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武汉,到处都飘散着桂花的甜香,记者在这里――武汉中东采访了刘敖根。近几年,每年的这个时候记者都会跟他见一面,聊聊中东的发展形势。从2010年“立足农业,领先半步”,到2011年“构建中国农民的幸福时代”,再到今年的“企业要转型,产品要升级”,记者从刘敖根的观点中能清晰地看到中东的发展路径。用他自己的话说:“中东的发展不快,只是求稳。”在这次谈话中,记者有一个新发现,刘敖根更多的是站在行业乃至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上看待企业未来发展,并且有着很多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只有不断转型,进行产品升级才有出路。我对行业充满信心,对做化肥很有兴趣。”
到武汉中东的时候,刘敖根正在开会。刚坐定,就听到他独具特色的笑声从外面传来,接着就看见他踱了进来,满面春风的样子。“你们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好。”
采访开始了,刘敖根侃侃而谈:“目前行业形势不好,行业产能过剩,产品竞争无序,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下半年,化肥市场一路下滑,许多企业都面临亏损。我觉得没必要灰心丧气,关键是看企业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该怎么办?我的观点就是,企业要转型,产品要升级。”
“该如何转型呢?”刘敖根自问自答,“就是要向规模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产品该如何升级呢?就是要不断地科技创新,创造出农民需要的新产品。我认为,只要把我说的这两点理解透了,一定能找到出路。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对于企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会有不同的考虑和做法。我们不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就是想不断利用科技进行产品升级。中东自成立之初,就是把这边定位成一个科技创新基地,以对常规产品进行不断提升。我对中东的要求就是,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据刘敖根介绍,中东今年推出一个新产品――绿聚能生态肥。该产品有聚能抗旱、长效增产的效果,目前在很多地方推广试用,效果比较明显。
“今年化肥形势尽管不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化肥行业是一个最好的行业。中国有这么广阔的土地,有这么多人需要粮食,对肥料的需求也是持续的。如果连肥料都搞不好,别的项目肯定也搞不好。我觉得化肥市场前景无限,我们会不断前进的,并且有信心把它做好。”刘敖根笑着说。
“从不用化肥到各种功能性肥料的出现,是化肥行业的一大进步,无论怎样创新,提高肥料利用率才是根本。”
刘敖根算是中国复合肥行业的先驱人物,从入行到现在,已有30年了。面对当前层出不穷的新型肥料,他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中国化肥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质肥到复合肥、再到配方肥等多个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当前各种功能性新型肥料的出现,更应该是行业的一大进步。当然,我很反对那些名不符实的虚假宣传。”刘敖根说,“无论怎样创新,能帮助农民提高肥料利用率才是根本。你把产品做好了,农民用了比别人的好,他们自然买你的账。同时再做些宣传,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再配合好的服务,你当然在市场上就能站住脚了。”
据他介绍,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就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目前市场反映很好。“去年由于二元肥大量出口,中东出口了30万吨,由于国内供货不足,对网络有一定影响,增加了市场难度。但是今年由于新产品的推出,加上下面大面积试验示范效果很好,今年总体销售比去年同期略有上涨,新产品在市场上已卖了不少吨,看来农民挺认可的。中东今年的变化很大,我们也在观察,看别人怎么做,再反思自己的路向哪个方向发展更好。”
“节能减排是一个很好的提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是节能减排。再过三五年,中国化肥施用量肯定呈下滑态势。”
“这些年,中国化肥施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土地也给了我们相应的回报,但是单方面希望多施肥多打粮已经走不下去了。我是学农的,对化肥施用有自己的认识,多年来的不合理施肥已严重破坏了土壤,并且在土壤中沉积了大量的养分,既造成了土壤酸化,也破坏了环境。因此,未来肥料的发展方向就是如何改善土壤环境,把土壤中沉积的养分唤醒,少施化肥。”
刘敖根强调,国家提出节能减排是十分正确的,化肥施用也要节能减排,这是未来化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各个企业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好好想想。
他说,目前很多人已意识到了,化肥施用并不是越多越好,科学合理才是关键。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化肥的用量肯定要下降,减少化肥施用是一方面,另外大量地推行秸秆还田,减施钾肥依然增产已是事实。植物是生物的一种,也要很有规律的生长,天天让它暴饮暴食,它也要生病,现在需要想办法对它进行合理调节。而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下降,未来的行业整合也是必然,到时候必定会有一大批的复合肥企业被淘汰。另外,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许多企业也越来越理性。比如,以前许多企业以为广告是万能的,拼命地打广告以扩大销售,现在就会想想效果才去做。以前大家发现一个产品好就会一哄而上,而现在就会想办法避免竞争,去寻求差异化。中东的目标就是,让农民少施肥多打粮,以科技引领产品不断升级。”
“企业要转型,产品要升级。”简单的一句话中,却有着大文章。记者期待着中东转型升级带来的行业惊喜。刘敖根承诺,明年这个时候带记者去市场采访,用事实证明转型升级的实际效果。
身着工装的总经理
采访手记 走进武汉中东,无论从公司装修、标语口号,还是文化氛围,都有着跟常州中东一样的感觉,但是却又有着不同。那就是,这个厂更年轻,管理更现代,更有活力。
采访完刘敖根后,一个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小伙子走了进来,刘敖根骄傲地向记者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刘志强,是武汉中东的掌门人,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小刘总一身蓝色工装让记者不仅对他有着全新的认识,而他对人的那种谦和朴实,也让记者印象深刻。“现在行业内有很多像中东这样的民营企业,后辈都嫌这一行太苦太累不愿意继承。”记者忍不住问。“一开始看着公司的环境确实接受不了,真正进来了,觉得这个行业也挺好的。”小刘总笑着回答。
据了解,小刘总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跟工人一样的工作服,从这个小小的举动里,记者能感到他已完全地投身于中东,并融入中国化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