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锋
中嘉化肥繁忙的销售现场
□本报记者谢宝刚王洋赵立军
最近以来,农资价格普遍存在一波较大幅度的上涨,化肥产品可谓首当其冲。化肥生产企业在面临资源、成本快速上涨等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确保农民利益,真正实现服务三农,这个问题摆在了许多企业决策人的案头。在这个时刻,只有洞察市场、合理分析后,大胆把握市场脉搏的企业,才能实现发展和服务的双赢,既能使企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又能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近日,记者走访了石家庄市中嘉化肥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常国锋向记者谈起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
《农资导报》:中嘉化肥有限公司在质量上如何把关的?
常国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中嘉人做企业也深谙这个道理。中嘉化肥产品严格按照国家GB15063-2001标准组织生产,质量控制采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严把质量关。公司从原材料购进到产品出厂,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所有原材料都是采用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而保证产品的内在质量。特别是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开发生产的长效缓释免追肥,更是严把质量关,从合作开始即成立了长效缓释肥科技开发部,由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程师、研究员和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监控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长效缓释肥的各项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公司先后荣获“河北省放心农资企业”、“河北优质产品”、“河北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
《农资导报》:面对市场需求,中嘉化肥有限公司在科技方面有哪些创新?
常国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嘉人在产品开发上不断进取,以科技为导向,开发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的产品,使企业稳步发展。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合作中,注重实效,成立了中嘉肥料工程研发中心,下设科技开发部、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成功开发了中嘉Ⅰ型、中嘉Ⅱ型、中嘉Ⅲ型长效缓释肥料,以适应不同作物对不同养分、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该产品实现了专业化、系列化、多样化,有玉米、棉花、水稻、小麦、果蔬、通用型10多个长效缓释免追肥产品投放市场。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过硬,得到了广大经销商和农民的青睐。
同时,长效缓释肥料已通过省级专家鉴定,公司正积极申报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中嘉人坚信,高科技产品长效缓释肥料是今后复合肥料发展的方向。公司将利用2~3年的时间,建设成百万吨长效缓释肥基地,将长效缓释肥料推广到全国各地,为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农资导报》:今年以来,中嘉化肥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如何?
常国锋:企业今年不但呈现出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0%以上,而且这种态势是在保障农民利益和经销商利润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中,企业在去年抓住时机,决策团队为企业解决生产原料问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企业原料充足、生产得以保障。2007年底至2008年一季度,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但中嘉在肥料销售上没有涨价,仍然执行原订合同,合同兑现率100%。公司虽然减少了利润,但更多地赢得了客户。
《农资导报》:中嘉化肥有限公司在农化服务和示范项目上是如何运作的?
常国锋:说到农化服务,公司设有农化服务部,中嘉化肥经销商设有科学施肥服务中心,负责销售区域的土壤测试及施肥指导工作,免费为农民测土,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施肥成本和提高农作物产量。2007年,中嘉化肥在河北省进行了适合棉花施用的肥料示范工作。从今年开始,公司积极推广长效缓释免追肥,在河北省重点植棉区的21个县设立了100多块示范田,进行推广示范。示范田所用长效缓释肥料由公司无偿赠给示范户,公司农化服务部负责棉花示范田全生育期的跟踪服务,帮助棉农增收节支,为长效缓释肥料的大力推广奠定基础。今年春季,在河北省重点棉花产区销售长效缓释棉花专用免追肥1万多吨。
同时,公司在辽宁省的东港、凌海、辽阳、灯塔、盘锦、营口等水稻主产区设立了60多块示范田,并与丹东市稻研所合作,建立了示范基地,销售长效缓释水稻专用免追肥近万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盘锦市、营口市的稻农大多采用了我公司产品,形成了水稻、水产养殖的立体综合利用,稻农的收益大幅度提高。
中嘉的下一步计划是:做好示范田的跟踪服务,组织棉农和稻农观摩,向棉农、稻农进一步推广这种高科技产品,为明年的销售打下坚实基础。力争明年长效缓释水稻专用免追肥在辽宁省的销量突破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