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笔者从自治区农业厅获悉,在今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组织开展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中,沙雅县成功跻身到全国首批农业清洁生产建设示范县行列。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00万元。项目包括示范工程建设和能力建设两部分,计划扶持全县4家塑料制品企业建立残膜回收加工厂,购置12条残膜回收加工生产线,其中包括残膜清洗设备、粉碎设备、造粒设备,配套建设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和沉淀池,年加工生产能力达2000吨以上;建立乡村级回收储藏点8个,配备灭火器、防水袋等消防设施,建立残膜回收示范区1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1万亩,通过机械作业及人工捡拾实现残膜回收与分离,上交残膜总量达500吨。
近年来,沙雅县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超过3500吨,全县耕地亩残膜量平均为3.5公斤左右。
“目前,由于农民过量使用地膜,致使大量废旧农膜不能及时收回,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农作物减产的现状,废旧农膜回收清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4月17日,沙雅县农业局局长王强告诉笔者。
据介绍,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残存长达400年。农田残留地膜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抗旱能力,引起次生盐渍化,板结且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
据测定,播在残膜上的种子,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达5.17%,减产量达12%左右。此外,它还影响农机作业质量,堆放、散落在田头、房前、渠边及被风吹起、四处散落的残膜,也让原本整齐的村容村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由于当前地膜销售市场不规范,许多农民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大量使用厚度低于0.008mm的超薄地膜,使地膜回收十分困难,加上目前地膜回收渠道不畅和能力有限,一些企业在废旧地膜的回收工作中也是望尘莫及。
对此,沙雅县及时成立了农田地膜回收利用项目领导小组,从农业、农机、农技、种子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综合协调组、技术服务组、宣传报道组、市场监管组,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沙雅是国家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县、全国产棉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实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显得尤为突出。”沙雅县分管农业的县领导强调。
项目实施后,能达到农民增收、农作物增产和企业增效的多重目的,据介绍,残膜回收集中整理后,每公斤可以获得1.1元的补贴,并及时有效的保护了土壤土质,实现地膜覆盖技术条件下土壤的良性循环,为更大范围推广使用覆膜栽培技术提供广阔空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回收的残膜进行再加工造粒,变废为宝,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企业将回收的废旧地膜,经过清洗后再加工制成废旧粒子,销售后作为再生资源,项目区通过回收可以获得500余吨废旧地膜,按照废旧粒子出料率90%计算,500吨废旧地膜可产出400吨废旧粒子。目前,市场上废旧粒子价格在6000—8000元之间,400吨废旧粒子可以获得240万元以上的收入。”当日,沙雅县经贸委主任余旭笑着给笔者算起了这比价值可观的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