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桐乡市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抓住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不放,同时也在为降低成本、节约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而努力着。
近年来,猪粪回收、立体养殖、秸秆饲料化等生态循环模式层出不穷,并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循环――从一堆猪粪开始
对很多生猪养殖户来说,处理猪粪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晴天恶臭熏天,雨天粪水四溢,若直接排放到河里,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堵塞河道。
那么除了直排,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呢?近日,在石门镇春丽桥村的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猪粪处理模式。
猪粪培育蝇蛆,蝇蛆用来喂鸡、养甲鱼,昆虫蛋白喂猪。通过发酵的猪粪还可以处理出部分有机干物质,制成无公害有机肥料还田。这样一种环环相扣的循环模式,让曾经被人们视为“过街老鼠”的猪粪成了激活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角,农民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为了保证循环模式的畅通高效,合作社还研发了许多“新式武器”,猪粪恒温处理室就是其中的一大法宝。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猪粪恒温处理室,可以实现铺粪、翻拌、收集蝇蛆的全程自动化,无需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处理。“不仅解决了人工处理猪粪的难题,还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市农经局农业资源管理科科长王茂盛告诉记者。
在猪粪周转场内,84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工程采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的方式将生猪尿液及污水引入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液被送入节水灌溉系统进行肥水还田利用。
“据测算,我们每天可生产活性蝇蛆300公斤,产生有机干物质1500公斤,每年可处理猪粪1.1万吨。” 该合作社负责人姚洪根对于自己的回收利用能力信心满满,“现在石门镇生猪养殖所产生的猪粪,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处理。”
记者从市农经局了解到,今年我市还将在崇福和洲泉两地新建猪粪回收处理点,大力推广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的猪粪收集循环利用模式。
模式――可以多种多样
猪粪的回收再利用让农民看到了循环农业的春天,伴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人心,多种多样的循环农业模式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可谓是遍地开花,各有千秋。
草鸡借用苗木场地当“活动室”兼“餐厅”,吃苗木场的杂草和害虫,而苗木则利用草鸡排出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桐乡市凤鸡红冠禽业专业合作社的森林草鸡循环养殖模式解决了传统养鸡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种、养成本。
从饲料生产供应配送到生猪科学养殖,再到屠宰加工和肉品销售,形成了全产业链联动的新型养猪产业化模式,而这种模式有一个不可复制的专属名称,叫做“华腾”模式。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通过与屠宰、肉品销售企业合作,实现了资源互补和产业链延伸,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华腾”模式。仅饲料价格优惠一项,就为农户节约每头猪近100元的饲料成本,和每吨近40元的运输成本。
猪――菇――菜循环利用、牧――沼――渔生态养殖、杭白菊秸秆饲料化、桑枝屑栽培黑木耳等循环模式的出现,不断为我市的农业循环经济注入活力,激发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新型循环模式不断涌现的同时,一些经典模式经过时间的考验,推陈出新,也变得更加高效和实用。据了解,在1998年之前,我市运用河泥来肥田,再用田泥来肥桑的桑基鱼田的格局还比较普遍,之后由于平整田地等措施的实行,桑基鱼田的模式渐渐淡出了农民的生产。现如今,“栽桑养蚕――园地养鸡――鸡粪育桑”的循环方式又一次为桑园注入了生态养殖新元素,使桑与鸡、鸡与蛋、粪与桑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网。
发力――循环农业再升级
2011年5月,我市被列为省级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由此拉开了我市发展循环农业的序幕。同年,市农经局专门成立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
借助循环经济模式,我市开始大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去年,我市现代农业园区计划总投资5163万元,其中仅石门镇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计划总投资4605万元,主要实施杭白菊精品园等8个农业产业项目和实施河道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主干道路和桂花生态园等生态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建设。2012年,我市现代农业园区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计划实施桐乡市高桥加工蔬菜主导产业示范区等15个项目。
到目前为止,我市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有石门、运北两个综合区,梧桐杭白菊、凤鸣蚕桑、高桥加工蔬菜、洲泉渔业、大麻渔业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石门东池蚕桑、屠甸水果、龙翔元丰蚕桑、振东花卉苗木、河山水蛭、洲泉夜明罗氏沼虾、濮院罗氏沼虾等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
近期,市农经局将进一步确定我市两个示范区、3个示范企业,共计12个农业示范项目,并开展为期一周的“循环农业宣传周”主题推广活动,推动我市“5515”示范工程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