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1-12  互联网

  一、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基本情况

  我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始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总体部署,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到2009年底,全省已建设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41个,农村户用沼气池20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560处;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800个,示范户16余万户,新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0个;推广“四位一体”和“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15万户,推广面积近100万亩;年秸秆综合利用量5320万吨,利用率达到70%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仅农村户用沼气一项,年处理农村人畜粪便等废弃物2500多万吨,生产沼气6.8亿立方米,相当于标准煤近50万吨,年增收节支近20亿元,沼气户户均增收1170元。同时,通过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组织建设,年可转移农村劳动力近5万人。

  二、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宣传内容

  (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还田等循环农业技术和以“三沼”、秸秆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能力,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全面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据调查,一个“四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的蔬菜大棚,比普通大棚可以增产15%~20%,平均亩增收可达6000元左右。一个10立方米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可满足2~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4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平均每亩节本增效550元左右。一个连续两年使用沼液灭菌杀虫的果园,可增产15%,产品品质可提高一个等级,效益非常可观。据测算,如果我省的秸秆全部还田,产生的肥效相当于全省氮肥年需求量的60%-70%。如果用秸秆来发展食用菌,增值空间更大。一个300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可转化15亩的小麦秸秆,生产草菇5吨,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秸秆平均增值2000元左右。

  如:沂源县悦庄镇采用冬暖大棚发展“畜沼菜四位一体”模式生产的有机韭菜,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经过国家和欧盟有机食品双认证的有机韭菜,经济效益是传统生产的20多倍。

  寿光市蔬菜大棚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产70%,品质提高了一个等级,每个大棚增收8000元以上。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带来的污染长期得不到治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相当突出。近年来,通过推广农村沼气,推行“一池三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人畜粪便、作物秸秆进池,沼渣沼液进地,不少地方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以户用沼气为例,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处理10-15吨人畜粪便或1-2亩地的农作物秸秆。如果能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初定目标,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工程建设任务,全省每年将处理掉人畜粪便7000万吨,可使1000万亩农作物秸秆得到转化。所生产的沼气每年平均可替代薪柴690万吨左右,相当于1600万亩林地的年生物蓄积量,可减少700多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沂源县沼气建设解决了农村“三大堆”问题,配套进行村庄绿化、庭院美化、道路硬化,有效的改善了村容村貌,沼气工程已成为村建设的核心工程。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只有积极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这一朝阳产业向纵深发展。一是户用沼气建设难度加大。主要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村基本建完,较差的村收入水平低,再加上建池成本上升幅度过大,影响了建池的积极性;“合村并居”政策实施后,对农民搬迁造成预期影响;建池率必须达到村户数的60%,限制了部分农户的需求愿望;经费缺乏,加上管理成本太高,“费力不讨好”,影响了部分县、乡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全省对大中型沼气、小型沼气和高效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沼气的需求量较大,但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需要。三是受重堵轻疏思想的影响,大量的财政资金被用于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投入增幅不高,造成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直停留在示范阶段,一些成熟的、效益比较高的秸秆利用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在低水平上循环。四是以沼渣沼液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虽已破题,但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和引导不够,发展步伐比较缓慢。

  四、建议

  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早已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就提出并实施了以发展循环农业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强调高效生态循环第一。德国也通过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支持传统型农场向循环型农场转变,使饲料和肥料都来自农场本身,实现了农场内部完整的良性循环。日本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就采取舆论宣传、立法、政策引导等综合配套措施,支持发展循环型农业,实现了资源的最佳利用与保护。由此可见,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谁在循环农业发展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先机,抢占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

  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虽然起步晚,但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相比较而言,在全国占据了比较有利的位置,下一步,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推动生态循环农业这个朝阳产业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围绕提高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节本增效为重点,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的方式,在优势产业区,率先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循环农业示范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样板,引领和推动我省生态循环型农业健康发展。(厅生态农业处)
 



http://farm.00-net.com/news/7/2011-01-12/80392.html