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洋
“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为名也不图利,为的是能够让广大农民放心用上我们生产的优质产品。”在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潍坊和田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华将藏在自己心中多年的农业梦想变成了现实。
纺织行业出身的王伟华告诉记者,他原本可以停下来享受生活,但又选择了进军肥料行业。新肥物语,润物无声。王伟华说,做农资从来不需要高调的炫耀,但好产品永远也不会被人相忘于江湖。
从纺织领域走来
1968年,王伟华出生在潍坊昌邑后官村,少时的清贫铸就了他吃苦耐劳又踏实肯干的性格。昌邑作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印染中心,企业云集,厂区如林,进入纺织业是王伟华的第一个选择。“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自己没什么钱,经验也不多,只是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儿。”说起自己起步时的状态,王伟华感慨万分。
皇天不负有心人。因为对市场的把握较为成熟,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王伟华投资200万元成立了昌邑市利盈纺织有限公司,从此这个在纺织业一直顽强拼搏的年轻人终于步入了正轨。10年之后,事业顺风顺水的他乘胜追击,业务进一步拓展到印染行业,成立了昌邑福鹏染织有限公司。至此,王伟华也终于从当初的无名小卒成长为纺织印染界的典范,其名字也随着业务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被业内熟知。
走到农资行业中
王伟华告诉记者:“这么多年的打拼,企业的起起落落,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对我来讲都司空见惯。多年来,我自己也学会了思考和承受,这些所谓的磨难,回过头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事实上,20年后的今天,王伟华早已看惯了不同的风景,可对自己永不满足的他,依然停不下前进的脚步。
“时代变化太快了,逼着我学习和进步,因为我害怕被淘汰。”也许正是这种人生态度,让王伟华每走一步都格外稳健和小心。2012年3月,他的新肥料公司———潍坊和田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或许对一个永不止步的人来讲,当一个巅峰到来时,另一个起点也便开始了。
攒一种底气
王伟华在2014经销商会议上自信地表示,和田旺公司将以“四新”———“新形象、新产品、新理念、新模式”全力拓展市场。令人欣慰的是,该公司的这一理念和产品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招商的状况令人十分满意。
会议结束后,王伟华与记者聊起了成立和田旺公司的初衷。他说,这还得追溯到2012年,当时的昌邑还没有肥料企业,在王伟华的记忆里,假冒伪劣农资坑人的现象令人痛心疾首,而当地农民对好肥料的渴求不比任何地方差。“我们就想做一些实事,让当地农民用上放心肥。”他的这种想做实事的想法与总经理张建军不谋而合。当时,在昌邑柳瞳沿海经济开发区刚好有一片空地要卖,王伟华就把这块地买过来,开始在肥料行业试水。从建厂房、上设备到引进人才,王伟华认真走着每一步。2012年11月份,当机器的磨合和工人的技能都得到提高时,和田旺公司开始了试生产,产品包括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肥、土壤调理剂等。通过一年多的试生产及销售,和田旺公司显露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因此,当2014年到来的时候,底气十足的王伟华毅然选择了大举进军肥料市场。这次精彩亮相,不仅宣告了和田旺公司的横空出世,也向世人展示出肥料界一股超乎寻常的新生力量。
凭一颗良心
自打进入肥料行业那天起,王伟华对肥料质量的要求从来都是苛刻的。他觉得质量无小事,公司发展最大的依靠就是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唯有质量好的产品才能经得起考验。况且农资产品跟其他产品也不太一样,直接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凭良心生产经营。
也是这种对质量的看重,在1999年那段低谷期,使王伟华的纺织公司成为纺织印染界为数不多没倒下的企业。对于经营肥料公司,王伟华依然延续了对质量的重视。“在质量方面,我们主要是问责到人,从原料进货、投料到最终的成品包装,都有确定的负责人。同时在质量管理方面还建立了追溯制度,每一批产品的原始记录、投料和化验记录、取样员都能进行追溯,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查出来进行分析和改进。”如此态度,让产品得到企业周边数千亩棉田的农民认可,他们一听说王伟华新成立的肥料公司就在附近,自动找上门来要货。
王伟华说,在昌邑这么多年,当地农民认可他,也认可他的产品。另外,和田旺公司还定期邀请经销商来工厂参观,看原材料、看生产工艺、看货真价实的产品。
做一次跨越
2014年,是潍坊和田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关键年,对于公司的发展,王伟华强调了四点:一是以质量为抓手,坚持质量第一不放松;二是将公司的“12315”服务体系落地生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服务于经销商和农民;三是以品牌塑造为依托,注重渠道开发与网络建设,实现以山东为半径,辐射周边省份的贸易联盟格局;四是加大微生物菌种开发力度,将与中国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有关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王伟华强调:“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构建‘三赢’———农民赢、经销商赢、公司赢的和谐发展格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王伟华坦言:“我们还是肥料行业的新兵,正走在学习的路上,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