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气候资源将成为贵州的“最大竞争力”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7-23  互联网

  金黔在线讯 气候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是一种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也是我国的十大自然资源之一。在保持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使用合理的气候指标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既可获得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又可预防气候灾害,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 重要意义。

  近年来,贵州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在旅游产业、农业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

   贵州气候资源独特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从贵州全省的气候资源优势来看,在农业气候资源、空中水资源、旅游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较大的价值。

  贵州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立体气候资源优势明显。农产品的持鲜期久、上市期长、生物种类多,光、热、水条件在正常年份均可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 要。作为在未来将成为重点开发的绿色清洁能源,目前,贵州已探明的全省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70.6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0.4万千瓦。贵州空中水资源开 发利用潜力巨大。按国际通行的可增加降水15%计算,全年可增加降水21.3亿立方米。

  而在贵州,避暑旅游气候则成为了优势最大的旅游气候资源。目前,贵州成功打造了贵阳“避暑之都”和六盘水“中国凉都”这两大旅游“名片”,贵州省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适宜旅游期长达10个月以上。

  在夏季,贵州温度适宜,与省内外主要避暑旅游城市相比属于凉爽舒适型。湿度适中,相对湿度在75%左右,在国内外所有城市中是最好的。风速有 利,贵州夏季平均2~3米/秒的风速,给游客能带来较高的舒适性。在炎热的夏天,贵州的紫外线辐射属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贵州的沙尘暴日数为零, 加上降水丰富、夜雨多,起到了对天空的“清洗”作用,所以空气清新,其中,贵阳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贵州主要旅游景区的海拔在600~2000 米,属于人体对大气压感觉的最佳位置。

  “环境立省”气候资源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

  贵州独特的避暑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其最具优势的发展要素之一。

  曾作为东部加工企业的资源基地,使贵州付出了资源流出和产品流入的双重利益流失代价,而今天,通过气候资源论证,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比较优势,利用避暑气候资源旅游优势,为打破这种格局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近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依托避暑之都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顺应了贵阳市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避暑天堂”论证与 打造和宣传,加深了公众对贵州气候资源优势的认识,对合理开发利用贵州省的气候资源,将气候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 循环达成共识。利用“夏季避暑天堂”的气候和环境优势,提出减少夏季耗能为主导、减少CO2排放和控制其他污染物排放,保护了旅游资源,在贵州大力发展绿 色环保和生态和谐友好的“绿色城市”概念。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努力保护好贵州的青山绿水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 的共识,并逐渐深入人心。

  较好的环境、凉爽的气候、合适的纬度、适中的海拔、灾害罕见,又是省会城市,贵阳宜居、宜业、宜游,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贵州实施“环境立省”战略,并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纳入新的执政理念。将继续利用特有的气候优势,建设集观光、娱乐、休闲和购物于一体 的、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农业主题公园,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建设;为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避暑气候成贵州金字招牌成旅游竞争力重要支撑

  2005年以来,气象部门从贵州旅游气候资源特征及成因分析入手,首次提炼出影响贵州的旅游气候形成系统。充分挖掘贵州旅游气候资源的优势,创 立了集贵阳指数、贵州省旅游气候舒适度标准、中国大气负氧离子等级行业标准为一体的贵州旅游气候资源评价体系,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气候旅游领域的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首先利用夏季优势,着力将贵州打造成为中国和国际避暑旅游品牌,然后再向春、秋季节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决策建议。

  此后通过气候论证,形成了贵州新的旅游气候品牌: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中国凉都·六盘水等,并得到中国气象学会的认定并授牌。通过政府主导、部 门联动,六盘水、贵阳成功举办“中国凉都消夏文化节”、“中国贵阳避暑季”等旅游宣传活动,极大地发挥了旅游气候品牌的作用。此外,结合了贵州各地特有避 暑气候资源优势,把气候比较优势进一步向全省各地州市推广延伸,成功论证与打造了“中国避暑天堂——贵州”。

  通过气候资源分析论证,使避暑气候资源这一优势,被全社会广泛认可。贵州知名度得到提升,“避暑”成为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贵州的生态环境优势正在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增强贵州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贵州省通过避暑气候旅游品牌推广,提高了旅游收入,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气象部门开展研究用气候资源助推农业发展

  围绕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气候资源监测评估技术研究,深入了解了贵州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各地进一步深入掌握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发挥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周年方案等奠定了基础。

  结合贵州山地气候特征,开展了气候要素精细化分布式模拟,建立了贵州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空间精细化数据集,为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奠定了基础。

  结合贵州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在深入分析关键气象因子等基础上,结合精细化气候区划方法,完成了全省烤烟、茶叶、苹果、蓝莓、火龙果、反季节蔬菜 等的精细化气候区划;同时针对地县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多种特色作物的精细化气候区划,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特别是近年来,与烟草部 门的深入合作,完成了《贵州省烤烟种植气候区划》,有效助推了贵州烤烟经济的发展。

  针对贵州干旱、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开展了气象灾害致灾因子、成灾机理和孕灾环境研究,结合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完成了贵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现代农业生产有效趋利避害提供科学参考。

  围绕贵州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正着手建设农业园区气象观测网络,同时将针对各园区气候资源和气候特征、气象灾害、气象服务需求等开展针对性研究,努力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气象服务。

  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为“西电东送”提供坚实服务保障贵州是“西电东送”的主力省区之一,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水能资源相对集中于乌 江、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等几条主要干流,有利于建立梯级开发体系,配置大型电站,形成水电中心,同时,也有利于在集流区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因 此,在乌江、南北盘江等重点流域的主要水库集流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是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增加水库蓄水发电、改善水库集流区生态条件的一项有效措施。

  近年来,贵州人工影响天气部门面向乌江流域水电部门的精细化服务需求,组织以增加水库蓄水、提升发电效率为目标的专业化人工增雨作业,通过优化 重点流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具布局,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骨干水库和枢纽电站的服务能力,在有利于水资源调蓄的多雨季节,科学安全地开展增雨作业,提高水 库汇水区的集水能力,最终达到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增加水库入库流量的目的。

  同时,建立乌江流域增雨作业服务机制、优化作业布局、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探索人工影响天气专业化发展之路,有效地促进了水电事业和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共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http://farm.00-net.com/news/7/2013-07-23/8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