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丽水遂昌:农牧“内循环”串起生态链条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3-02  互联网

  浙江在线03月02日讯早春时节,遂昌县妙高镇东峰村百亩生态蔬菜基地一片勃勃生机。每天一大早,七八个村民就忙着从7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舀出一担担沼渣,给包心菜白菜等蔬菜施肥。

  这个去年年初建成的蔬菜基地,全部采用原生态的方式种植。最初,由于当地有机肥源有限,农民只能出高价从外地购买沼渣,直到去年年底,东峰村新建了一个小规模养猪场,这一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基地的残菜用来喂猪,猪粪制成的沼液沼渣是肥田的最好肥料,单这一项,每年节约的成本就超过6万元。”基地负责人雷文斌告诉记者,用有机肥灌溉生长的蔬菜,“嫩得滴绿”,品质非常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东峰村的“种养结合”,只是遂昌农民发展原生态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针对国内市场上“土法种养”的农产品广受追捧的现状,近年来,遂昌县积极打造原生态县域品牌,引导农民回归种养本原,积极发展原生态产业,一举打响了“黄泥岭土鸡”等多个特色产品。

  振兴传统种养业,优质的土壤与充足的有机肥必不可少。因此,遂昌县从小处着眼源头入手,鼓励群众针对当地产业规模,发展农牧结合的“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

  据遂昌县能源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经有92家规模化养殖场“变废为宝”,建成了总容积量达70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由于沼液和沼渣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养殖场每年产出的10万多吨有机肥,便成了周边农户随到随取的“农家宝”,肥田总面积已达1万多亩。

  与菜地采用人力施肥的方式不同,在灌溉难度较大的果园,先进的机械施肥设备已经逐步普及。“只要扳动开关,有机肥就会顺着滴管系统源源不断地渗进泥土。”最近新建了20亩红提基地的北界镇登埠村村民邱志伟说,“完成全部施肥工作只花了三个多小时,完全不需要人力,肥料全是从村里的养殖场免费运来的,一次能拉两吨多,用上两个月也没问题,很方便。”

  跟着邱志伟的取肥车来到位于登埠村的遂昌新源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负责人邓朝平指着干净有序的猪栏告诉记者,自从建起了4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养殖场再也不会污水横流臭气扑鼻了。1500多头生猪每天产生的近4吨排泄物全部用于发酵制沼,附近的种植户可以用水泵随到随取。“我为农民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问题,农民则帮我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难题,是个双赢的结果。”

  生态有机肥得到了充足的保证,原生态农业也随之实现了大发展。据遂昌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共建成涉及19个农业品种的65个原生态农产品基地,年产值已近9000万元。



http://farm.00-net.com/news/7/2012-03-02/8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