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双联:靠创新迎接新常态“大考”

网友投稿  2015-05-18  互联网

  靠创新迎接新常态“大考”

  ———访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副总经理崔秀丽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土地规模化、新型农民培育、互联网+等一系列新政助推着现代农业变革。作为支撑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化肥行业,如何抓住新常态所带来的机遇,在市场竞争大潮中顺风前行,成为企业思考的问题。石家庄双联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是如何迎接新常态的?连续三年推出多款新品,收获了什么?为什么要尝试成为土地承包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该公司副总经理崔秀丽。

  《农资导报》: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提出了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双联作为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如何看待新常态下肥料行业的发展?

  崔秀丽:经济新常态不仅影响着工业经济,对于农业经济也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从目前形势看,中国化肥工业已经结束了产能快速扩张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步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新里程。因此,抓住机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探索创建化肥经营新模式,是农资经营的当务之急。

  第一,肥料产业将向着“生态、环保、绿色、安全”方向发展。随着城镇化和土地流转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对高端肥料和农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复合肥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其产品就要在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第二,农化服务创新将成为农业生产转型的重要支撑。化肥企业除了提供肥料产品,还需要为种植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制造+服务”应对市场挑战。

  《农资导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鼓励新型肥料的使用,减轻对农业环境的压力,双联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崔秀丽:新型肥料契合了农业发展新形势,在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双联在夯实传统肥料基础上,确定了生物菌肥、硝硫基肥、网捕控失肥等三大坏境友好型产品升级战略。

  生物菌肥选用多种有益高效菌株科学复配。有益生物菌均为芽孢杆菌,施入土壤后很快形成有益菌联合体(菌群),迅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养分,增加植物营养元素,保肥保水。在最初的25%复合微生物菌肥成功推广的基础上,应广大客户的要求,双联公司又相继研发出了高含量的42%(16-10-16)微生物菌肥及51%(18-23-10)的微生物菌肥。硝硫基肥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保持肥料的长效性(含酰态氮),具有较好的水溶性、速效性,能满足喜硝作物的需求。在企业新产品升级上,我们今年相继推出了高塔硝硫基45%(15-5-25)和40%(25-5-10)复合肥。网捕控失肥以控制化肥养分流失为切入点,既可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大幅减少养分损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双联公司今年又相继开发了42%(22-8-12)、42%(24-8-10)和43%(25-11-7)等中、高含量控失肥新品。

  在产品推广与农化服务上,我们借助高邑试验田、高迁试验田及“双联村”终端网络优势,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为广大用户提供土壤分析测试服务,根据测土结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公司还配备了农化服务宣传车,农化人员走向田间地头,定期在各地举办农技知识讲座,向用户提供施肥技术咨询服务,开展肥料田间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农资导报》:双联公司为什么要承包土地?种植大户增多对于双联公司来说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崔秀丽:为了响应国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流转承包土地等政策号召,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自2011年起,双联公司投入资金和人力,相继建立了辛集试验田、高邑试验田及鹿泉高迁等1500亩试验田。双联公司承包土地意义有两点:一是联手农技部门共同做好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善作物种植结构、用肥习惯、经营方式,靠科技致富。二是协调银行和金融单位为农民提供贷款,探索出一条“银行+企业+经销商+农户”的合作共赢新路,逐步涉足粮食收储、农副产品深加工,帮助农民输出农产品,打造“双联”优质农产品品牌。

  对于化肥行业来说,种植大户数量的增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从成本向产品研发、渠道、品牌,以及提供农化服务能力的综合优势转变,新技术、新产品田间示范,技术营销、服务营销将是营销的重头戏。在营销网络建设中,双联公司将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

  《农资导报》:当前“互联网+ ”非常热,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农资电商,你们是否有这方面的计划?双联公司将通过哪些方式抓住经销商和核心客户?

  崔秀丽:当下,农资市场多变且竞争加剧,厂商宣传促销花样繁多,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资源与网络整合已势在必行。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未来懂技术、懂知识的新一代农民将成为农资电商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农资电商而是主动需求,这些人更加注重产品的时效性、经济性、功能性及方便性。与此同时,农村也将出现更为密集的合作社和种植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会渐渐取代当前以分散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这两大趋势将为农资电商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基础条件。双联公司现已经着手策划电商经营模式。我们认为,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电商领域更多的还是扮演信息服务的角色,未来在与传统渠道的竞争中,还是要看企业的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如果能为农产品制造商提供一站式服务,方能取得优势。

  合作双赢、互利互惠是双联公司和广大经销商之间合作的准则。品牌的积累需要努力经营,双联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广大经销商的帮衬和支持。双联公司在选择伙伴时坚持“平等、共享、双赢”的原则,绝不会因为经销商的实力大小而区别对待。经销商实力弱,公司就帮助经销商发展,帮助其建立分销网络,制定销售方案,帮助其进行宣传推广,使其稳步发展。实力强的经销商可以和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均沾,成为甘苦与共的合作伙伴。

  采访手记:

  “新常态下的市场已经没有大小长幼之分,关键还是看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创新意识强,谁最先找到新路子。双联公司能够在市场中存在40多年,靠的就是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今后这种创新还将持续下去。我们愿与广大经销商和用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共赢市场,共赢未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崔秀丽这样表示。

  从当初的滚筒造粒、氨酸造粒到现在的稳定性肥料、生物菌肥、硝硫基复合肥、双联控失肥,从当初的质量监管、成本控制体系到如今的“制造+服务”,从当初的覆盖华北地区的“双联村”直销店到如今的“银行+企业+经销商+农户”模式,双联公司一直以“慎独”的企业文化,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进步。面对新常态的大考,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双联公司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5-05-18/27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