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业产业快速壮大 沼气带来好日子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4-27  互联网

  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农业产业快速壮大,生态建设成绩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近年来,德昌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今日德昌,拥有“省级森林绿化示范县”、“凉山州劳务开发第一县”、“现代烤烟和花卉产业基地”、“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四川省沼气化县”、“省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县”和“西昌后花园”等诸多美誉。走进德昌,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景;倾听德昌,老百姓的致富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今日德昌》系列报道,带您一起去点击德昌县的发展亮点,感受朝气蓬勃的新德昌。

  2010年10月,德昌县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和农业部授予“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2011年12月德昌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沼气化县”称号。截止于2011年底,全县共有沼气池24298口,农民年节支增收2669.83万元;年保护林地8.5万亩,减少水土流失10.9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处理生活污水达到70万吨。利用沼气实现了德昌环境、经济效益双丰收。

  30年建成

  2.4万口沼气池

  据从事沼气建设工作30多年的杨平枫回忆,过去,当地人普遍环境保护意识差,出门就砍树划柴,农民普遍不愿意建设使用沼气。

  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每口沼气补助1000元,沼气池建设每年以1000口速度增加,2008年将每口沼气建设补助标准提高到1500元,加之交通的改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德昌沼气每年以2000口的速度快速增长,今年国家已把每口沼气补助提高到2000元,必将进一步提升德昌的沼气建设速度。

  随着沼气用户的增加和原有沼气池的老化,沼气建后服务问题日趋突出,2007年起,德昌开始在乡、村建设沼气服务站,走沼气社会化服务的道路,如今全县已建县级服务总站1处,乡级服务站15处,村级服务网点41处,服务网点已覆盖2万沼气用户,覆盖率达到80%。截止于2011年底,全县共有沼气池24298口。

  2.4万口沼气

  年减支增收2669.83万元

  德州镇角半沟村的贤氏山庄建有1600多方米的沼气池,每天能满足30多位客人饮食所需要的全部能源,减少购煤等成本支出30元。沼液、沼渣等完全能满足贤氏山庄种植蔬菜、猪饲料、樱桃施肥等需要,既保证了蔬菜、猪肉品质,又节省了购买化肥等成本,还保证了山庄的整洁,让无数旅客流连忘返,山庄客人倍增,山庄老板贤祥告诉记者:沼气池的建成使用,每年为山庄带来近10万元收入。

  据县能源办测算,全县24298万口沼气池可年产沼气1093万立方米,按天然气甲烷燃烧值可比价计算,年燃料价值2242.83万元。

  建沼气池后每口沼气每天节省砍柴等劳动力按0.2个工日计算,2.4298万口沼气池年节支146万元。

  此外,人、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发酵,比敞口粪坑贮存全氮少损失32%,2.4298万口沼气池每年可节支增收281万元,同时沼液还可进行作物防虫治病,减少农药用量。

  以上三项合计,德昌县建成的2.4298万口沼气池年经济效益可达2669.83万元。

  2.4万口沼气

  年保护森林8.5万亩

  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用沼气作燃料户均年节余的农作物秸秆、薪柴相当于3.5亩薪柴林的生长量,可减少水土流失4.5吨,减排2吨二氧化碳。2.4298万口沼气池每年可保护8.5万亩林地免遭砍伐,减少水土流失10.9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为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41.6%增长到去年的60%作出了贡献。2009年,德昌被评为省级森林绿化示范县,5年来,县内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山洪泥石流。2010年和今年,在全国、周边县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德昌仍然不缺水,沼气的生态效益可见一斑。

  4万口沼气

  生活绝别柴和煤

  从沼气建设中尝到甜头的德昌人民,决心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沼气建设力度,计划建成沼气池4.25万口及配套“一池三改”,产气折合标煤2.55万吨;修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2.5万立方米,产气折合标煤17.85万吨,农村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将超过70%,80%以上的农户的生活能源主要来源于沼气,全县农村生活能源将基本告别柴和煤。



http://farm.00-net.com/news/7/2012-04-27/8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