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千亩鸡头米试种东太湖 不施肥还能保护水环境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7-22  互联网

    种植户:尝试深水区较大面积直接播种,不施肥不用药

    吴江科技局:正由专家评审打分,综合考虑是否立项

    太湖渔政部门:尚未收到正式报告,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正式评估

    本报讯 (驻吴江首席记者 黄亮)千亩鸡头米试种进了东太湖。昨天,记者在吴江横扇镇戗港船闸以北的东太湖南水岸看到,这里宽阔的水面上种植了近1000亩鸡头米。种植户胡兵想告诉记者,在曾经围网养殖的水域种植鸡头米,能有效吸收水里的富营养物质,不仅不要施肥,还能保护太湖水环境。

    胡兵想是土生土长的戗港人。他告诉记者,以前的围网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助长了藻类、水草的疯狂生长。由于它们的根系不强,在进入7-8月份高温天后,很容易死亡腐烂,导致湖水发黑变臭,影响太湖水质。

    能否寻找到一种生态的方法,来帮助治理拆围后的太湖水环境?今年初,胡兵想与横扇镇农业专家、高级园艺师李祖仁、横扇镇环保助理钱炳荣一起,通过多方考量与评估,决定在原来围网养殖的水域试种鸡头米,以达到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的目的。随后,胡兵想便投入15万元,在戗港船闸以北的东太湖南岸水域300米处,规划了1000亩水面,开始进行试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千亩的鸡头米种植区域,一张张圆形的叶片铺满水面,最大直径足有1 米多。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鸡头米多刺的根茎在水中清晰可见。整片水域空气清新。“这里有鸡头米的功劳。 ”胡兵想告诉记者,鸡头米的根系可以有效吸收底泥中的富营养物质、长满锐刺的茎秆上可以吸附水中的过盛有机物,而其宽大的叶片又可以遮阳,抑制蓝藻和其他杂草的生长,保证湖水清澈。因此,他们在试种之前,就向太湖渔管办承诺,保证不施肥、不用药。

    以往大规模种植鸡头米,只能在可人工控制水位的内塘或浅水域,在1.5米的深水区域直接播种并成功还是首次。胡兵想说,在内塘、浅水域种植的鸡头米的产量每亩在50公斤左右,而在太湖里种植,由于水域较深,预计亩产量只有20公斤左右,每亩效益500-600元。对于鸡头米采收之后的茎叶,胡兵想也已想好了去处:“收成结束已是秋冬季节,到时西北风一刮,茎叶都被吹向岸边,打捞起来正好可以用作树园、果园的肥料。 ”

    胡兵想告诉记者,如今,这个题为《太湖人工湿地试种“苏芡”对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研究》,已由吴江市永真太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横扇柑橘研究所作为一个科研项目正式上报吴江科技局,接下来,吴江科技局将组织有关专家组团前来实地考察评估。“种植区域内的几个取水点的水质已采集完成,等项目申报通过后,将送吴江环保局进行检测,此类检测以后每个月将重复6次。 ”

    吴江市科技局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科科长沈葵芬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专家评审打分阶段,最后是否立项还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太湖渔政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表示对此情况已经获悉,但目前尚未接到正式报告,他们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鸡头米在种植过程中对水质和养殖业是否有影响进行正式评估。

    【相关链接】

    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

    鸡头米,也称芡实,是一种一年生的大型草本。由于芡实果实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鸡喙,所以也被形象的称为“鸡头米”,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地产“水八仙”之一,其茎秆也可作绿色无公害蔬菜。

  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果实可食用,也作药用。种植芡实,水深以80-120厘米为宜,最深不可超过2米。每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种子在浅水中开始发芽,约经20-30天,即可长出定型圆叶。

    芡实被誉为 “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芡实并有南芡、北芡之分。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http://farm.00-net.com/news/7/2011-07-22/8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