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化化肥李慧轩:扛起化肥零增长行动大旗

网友投稿  2015-06-19  互联网

  中化化肥河北分公司、中国邮政河北分公司、河北省土肥站联合开展的化肥零增长行动日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成功启动。该行动被业界解读为央企合力承担社会责任,真正扛起了化肥零增长行动大旗。在活动现场,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化化肥复合肥事业部营销总监李慧轩。

  《农资导报》:今年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但对多数化肥企业来说,操作思路并不明确。中化化肥河北分公司与中国邮政河北分公司、河北省土肥站强强联合,在基层一线积极探索化肥零增长之路,其现实意义在哪里?

  李慧轩:中化化肥作为央企和农业部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为所有农资企业树立标杆,进而推动此项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作为农资领域的国家队,中化是中国唯一覆盖化肥、种子、农药三大农业投入品的中央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农业投入品服务商,承担着助力农业发展、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

  之所以选择在河北保定率先探路“化肥零增长”,原因有三:第一,中化化肥河北分公司作为央企的分支机构落户河北省以来,积极主动地融入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成为河北农业发展建设的参与者。第二,河北省政府率先制定了更快更好落实农业部“一减、二控、三基本”,三年内树立起化肥零增长标杆省份的目标。第三,保定的农业种植面积广阔,保定邮政化肥销售量超过万吨。联合的三方有共同目标,工作开展起来会顺畅很多。

  至于三方强强联合早日实现化肥零增长的操作性,就是充分利用中化化肥的化肥全产业链优势、资金优势、技术服务优势,邮政系统的网络优势、服务农村的信誉优势,土肥站系统的技术集成优势、本地化农业技术推动支持优势等,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施肥,使农民能够学到先进种植技术、购买到优质高效化肥、得到及时的技术服务、享受到惠农政策的支持,进而达到化肥减量的目的。

  此次农业系统、中化化肥、邮政系统三方合作,是在国家要求农业生产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农资系统构建农资经营新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联合在一起,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履行了政府和央企服务农民的社会责任,构建了农资经营新体系,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了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开展,减少农业污染,造福子孙后代。

  《农资导报》:要想实现化肥零增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高科技附加值、多功能的优质产品。请问,什么样的产品有优势?服务是否更加重要?

  李慧轩:众所周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的使用为中国粮食十一连增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农业亩均施肥量偏高,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肥料利用率低,施肥结构不平衡。因此,高科技附加值、多功能的优质产品,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方面的营养,速效养分更要控制好释放时间与节奏,而且要覆盖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肥、有机肥、水溶肥等全产业链产品。

  比如,受到农业部主推的中化第三代新型控缓释肥产品,控释氮素在9%~16%之间,释放效果与作物养分需求同步,免追肥。纯天然植物油材料、4层超薄涂膜(16微米),3年全降解,做到了制造更先进、环保不污染,使用简单安全,可有效避免烧苗,使得作物能够前期不旺长、后期不脱肥。受到农业部主推的另一款产品中化螯合肥,具有缓释高效、营养全面、肥效更高、技术唯一的明显特征。该产品含有的生化腐植酸、天然缓蚀剂能够活化土壤营养,同时添加的螯合微量元素、硝态氮等使得中化螯合肥一肥顶三肥。该产品之所以也能得到农业部主推,就是因为产品养分利用率高达55%~60%,远超普通肥料,多元素之间协同吸收、有机无机相互增效。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情况下,河北沽源农民孟金龙2000亩马铃薯全部用中化螯合肥,亩产5000公斤;高邑县农民玉米用上中化螯合肥,亩产达782公斤。

  事实证明,只要减肥与增产不矛盾,农民当然会接受这些新产品。但是,教会农民如何用好这些新产品,服务就显得更加重要。当前中化已经拥有了专业的农化服务团队和科研基地,可以很好地做到为种植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培训农民,引导农民提高种植技术,科学合理施肥,由被动减量到主动减量。4月21日,农业部联合中化在山东临沂启动了“中化情·三农梦”农化服务暨农业部科教司、中化化肥合作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该活动旨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科学合理施肥,从而为实现化肥零增长打基础。

  据了解,农业部今年将把培育工程示范规模扩大到全国4个省、21个市和487个示范县,通过示范活动层级引领,真正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2015年,中化化肥将以探索大户化肥、农药投入品零增长投入模式为主要思路,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青年农场主计划”及“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基地建设”三大任务开展各项工作,将通过新品推广和技术服务,全面发力化肥零增长。

  《农资导报》:这次在保定开展的化肥零增长行动,具体实施方案是什么?中化化肥后续还有什么动作来助力化肥零增长?

  李慧轩:本次合作,我们在河北保定选择了9个粮食主产县、蔬菜生产大县和保定一些果树种植区开展试点。三方各自成立项目组,并分别在保定成立实施小组,实施小组长负责保定当地工作的开展。各项目组都有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项目开展中的相关情况。项目组长定期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方案实施情况,协助政府推动科学施肥,改善农业发展进程。

  职责分工是:省土肥站负责协调各县土肥工作部门帮助企业设计科学套餐,对示范田建设进行指导,协助企业开展农技讲座培训,做好政策指引;邮政负责按套餐给各三农服务站引进产品,负责终端物流配送;中化化肥负责套餐产品供应,以及宣传方案、营销方案设计。

  活动启动后,中化化肥将协助三农服务站依据不同作物建立标准示范田不少于45块(亩),每个县局不少于5块,每个三农服务站每季节开展农技讲座不少于45场,观摩会不少于45场。中化化肥通过统一三农服务站店面形象、统一宣传报道、案例分享、培训交流等,让更多农民用上好肥,享受到好的服务。在施肥指导方面,要根据各区域特点,在部分示范县以种植大户为重点,建立智能化终端配肥服务网络,重点依托地方农业部门测土化验室资源,联合种植大户开展个性化取土测试服务,依托地方农业部门及专家资源,根据测土结果为种植大户制定个性化施肥配方和一体化种植方案。



http://farm.00-net.com/news/8/2015-06-19/27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