”钟成虎如此回忆当初的技术攻关历程。

  这位潜心技术的匠人第一次崭露头角是2008年在山东临沂召开的缓控释肥论坛上。当时国内的主流包膜工艺均是添加溶剂,学院派的专家教授研究热点也集中在溶剂工艺上,这是因为一方面溶剂工艺在流化床上容易实现,同时也是因为受到医药行业水溶性树脂的影响。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钟成虎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无溶剂生产树脂包膜缓控释肥工艺。抛出这个观点后,引来学院派权威的一片嘘声。如今,七年过去了,再没有人怀疑无溶剂包膜工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匠人”的农业梦

  在缓控释肥领域的耕耘让钟成虎拥有了一家上规模的公司,但骨子里,他终究还是一个匠人,一个奉技术为上帝的人。在他眼里,技术最终要服务于农民用户,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为之创造价值,最大的乐趣在这里,而不是金钱和虚名。

  在攻克了玉米的一次性施肥后,这两年,钟成虎醉心于小麦的一次性施肥研究,每一次成功都让他兴奋不已。2015年,在山东小麦产区,麦子快成熟时发生强对流天气,大面积小麦倒伏,而使用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控释肥的小麦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麦坚强”由此声名鹊起。“小麦一次性施肥解放了劳动力,而且我的研究还发现,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点特别有利于小麦根系生长,根深自然不易倒伏。”钟成虎解释。

  技术控的人虽然不爱声张,但却往往在科学问题上最为有勇气。在三大主粮作物中,目前一次性施肥主要还是玉米,小麦和水稻均鲜有涉及,这主要不是传统种植习惯所制约,而是技术问题。钟成虎在小麦施肥上已经突破,对他而言,下一个目标是水稻,目前已在部分稻区进行前期试验,并获得突破性性进展。

  “水稻一次性施肥已经为时不远了!我们今年将在稻区开始进行大面积布点试验、示范和推广。”只要谈到技术时,钟成虎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采访手记

创新最需要定力

  农资行业是一个浮躁的行业,这不是个别现象,这不仅仅是指一小撮企业造假售假,而是全行业缺乏应有的技术创新的定力。

  这些年,肥料企业大刮营销风。诚然,不是说营销不重要,酒香还怕巷子深,问题在于营销的基础是产品,脱离了产品而追求所谓模式创新,甚至不惜玩弄噱头和忽悠,这就是营销过度了。

  钟成虎及他的公司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十余年如一日,以技术创新为唯一要务,心无旁骛,这对那些一味炒作营销的企业应该有所启发。二是专注才能修成正果。在企业发展路径上,全面开花固然可喜,但实践证明,多数情况下,贪大求洋只能一事无成,技术创新最需要聚焦,最需要定力。这一点,在产品同质化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差异化的前提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前提必须是专注。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6-01-04/27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